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高速公路不同线形条件和交通条件下的分车道、分车型85%位车速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不同行驶方向的曲线半径、转角及曲线长度与不同车型85%位车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给出了上坡路段需进行车速限制的临界坡度;分别对高速道路交通量和交通组成与85%位车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自由流条件下车速的分布范围,建立了大型车混入率与85%位车速的关系模型;对比分析了高速公路雨天与晴天的车速,得出了小雨天气对车速影响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高速公路不同线形条件和交通条件下的分车道、分车型85%位车速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不同行驶方向的曲线半径、转角及曲线长度与不同车型85%位车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给出了上坡路段需进行车速限制的临界坡度;分别对高速道路交通量和交通组成与85%位车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自由流条件下车速的分布范围,建立了大型车混入率与85%位车速的关系模型;对比分析了高速公路雨天与晴天的车速,得出了小雨天气对车速影响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行车速度进行分析,提出限速的必要性。对85%位车速与圆曲线的曲率变化率CCRs进行回归分析,建立85%位车速与CCRs的回归模型,并结合金丽温高速公路,对如何确定高速公路直线段和曲线段的限速值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与车速建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国外高速公路的事故率与运行车速进行综合分析,阐述高速公路上基于运行车速的预测交通事故率的前期研究方法,在前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速度和速度两个自变量同时加以考虑,弥补了前期事故率模缺少影响因素的缺陷,并就其影响因素和控制参数展开分析;介绍新的高速公路事故率预测模型,对如何建立交通事故伤亡模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公路车速值合理性预测问题,基于公路路侧环境、道路特征、交通特性提出车辆行驶横向干扰度指标,结合公路历史交通事故数据,建立交通事故、横向干扰度与车辆85%位速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择36处不同路段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相应85%位车速值,基于横向干扰度量化表确定路段的横向干扰度及汇总相应路段近3年交通事故数据,分析8...  相似文献   

6.
基于平均车速和车速标准差的路段安全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几条典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车辆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对路段交通安全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车辆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对路段事故率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统计样本进行了路段事故率与平均速度、速度离散性、车速标准差系数的偏相关分析,从计算结果发现分析路段事故率与车速离散性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影响分析路段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车速分散性;最后采用质量控制法,筛选出同类型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并提出了同类型路段车速离散性临界值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车速低于设计车速时,为降低道路事故率,应着重控制车速分散性。  相似文献   

7.
将小轿车在公路上的运行车速用三角模糊数来表征.基于二级公路上30个样本路段的平曲线半径、纵坡度等线形数据和实测车速,利用模糊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小轿车第85百分位运行车速区间预测模型.通过另外10个样本路段数据对该区间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小轿车运行车速的95%置信区间大都处于模糊线性预测区间之内;预测得到的模糊中心值与观测值的相对偏差和模糊度与观测值的比值两种评价指标均在10%以内.同时,将模糊中心值和线性回归预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最大相对误差三个指标均优于线性回归模型,达到了更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8.
牟涛  王海东  张永刚 《公路》2015,(2):156-159
根据安全车速的概念与特征,提出综合运用客观数据与主观数据,进行BP神经网络安全车速预测的方法。首先确定影响安全车速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客观分析与主观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相关因素影响下高速公路的典型安全车速,作为建立神经网络计算所需的样本与验证数据。模型的训练与验证过程表明,主客观数据相结合的神经网络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复杂因素影响下的高速公路安全车速。  相似文献   

