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将政府作为委托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作为代理人,研究了在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能力水平有不完全信息的逆向选择和在管理活动中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等行为不可能跟踪监督的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广义委托代理中的最优激励机制.通过建立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在风险中性的委托人为具有"勤能补拙"特征的风险厌恶的代理人设计的最优激励工资合同的混同均衡的显式解,混同的工资合同解释了岗位工资的合理性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建立了BOT目中政府和项目公司双方的传统收益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代理人(项目公司)在特许权期内运营项目时不会选择对委托人(政府)最有利的行动,原因是在传统的收益模型中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不满足参与约束.对原收益模型进行帕累托改进后,使参与约束得到满足,进而在代理人的收益不受影响的同时,使代理人选择能增加委托人收益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运输代理企业和运输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特点的基础上,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指出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结合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个参数化委托代理模型,针对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了在均衡状态下的合同设计内容及其效率性质,分析运输代理人与承运人在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及激励问题,给出并证明了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几个命题.文章以新的视角对运输代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为运输代理企业与运输企业之间合作伙伴的协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能充实运输代理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研究了多代理人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代理人是否订立私下合约对委托人激励机制的影响.指出如果代理人没有私下交易,委托人利用代理人之间的绩效比较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代理人的激励;反之,代理人之间的私下交易则会削弱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而且,委托人如果能够观察并限制代理人间的私下交易,委托人的境况将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委托—代理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制既是必要的,有效的,又存在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同的矛盾,西方管理学家对委托人目标和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笔者简要介绍了这一理论,并根据委托代理制的实质,从管理学,行为科学和市场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运代理人为委托人提供国际货物运输业务中,有时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和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有时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和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有时以当事人的身份为委托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所引起的法律责任是不相同的。在关系不明确的时候,需要根据合同约定的内容、国际货运代理人业务活动中使用的名义、提单的签发、提单记载的内容、收取报酬的方式等方面来辨别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建立了供应链中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博弈的激励模型,放宽了再制造产品可完全实现销售的假定,且采用对数关系描述回收量函数来对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信息对称与不对称情形下不同参数对于零售商的最优努力程度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制造商的线性激励系数的函数表达式。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零售商的最优努力程度低于信息对称情形下的最优努力程度,零售商不仅获得固定收入,而且获得制造商的风险补偿的同时承担等比例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工程建设中因利益驱动及信息不对称出现监理方和承包方的串谋行为,运用规制理论,引入委托人-监督者-代理人三层组织结构,建立了业主对承包方和监理方的一对多道德风险模型,进行了工程管理的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招标合同收益值、承包方努力成本、业主对承包方的罚金、监理方受贿比例都与代理成本正相关,业主对串谋行为的发现概率及处罚力度与代理成本负相关.业主应根据自身的惩处能力设计奖励与惩罚机制,当业主的惩处能力小于一定阈值时,应增加对监理方的奖励,以实现在激励承包方与监理方努力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防止串谋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船员选拔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综合素质较低的船员驱逐综合素质较高的船员、聘任期间船员不努力工作并将因懒惰或疏忽而导致较差的工作完成情况甚至是安全事故归咎于不利的外部环境(较差的海况、船舶设备工况等),本文结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船员人力资源市场特点,从定量的角度来确定船公司支付给船员的最优工资水平和船公司对船员的最优激励水平,提出并论证船公司可通过"锦标制度"这样一种激励机制来强化最优激励水平的激励效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以下简称国际货代)在从事国际货物运输服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有时充当委托代理人身份,有时则充当独立经营人身份。即使是委托代理人身份,又分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事和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货物运输服务两种形式。这种多重身份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不相同的。因此,如何确定国际货代的法律地位,对于明确委托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以及第三人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货代在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以多重身份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选择的最优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股东在缺乏企业家的实际业务能力、服务成本等方面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博弈论显示原理设计不同的报酬合同来让企业家选择,从而根据企业家选择结果来判断其真实的能力或类型,避免了企业家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通过分析,得出了最优报酬机制是由努力补偿金、风险补偿金和信息租金三部分组成.最优报酬机制的灵敏度与期望补偿正相关,与固定补偿负相关.高效的企业家比低效企业家工作更加努力,更乐于选择高强度激励、低固定补偿的合同和选用风险较小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The uncertainty in venture capital market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during venture capital investingprocess make syndication in the second and later sta-ges a hot issue.The syndication is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risk effectively,increasin…  相似文献   

13.
在网约车出行系统中,乘客出行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网约车平台制定合理的工资水平, 进而影响平台利润。本文研究出行需求不确定下的网约车司机工资水平。根据问题的数学描述,假设实际出行需求服从随机分布,司机数量供给服从劳动力供给理论,采用网约车研究领域广泛采纳的精准乘客-司机匹配函数描述乘客与司机间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求解网约车平台利润最大化的模型框架。案例研究发现:存在最优的工资水平,使得网约车平台利润最大化;最优工资水平、司机人数与乘客最大需求正相关,最优工资水平与平台影响力负相关;本模型给出期望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解,比平均值模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有效保障网约车平台利润。 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最优工资水平模型可以有效研究需求不确定性下的网约车出行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文中将信息经济学的不可观察行动的道德风险和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理论用于研究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中的最优激励合同.结果用于分析运输市场质量招投标中一类监督模式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需求不确定且与推广努力水平相关的市场环境下,研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 租赁企业提供成本分担政策的激励机制.探讨无政府激励政策,考虑政府环保效益的集中决 策,政府提供成本共担政策下的最优车队配置和推广努力水平,并对3 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进 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政府激励政策情况下无法实现系统最优,通过引入成本共 担契约,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该契约模型不仅可以实现系统利益最大化而且可以使 系统成员达到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成本共担系数对政府和新能源汽车租赁 企业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系统管理理论,激励系统作为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服从熵增原理.激励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激励熵,导致激励效率下降,因此激励熵可作为激励系统活力的度量.根据激励熵值的变化和所处区间,建立了激励系统的预警机制,以便把握激励系统优化调整的最佳时机.由于激励系统具有对初始状态的依赖性,因而系统初始的高层激励成为优化调整的关键.利用"蝴蝶效应"的放大作用,通过提高对高层的激励的效率改善整个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弹性停车激励机制为背景,应用条件风险价值函数刻画个体共享泊位的风险感知特征,提出基于风险感知收益最优的泊位定价方法,探究共享停车供需关系对最优租赁价格的影响规律,并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灵敏度分析各关键参数对共享停车政策效能的正负导向效用。研究表明:基于风险感知收益最优的泊位定价方法能根据外部停车需求约束差异寻找出适度的“竞争性”价格,在确保停车泊位有效利用的同时,引导个体积极参与泊位共享过程,避免因损失厌恶情绪影响弹性停车激励机制的顺利推行。泊位的最优租赁价格将随着停车场回收情况而有所波动,若回收的共享泊位数量过多,该方法则倾向于提高租赁价格,以对冲回收成本;反 之,会以牺牲部分停车场利润为代价,设定较低的租赁价格,保障共享泊位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投资商的立场,在诸多BOT公路项目实例操作的基础上,从专业律师的角度分析如何确保公路BOT项目的合法性,如何对BOT合同及其相关合同的整体架构进行安排,如何把握BOT合同谈判中的要点,并对公路BOT项目中的主要风险厦防范措施进行专业提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