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破窗效应"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行乞"和"青少年"犯罪问题作为"破窗效应"所表现的两个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从哲学的视角对这两扇"破窗"进行解析,有助于帮助人们认清对诸如此类的"破窗"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借以呼吁人们要及时修补"破窗",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家用汽车》2009,(1):12-13
2009年1月,家用汽车杂志社标志性活动之一“2009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活动”奖项揭晓仪式将于北京盛装举行。家用汽车杂志社主办的“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从不同角度诠释汽车,演绎多彩汽车生活,旨在通过倡导全新的汽车生活方式来指导人们理性地消费汽车。  相似文献   

3.
《家用汽车》2006,(7):66-67
《家用汽车》杂志社启动“十大汽车生活方式”评选活动,自发布以来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家用汽车》突破传统,首次将汽车与时尚、生活相结合,十种汽车生活方式、十款年度最佳车型,体现了杂志倡导时尚、引领汽车消费的独特定位,也是《家用汽车》对人、车、生活方式的深刻探讨。本期我们摘录了汽车业内人士、时尚届、媒体及广大关注《家用汽车》的读者和网友对这一活动的看法和评价,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家用汽车》2006,(2):12-23
汽车不仅拉近了地域的距离,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怎样的车型配合怎样的生活方式?哪种生活方式、那种车型最受车主的追捧?《家用汽车》杂志与新浪网共同主办的“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将告诉你答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现代汽车制造企业供应方式的选择,提出设置集货中心新的供货方式,可为现代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供应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用汽车》2007,(1):8-21
百余年前,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了,百余年后,它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说不清,汽车带给我们什么,能说清的,是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今,《家用汽车》独辟蹊径,把钢铁机器放在汽车生活方式中重新定义。让时尚的元素、温馨的生活片段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汽车,演绎多彩汽车生活。明天,当你选车、换车时,你会说“我要买一辆激情主义的车型”2006年12月18日,《家用汽车》杂志社“2007年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星光现场隆重举行。来自汽车界、时尚界、影视界、公关广告界、媒体界的知名人士1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汽车时尚盛典。著名制片人张纪中作为评审团代表发言时说:“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打破了刚性的以汽车测试结果为主要依据的评选,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以汽车生活方式为划分标准的评选。这种评选贴近汽车人的生活,具有参考价值。当你与爱人共渡爱河时,你们需要的是一款浪漫主义的汽车。”  相似文献   

7.
智能汽车通过良好的运动控制效果达到自主行驶的目的,智能汽车的横向运动控制是保障行驶稳定性的前提。阐述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及滑模变结构控制等现阶段汽车横向运动的主要控制方法,说明每种控制方式的实际应用,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指出汽车横向运动控制方式的发展方向。研究意义在于面对智能汽车不同的行驶环境和控制精度要求,选用优良的控制方式使得智能汽车安全、可靠的自主行驶。研究成果对智能汽车横向运动控制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殊途同归     
王贞 《家用汽车》2008,(1):I0001-I0001
十种汽车生活方式,终于寻觅到了最适合它们的十款车型,随着隆重且时尚的颁奖典礼的闭幕,家用汽车2008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也暂时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9.
《家用汽车》2006,(11):14-15
9月27日,《家用汽车》杂志创刊一周年庆典上,中国汽车报社领导、评刊专家、热心读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厂商负责人探讨了《家用汽车》杂志今后的发展方向。《家用汽车》杂志一直致力于倡导汽车消费者能够过上时尚、温情、具有个性生活方式的汽车生活。因此,从创刊伊始,《家用汽车》杂志就首创了“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家用汽车》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王贞说:“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差异不能简单地按职业划分,汽车细  相似文献   

