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钢筋砼实体护栏在被汽车以小角度撞击之后,会使车轮稍稍提高并沿护栏滑行,最后回归到原来的车道上,对汽车和护栏均不造成严重伤害.与钢护栏进行使用性和经济性对比表明,实体护栏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混凝土护栏碰撞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探明山区公路上常用的间断式混凝土护栏及连续式混凝土护栏的碰撞特性,基于动态显式有限元方法及VPG软件,建立了完整的汽车-护栏-乘员-座椅-安全带一体化模型,对四种典型山区公路护栏进行了碰撞仿真分析。发现汽车撞击间断式混凝土护栏时,出现混凝土墩拌阻车轮的现象,甚至出现汽车的右前轮被护栏完全刮脱的情况,不仅假人头部及胸部遭受剧烈冲击,而且驾驶室变形严重;而汽车撞击连续式混凝土护栏时,车辆的左后轮出现了明显的抬高现象,表明车辆存在倾翻的趋势,但车辆尾部的高度变化曲线表明,车辆左后轮在抬高到一定高度后,将不再继续抬高,并逐步返回地面,说明车辆尾部的高度变化趋势是趋于稳定的;当护栏底部凸缘高为80mm时,出现前轮可以顺利爬上并溜下护栏斜坡,而后轮无法爬上护栏斜坡的现象;当护栏底部凸缘高为150mm时,则车辆的前、后轮均不能爬上护栏斜坡。结果表明,间断式混凝土护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失控车辆的诱导能力不足;连续式混凝土护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护栏底部的凸缘太高,护栏的主要尺寸参数需要优化。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汽车护栏碰撞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对汽车与混凝土护栏的碰撞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汽车的有限元模型和混凝土护栏的多体模型,通过不同的碰撞初始条件对汽车与混凝土护栏碰撞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碰撞特性随着混凝土护栏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碰撞时乘员头部和胸部所受的伤害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碰撞人的伤害特性.  相似文献   

4.
苏静 《交通标准化》2012,(13):153-153
滑动式交通防撞护栏改变了传统护栏在汽车与之相撞时的受力方式,可以使汽车与护栏间的摩擦力趋近于零,使偏离正常车道与护栏相撞的车辆方向得到修正,以免汽车冲出护栏,迫使车辆驶回到正常的行驶车道上,特别适合高危路段的路侧防护。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防撞护栏的碰撞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撞护栏与汽车工作特性以及防撞机理进行分析,并分析现有计算碰撞力的原理和方法,修正考虑汽车局部变形和护栏变形共同影响的修正的质量一弹簧模型,确定车辆和防撞护栏系统动力方程,给出在汽车冲撞过程中护栏所受碰撞力的计算表达式,求解碰撞力,并与实车碰撞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合理设计新型防撞护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定墩长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最优结构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定墩长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最佳尺寸参数,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5个截面参数为设计变量,每个设计变量考虑了5个水平,基于建立的汽车-护栏碰撞系统动力学模型及LS-DYNA软件,对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25组不同截面参数组合进行了汽车碰撞仿真试验,研究了25组截面参数组合对汽车碰撞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有2组参数组合的护栏同时满足轮胎完好,护栏完整,头部损伤指标小于1 000的碰撞要求,因此,只要设计参数合理,定墩长间断式混凝土护栏具有较强的吸能能力与引导失控车辆返回正确行驶方向的导向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7.
山区公路弯道部分是交通事故频发路段,为公路护栏设计、安装与施工带来不少挑战.结合弧形护栏实体工程,依据弯道地形特点和防撞要求,对护栏结构优化设计和曲线线形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总结提出了适用于山区公路多弯路段弧形防撞护栏新技术新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先进、效益显著,具有较好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滑动式防撞护栏适用于急弯、陡坡等高危路段.不仅有导向、拦截作用,还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本文结合有限元软件对滑动护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表明:在受到车辆撞击的情况下,防撞护栏整体防护能力足以抵抗汽车的撞击能力.为滑动护栏的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缆索护栏碰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力学过程,影响其动力反应的因素很多。碰撞后的护栏系统如横梁、立柱、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碰撞车辆的变形、运动轨迹、倾覆等情况也极为复杂,而且有很大的随机性。根据缆索护栏的受力特点,对碰撞过程进行适当的假设,建立车辆与缆索护栏碰撞的简化计算模型,可为高速公路护栏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出发,分析了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在交通事故中的比例及发展趋势,提出护栏碰撞研究。对护栏碰撞进行仪器、过程方面的介绍,并进行了力学分析,总结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措施,指出了本领域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选取出行者特征、行程特性与出行方式服务水平作为效用变量,以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作为选择肢,构建了出发时间位于下层与出行方式位于下层的2种居民出行NL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居民出行样本数据,并模拟了在早高峰时段对小汽车出行收取费用时,小汽车出行者出行行为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MNL模型相比,NL模型具有更好的统计学特征,调整后的拟合优度由0.338增大至0.404;在2种NL模型中,出发时间位于下层的结构对样本数据的适应性更强;当早高峰时段小汽车出行收取费用为5元时,72.6%的小汽车出行者坚持原有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22.4%的小汽车出行者坚持小汽车方式,但会改变出发时间,4.8%的小汽车出行者改用公共交通方式,但出发时间不变,仅0.2%的小汽车出行者同时改变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当收取费用为10元时,51.7%的小汽车出行者坚持原有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40.4%的小汽车出行者坚持小汽车方式,但会改变出发时间,7.9%的小汽车出行者改用公共交通方式,但出发时间不变;当收取费用为20元时,27.5%的小汽车出行者坚持原有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60.6%的小汽车出行者坚持小汽车方式,但会改变出发时间,11.9%的小汽车出行者改用公共交通方式,但出发时间不变。  相似文献   

