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国内奥迪品牌车型从2009年就开始装配第一代DCT变速箱—0B5变速箱,应用的车型为Q5,此款DCT变速箱为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传递最大扭矩为550Nm,重量约为142kg,驱动模式为全时四驱。0B5变速箱的传动路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国产自主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Wet Dual Cluth Transmission,WDCT)为研究对象,结合LabVIEW与CANape搭建DCT数据采集系统,为DCT产品开发和性能测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变速箱,伴随着汽车工业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目前世界上主流变速箱主要有MT手动变速箱、AT自动变速箱、AMT机械式自动变速箱、DCT双离合变速箱及CVT无级变速箱等几种类型。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被全球认可,由于当前部分新能源汽车采用"电池-电机-传动机构"的结构,以致部分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18,(12)
正时至今日,双离合变速箱技术在汽车领域已并不鲜见,在汽车方面,双离合技术大幅提升了车辆的变速箱工作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因此颇受各厂商青睐。然而在摩托车领域,各个厂商对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开发都秉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但作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Honda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率先将DCT(Dual Clutch  相似文献   

5.
赵忠伟  张晓明 《北京汽车》2021,(4):24-29,33
介绍DC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离合器变速箱简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齿轮敲击产生的机理以及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容易产生齿轮敲击的原因,通过对踩松加速踏板时双离合变速箱齿轮敲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说明利用标定(发动机扭矩控制、变速箱离合器和换挡控制等)手段改善齿轮敲击激励源和产生过程,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解决敲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7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DCT)的效率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变速器润滑油量和壳体导油结构优化对其的影响,通过构建机械效率损伤模型,运用仿真分析和试验相结合,分析测量了优化后的变速器效率对整车油耗的优化效果。试验仿真数据显示:减少离合器腔体存油量、适当变速器大齿圈搅油损失,对提高效率减少油耗有极大影响。文章构建了有效的效率仿真模型,为分析变速箱效率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最后通过优化腔体和油量提高变速箱的效率,整车经济性数据显示油耗有明显的改善,此思路为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车辆油耗改善提供指导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双离合自动变速箱(DCT)不仅要有优异的自动换挡性能,同时也要有较高的传动效率。本文基于某量产DCT变速箱,针对3档齿轮副通过台架试验,对比在规定工况下不同的齿轮精度以及相同精度时不同加工工艺对于变速箱传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级精度(磨齿)较7级、8级精度(剃齿)的3档齿轮副传递效率高约0.6%,同时,磨齿6级精度齿轮副比剃齿6级精度齿轮副的平均传动效率高约0.4%。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3月份,德国大众公司发布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代号为DQ200,其核心部件——双离合器由德国舍弗勒旗下的LuK品牌提供。该款双离合变速箱大大提高了传动系统的效率,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2009年,我国国产乘用车市场开始出现配备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一汽大众迈腾、高尔夫、速腾等),随后沃尔沃、福特、菲亚特、比亚迪、荣威等众多车型也相继配备双离合变速箱。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自动变速器车辆的销售占比不断升高,油耗和排放法规的日益加严,国内各主机厂纷纷自主开发生产双离合器变速箱(DCT)。结合上汽DCT项目的开发,对DCT速比的选择、齿轴的设计、壳体的设计、润滑系统、液压系统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主要软件的架构及开发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汽车实用技术》2012,(5):64-64
(文章来源于搜狐汽车)DSG双离合变速箱技术是全球汽车工业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大众汽车对最近一段时间由于DQ200(七速)双离合变速箱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承诺将高度重视消费者的投诉问题,竭尽全力使消费者满意。为此,大众汽车决定延长DSG变速箱的质量担保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汽车(中国)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压铸件脱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缺陷,该类型的缺陷对于DCT(双离合器)系列的变速箱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引起压铸件脱皮的原因繁多且复杂,通过在DCT项目开发过程中解决壳体脱皮问题,分析脱皮缺陷的基本类型和根本原因,总结出解决脱皮缺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供他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汽车驾驶员》2010,(10):105-105
新的动力系统包括小排量直喷涡轮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预计新发动机的排童将在1.0升-1.5升排量,采用直喷及涡轮增压技术,新款发动机将在燃油经济性上有突破。与新发动机同时研发的还有双离合变速箱,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我国车企的竞争优势,文章介绍一种具有自主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发动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体及其他负载。在此基础上进行DCT的换挡过程仿真分析,研究其控制策略。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了DCT动力系统设计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4.
黎晓 《汽车与安全》2008,(10):44-47
2003年.大众汽车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双离合自动变速箱:6挡DSG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自此.大众汽车的DSG变速箱名声大噪,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大众汽车就销售了100多万台装备6挡DSG的轿车。仅在2007年的前十一个月.就销售了36.4万多台。时下,大众汽车又推出全球首款7挡DSG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新一代7挡DSG变速箱换挡更快.油耗更低.动力更加强劲.驾驶更富动感.各方面的性能都超过了手动变速箱.对众多轿车驾驶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似乎可以告别传统变速箱的时代了。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双离合变速器专业团队——麦格纳格特拉克DCT变速器的入场,国内自主品牌应用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的趋势已然全面爆发麦格纳格特拉克在国内早早布局并悄然登场为自主品牌带来了一股DCT的大潮10年前当大众推出换挡迅捷、燃油经济性突出的双离合变速器时,给广大汽车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随即双离合变速器开始在欧美风生水起。而国内的一些车企也看到了双离合变速器的优势所在,但怎奈不是变速器的专业选手,再加上机械与电子精密  相似文献   

16.
某纯电动重卡在整车可靠性试验中,变速箱悬置安装点壳体断裂.文章通过金相分析、化学成分检测、硬度测试及有限元分析等手段,找出了变速箱壳体断裂的原因.通过对变速箱悬置安装点位置及壳体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了壳体悬置安装点处极限工况下的应力,通过有限元分析并结合整车试验,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对重型纯电动商用车变速箱壳体...  相似文献   

17.
日前,FPT菲亚特动力科技在上海向媒体发布了他们的双离合变速器投产计划。双离合变速器(DCT)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的宠儿,不过除了大众的DSG之外,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其他的双离合  相似文献   

18.
除了预告的冰雪赛事和冰雪游记之外,这期我们的特别策划讲述双离合变速器DCT的故事,因为它具有"魔力"。人类天性中的懒惰和贪婪真是不可或缺,否则DCT也许就不存在了。从手动变速器到自动变速器,到无级变速器,到手自一体变速器,再到双离合变速  相似文献   

19.
《汽车杂志》2010,(1):174-179
一汽大众DSG双离合变速箱 这是未来变速箱科技的一盏明灯,透过两组离合器与聪明的齿轮结构,DSG实现了自动传统变速箱的好用便利与手动变速箱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可靠性试验方案和油液监测方法,在DCT可靠性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DCTF)运动粘度、酸值、碱值、水分、污染度的监测,结合其变化趋势图分析,对DCTF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对DCT试验阶段的磨损状态进行监控识别。试验研究证明油液监测应成为分析DCT可靠性试验的组成部分之一,将多种油液分析方法集成运用,可有效监测DCTF的性能指标变化,描述DCT可靠性试验过程中主要零件的润滑与磨损情况,为DCT可靠性评定提供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