10.
《家用汽车》2010,(2):25-27
<正>找到属于你的汽车生活方式了吗?没有?看看"十大汽车生活方式最佳车型"评选,也许答案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疫情防控要求, 构建了一种应急定制公交线路优化方法; 对城市中已经封闭的小区和路段进行筛查, 并将这些小区和路段设置为应急定制公交禁行区域; 以所有应急定制公交总运行时长最短为目标, 以乘客上座率不超过安全阈值为约束, 同时考虑供需匹配, 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定制公交线路优化模型; 设计了遗传算法来求解该模型, 采用三段式混合编码方式进行染色体编码, 3段染色体分别由定制公交停车场编号、上车站点编号和下车站点编号组成, 运用贪婪策略解码染色体; 采用模拟案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 并将优化结果与正常情况下基于相同客运任务的定制公交线路优化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完成相同客运任务的情况下, 应急定制公交线路所需车辆数比正常情况下多2辆, 车辆的总运行时长也比正常情况下增加6.997 h; 正常情况下的定制公交线路优化模型不能直接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景, 针对应急场景构建的定制公交线路优化模型与算法能从众多备选方案中快速计算得到优化方案, 不仅能满足防疫要求, 还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2.
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奥运交通保障措施,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交叉口公交优先和紧急优先的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然后讲述了奥体中心区利用射频技术进行交叉口公交车信号优先和奥运VIP车辆信号紧急优先的实现方式和实现过程,简述了海信信号机公交优先和紧急优先信号配置方法;最后,对奥体中心区公交优先和紧急优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给出了城市公交信号优先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设置突发事件下轨道交通应急接驳公交蓄车点, 以接驳起始点为圆心, 以轨道交通运营恢复时间为半径, 构造了接驳需求点反向覆盖应急接驳公交供给点的覆盖结构; 根据接驳公交是否在预定发车时刻前到达接驳点, 提出了接驳需求和乘客等待时间延误的计算方法, 建立了以应急接驳乘客等待时间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反向集合覆盖选址模型, 并进行求解; 以具体轨道交通应急接驳公交蓄车点选址规划为例, 对比分析了不同预设蓄车点数约束条件下的选址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每种选址方案下的乘客等待时间总延误均随预设蓄车点数的增加而减少, 当预设蓄车点数为5时, 目标函数达到最小; 蓄车点位置分布受接驳起始点位置和接驳需求量的影响, 当预设蓄车点数为2时, 蓄车点选址结果具有向需求较大的城市中心区域聚拢的倾向, 当预设蓄车点数为5时, 蓄车点选址结果逐渐覆盖郊区; 考虑突发事件影响权重后, 蓄车点位置向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接驳起始点靠拢, 从而形成了均衡配置在城市中心区域内外部的蓄车点选址布局模式; 反向集合覆盖选址模型通过主动搜寻供给的方式, 能够在最小化应急接驳乘客等待时间总延误的条件下, 体现预设蓄车点数、接驳起始点客流量分布以及突发事件影响权重对应急接驳公交蓄车点选址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Ansys软件建立EQ6110PF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对该客车实际运行中的4种典型工况(水平弯曲工况、极限扭转工况、紧急制动工况、急转弯工况)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获得车身固有频率及相应的振型,对该客车车身进行了模态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该车身骨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交通方式,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关系,实现两网融合发展,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是现阶段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广州市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为例,分析现状衔接水平,并将轨道交通服务区域划分为3个不同圈层。根据各圈层特点,综合考虑乘客对拥挤程度忍受的时间以及轨道交通客流平均运距等特征,选取表征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联动控制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衔接联动控制策略。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构建的模型实际应用于轨道交通三号线沿线公共汽(电)车线路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规模扩大和客流迅速增长,运营中断下公交应急联动问题日益被重视.针对城轨运营中断下的公交桥接疏运问题,提出一种灵活调度策略,允许车辆服务于不同的桥接路径,以最小化总疏散时间和平均乘客延误为目标,建立基于灵活路径模式下的多目标应急公交车辆调度模型,使用理想点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进行实例验证.对比传统固定路径车辆调度方案,基于灵活路径的车辆调度方案使总疏散时间和平均乘客延误分别减少了 4.2%和 4.4%.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提高公交应急桥接疏运效率、降低乘客延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规模扩大和客流迅速增长,运营中断下公交应急联动问题日益被重视.针对城轨运营中断下的公交桥接疏运问题,提出一种灵活调度策略,允许车辆服务于不同的桥接路径,以最小化总疏散时间和平均乘客延误为目标,建立基于灵活路径模式下的多目标应急公交车辆调度模型,使用理想点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进行实例验证.对比传统固定路径车辆调度方案,基于灵活路径的车辆调度方案使总疏散时间和平均乘客延误分别减少了 4.2%和 4.4%.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提高公交应急桥接疏运效率、降低乘客延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扩展和客流迅速增长,车站滞留风险和应急响应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滞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改进的P-中心选址模型求解得到应急公交驻车点的服务匹配方案.根据案例求解和方案对比研究表明,是否考虑风险权重影响了车站在选址过程中的相对重要度,基于风险分析的驻车点选址方案使部分权重较高的车站与驻车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少了0.8%~8.4%,但是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公交应急服务覆盖效果影响很小,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应急交通疏散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有序实施交通组织,提高应急疏散效率,分析了飓风、洪水等能预警、观望和应对的自然灾害的特性,研究了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的机理、交通组织方法与交通仿真技术应用,结合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应急疏散预案制定的实际,确定了适合中国国情和交通运输环境条件的应急疏散规划与管理研究方向,并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疏散方式应以公共汽车为主,并需从完善疏散规划方法体系,整合路径选择、交通控制以及疏散时间计算等交通关键技术着手,提高交通疏散效率和组织管理水平,通过交通仿真及ITS技术构建应急交通疏散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紧急情况下公交乘客的逃生需求,设计了一种气压式安全公交车窗,当事故发生时,使车窗在3s内打开,为乘客提供及时有效的逃生通道。通过制作模型和力学分析计算,此设计既能在常规状态下保证车窗的强度和密封性,又能在紧急情况下使其迅速开启。此外,为预防事故,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2M007型可燃气体传感器和MQ-2型烟雾传感器建立公交车火灾监测报警系统,实时检测发动机舱及车体内可燃气体浓度和烟雾情况,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结合GSM通信模块,向公交车指挥中心传输报警信息,以便进行救援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