12.
车辆碰撞圆头式和地锚式端头时会发生恶性事故,故建立车辆碰撞端头的有限元模型,从侧面和正面碰撞两个角度对端头进行安全评价,分析事故形态和原因,以为新型端头的开发研究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正面碰撞圆头式端头时,会发生波形梁板刺穿车体的事故;正面碰撞地锚式端头时,会发生翻车甚至翻滚的事故;侧面碰撞圆头式端头时,会发生车辆冲开护栏的事故;侧面碰撞地锚式端头时,会发生车辆翻越护栏的事故。通过对事故形态的分析,得出圆头式端头面积小且不能移动是波形梁板插入车体的主要原因,立柱不可倒伏是车辆加速度超标的主要原因,端头锚固力不足是车辆冲开护栏的主要原因,车辆爬升地锚式端头是翻车的主要原因。建议开发的新型波形梁护栏端头,能够沿波形梁板移动,与端头连接的立柱可倒伏,同时新型端头能够为标准段提供足够的约束力。以此为基础开发的新型波形梁护栏端头已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弹性车体模型的高速客车动态响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在动力学仿真模型中考虑车体的弹性,使仿真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并为车体轻量化提供理论基础,建立了基于车体弹性和刚性的高速客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体弹性振动对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通过该车的整车滚振试验台试验,对动态响应的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车辆一阶垂向弯曲自振频率对车辆心盘和车体中心测点的平稳性指标影响曲线表明:在车体中心点,两个模型的平稳性指标差异较大,客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使车体弹性对车体响应的影响加大,因此对采用铝合金等轻型材料的高速客车车体,设计中必须提高车体的一阶垂向弯曲频率。  相似文献   

14.
汪娟  孙艳  赵芳芳 《交通标准化》2011,(21):153-158
北京的私家车拥有量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适度调节私家车拥有量并合理引导私家车的使用,是目前缓解交通拥堵的主要对策。调查研究北京市私家车车主拥有小汽车的目的及其使用特征,将会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412位私家车车主的调查表明:人们购车的主要原因为"节省时间"、"出行更自由",而"交通拥堵"是影响其驾车的首要因素。在尾号限行日,相关车主更多地转向公共交通和出租车方式。因此,提供方便快捷、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对于小汽车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铁路高速货车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货车运行速度是全面增加铁路运输的运能和效率的有效方式,高速货车的关键技术是转向架和制动系统,介绍了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及制动系统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中国货车的基本现状,提出了研制和开发中国高速货车的基本模式,指出发展中国高速货车转向架和制动系统应突破现有货车的基本框架,借鉴国外货车转向架及制动系统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货车。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N的客车车灯控制及其状态自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客车车灯控制与状态检测方法给客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文中采用车载网络技术构建了基于CAN的客车车灯控制系统,确定了系统节点以及与CAN相关的系统参数.在新的车灯控制方式下,设计了基于CAN的客车车灯控制与状态自动检测硬件电路,并在程序设计中采用双字节判断法对车灯状态进行判断和指示.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at transfer mechanics,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 of pellet drying and preheating process in grat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solved by three-diagonal matrix algorithm. With Visual Basic 6.0 a simulation software is developed.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measurements at a domestic pellet plant,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pellet bed is gained. Meanwhil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operation parameters on the pellet thermal process is studied. The results can be taken as a basis of practical production control and the grate optimizing design.  相似文献   

18.
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后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国公司地介入,中国汽车工业在各个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融入世界汽车体系后,中国汽车工业也许会有更大的发展.本文先从发展规模和工业格局上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然后从产业水平、贸易竞争指数、劳动生产率、国内市场容量和其他一些指数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从而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到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介入情况,了解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正逐步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也随之有相应的变化。通过这些分析,笔者总结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在发展水平、生产格局、技术状况、零部件工业、消费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因此引发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铁路空车需求量总体上大于供应量,以及时效性考虑不足的现状,考虑到空车(或以重代空的车)过早或过晚到达都会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额外的费用,而且在空车总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车种代用和满足重点货物、重点客户对空车的需求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在区段空车运输能力约束条件下基于滞留费用及时效性的空车调配综合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20.
家庭轿车消费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它具有开放性、耗散性、目的性和协同性的特点。通过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道路水平、能源供应和社会服务水平,认为现阶段我国不宜倡导轿车大量进入家庭。政府部门应该对系统实施有利于系统有序演化的扰动,控制家庭轿车的消费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