9.
选取代表集中趋势的平均车速、15%位车速、85%位车速,代表离散程度的速度标准差作为车速分布特性的参数。结合4条普通公路速度调查结果,对道路因素、车辆因素、交通流因素与速度分布特性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统计数据图形的变化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速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仿真实验的智能车速控制ISA事故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Vissim微观交通仿真平台,通过构造不同比例的智能车速控制(intelligent speed adaptation,ISA)车辆,对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实验,提取实时车速仿真数据用于对交通事故率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随着ISA车辆比例的增加,车流运行的平均车速和车速标准差均呈现下降趋势。由于事故率和车速离散程度有关,当全部车辆采用强制ISA后,事故率可望下降近25%。因此,ISA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主动交通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1.
把事故率作为交通安全服务水平的量化指标,研究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交通安全服务水平,并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采用概率统计学、稳健回归等基础理论建立了事故率与限制速度、线形的关系模型;在可接受的交通安全服务水平下,分别建立了小车和大车限制速度的取值方法。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相关公路管理部门设置合理的高等级公路车辆限速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双车道公路车速标准差和交通冲突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车速标准差、交通冲突强度与交通事故率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建立了车速标准差与交通冲突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省道203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双车道公路车速标准差与交通冲突次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多种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认为多项式回归模型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79,研究结果表明双车道公路车速标准差与交通冲突强度存在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深入的轿车-行人事故调查研究建立了行人事故数据库,挑选了其中12例轿车-行人碰撞事故,运用轿车-行人碰撞多体模型进行了事故重建.根据其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运动学参数与行人颅脑损伤的相关回归模型,求得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轿车-行人碰撞速度与头部碰撞时间、头部碰撞相对速度、行人抛出距离以及头部损伤HIC值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速度限制和改进汽车前部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人头部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4.
The severe shaking due to wind speed variation in high-speed train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driving safety and riding comfort.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directly applying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actual conditions. Therefore, set up a reasonable train operation plan considering the wind speed variation under strong winds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study, a multi-body simulation model of a CRH2 high-speed rail vehicl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overturning coefficient is set as the safety limit, we established a crosswind model on the basis of measured wind speed curves 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rate of wind speed changes, the duration of maximum wind speed and the variation of wind speed in different amplitude on the dynamic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Considering the most critical wind speed variation conditions, the characteristic wind curve is obtained,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to set up a reasonable train operation scheme considering the wind speed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5.
A speed limit of 30 kilometres per hour (km/h) has been widely introduced for urban residential streets to ensure traffic safety and allow these streets to fulfil other intended functions. However, excessive speeds on these roads are very common, causing traffic safety problems and threatening the liveability of neighbourhoods. An effective and active way to deal with speed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a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approach, as mentioned in previous research. In a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approach, street geometrics and roadside elemen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influence on the desired driving spee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ing speeds and street features therefore needs to be determined. Although several studies have developed operating speed models for urban streets, all of these models were calibrated based on data for streets with speed limits of more than 30 km/h.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roadway and roadside characteristics on operating speeds on urban tangent street sections with a 30 km/h speed limit using profile-speed data.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regression with a three-stage-least-square (3SLS) estimator was used for the modelling effort. The driving speed model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ncorporate several street design factors, which provide helpful information for urban planners and street designers to cope with speeding issues on residential streets.  相似文献   

16.
为综合考虑山区双车道行驶安全舒适性对速度的限制,基于交通安全工程理论,采用多元非线性数值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平曲线半径R、坡度i、坡长l与事故当量损失率P的相关关系及P、弯道速度V与心率增长率N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道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模型和驾驶员行驶舒适性评价模型,并在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及可靠性验证的基础上,推导限制安全舒适速度V。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最高的一般弯、坡路段阈值P=80、N=20%时,V=35 km/h达到最佳行驶安全舒适性;在安全性最低的急弯、陡坡路段阈值P=498、N=40%时,V=10 km/h为最大限制速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Crash的轿车-行人高速碰撞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庆峰  许洪国 《汽车工程》2007,29(7):562-565
利用PC-Crash模拟高速条件下轿车与行人后部的碰撞过程,试验假人选择PC-Crash标准成年假人模型,碰撞后汽车驾驶员未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仍然按照碰撞时刻的车速行驶,试验车速区间选择75~155 km/h。研究了不同碰撞车速下行人的第一落地点和最终静止点抛距变化规律,分析了行人头部在事故中所受到的碰撞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汽车行人高速碰撞模型并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限速标志设置的合理性,选择新疆赛博段一级公路为调研路段,在限速标志的上下游设置3个断面,检测公路限速区上下游车速,得到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实际车速与限速值之间的关系,限速区内与限速区外的速度,以及驾驶员对限速标志的接受程度,判断限速设置的合理性,为决策者了解速度的分布现状,确定合理限速打下基础。最终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鉴定是交通事故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1起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阐述了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一般过程,包括事故现场的勘察、车损情况等,并结合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车速计算。结果表明,应通过认真分析事故过程来选择车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