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隧道的监控量测对于隧道的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都有重要意义,而拱顶下沉量测又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介绍了拱顶下沉量测的主要方法、量测要求以及量测后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2.
非接触量测在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监控量测方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局限性,提出采用非接触量测的方法对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进行监控量测,分析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利用非接触量测进行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的监控量测可以克服施工干扰、降低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景(德镇)婺(源)黄(山)高速公路姚村坦连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险情为例,结合地表沉降、洞内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观测及现场观察,针对隧道出口段围岩失稳导致中导洞右侧工字钢严重内敛现象进行了动态预报,从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争取了时间,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以此进一步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测量学原理和误差传播定律, 分析了全站仪自由设站对边量测(RDM) 法和三维坐标(3D) 量测法, 建立了2种量测法的隧道变形精度分析模型, 利用中误差评价隧道变形量测精度, 推导了2种方法量测隧道变形的中误差计算公式, 并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为例, 对2种方法的量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和验证; RDM法通过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三角余弦定理得出任意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高差和斜距, 根据任意测点之间的三角几何关系得到隧道变形; 3D量测法从任意观测点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 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各测点坐标, 根据各测点坐标得到隧道变形。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RDM法和3D量测法量测隧道拱顶下沉的精度评价公式相同, 而量测隧道水平收敛的精度评价公式不同, RDM法的精度优于3D量测法, 且随着全站仪到量测断面距离的增加, 差值逐渐增大, 当距离为100 m时, 两者精度差值已增大至0.43 mm; 在三车道公路隧道中, 当距离为40~60m时, 2种方法量测隧道水平收敛的精度均为最高, RDM法可达0.61~0.68mm, 3D量测法可达0.78~0.84mm; RDM法和3D量测法量测的隧道拱顶下沉曲线平滑、圆顺, 拟合度都大于0.95, 而在量测隧道净空收敛方面, RDM法的曲线拟合度大于0.9, 3D量测法的曲线拟合度小于0.9, 因此, RDM法量测精度优于3D量测法。  相似文献   

5.
隧道工程施工由于施工作业空间狭窄,施工作业面积较小,施工作业机械开展困难,因而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大断面隧道施工主要是指隧道净空断面积在20100 m2范围之间的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大断面隧道由于隧道断面面积较大,因而工程施工规模也更大,施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施工工序繁琐,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对于施工项目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完善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流程管理,提高隧道工程施工工艺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已经成为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确保大断面隧道顺利建设竣工的关键措施。以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新奥法施工工艺作为论述点,重点对新奥法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公路中平测量工作且大、速度慢.而在中线测量中利用全站仪附带测量中桩高程,仪器必须安置在控制点上,影响中桩测量进度,易产生错误。有一种利用全站仪单纯进行中平测量的方法,速度快、效率高,可大大节约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具体实例判断隧道在煤系地层中存在整体下沉现象。具体监控量测方法是在隧底和拱顶布点,观察二者的下沉量是否同步,据此可以判断煤系地层中隧道是否存在整体下沉,随后的施工实践验证了量测结果及由此推断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为煤系地层隧道施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施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双线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广客运专线金沙洲隧道属于浅埋双线隧道,围岩条件复杂,采用新奥法正台阶法施工。为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原设计,并有效地指导下阶段施工,对台阶法施工中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采取了分段处理分析,实践表明采用此法能更好的指导施工和准确预测极值。  相似文献   

9.
对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及全站仪对边测量法在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及精度标准进行研究,提出一套精确高效且快速方便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探究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高精度全站仪代替水准仪和收敛计用以监测隧道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具有可行性,且满足精度要求。以山东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施工监测实践,采用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并与电子水准仪挂尺法反复验证,根据隧道拱顶沉降监测分析,得出在利用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测量期间前视与后视距离为100m时,实际误差≤0.5mm。在隧道周边收敛监测中,通过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及全站仪对边测量法,以收敛计技术测得的数据作为实际收敛值进行校检,得出高精度全站仪隧道周边收敛的两种监测方法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大断面与小断面误差基本一致,说明全站仪的两种周边收敛监测方式能够适应隧道施工的各种工序,且直接使用对边测量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收敛值。  相似文献   

10.
李波 《北方交通》2010,(6):36-39
介绍了全站仪代替水准仪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对利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误差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竖直角观测误差、测距误差。并简单介绍了减少高程测量误差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站仪坐标导线的坐标转换法平差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线路测量的特点,对全站仪坐标导线计算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坐标转换原理直接对全站仪所测得的坐标进行平差计算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快速、精度高等优点。同时,根据该原理,给出了测站坐标差限值,从而实现了全站仪坐标导线的现场检核。  相似文献   

12.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上的贺家庄隧道为例,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的受力状况,得出了拱部和边墙锚杆的受力特点,从径向位移的衰减规律和围岩压力分布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了系统锚杆受力差异较大的原因,相关研究结论对黄土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广明 《交通标准化》2014,(16):146-148
通过对某隧道洞口处地表沉降的连续观测分析,得出初期支护后的隧道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规律;通过对布测观测点的沉降速率、累计沉降观测分析,总结出地质较差隧道浅埋段的沉降特点,为同类地质条件的隧道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测量机器人的一些强大功能,分析了GeoCOM接口技术的高级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6.0通过GeoCOM接口对测量机器人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应用于大型结构基础测量中。实践证明:该程序能够按需要多测回进行控制网的自动观测,并能按照给定的坐标进行自动定位放样工作,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减少了人工...  相似文献   

15.
新型爆破器材在关子岭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子雷管及其起爆系统的特点;阐述了数码电子雷管微差干扰降震的主要原理;结合关子岭隧道的工程实例,在爆破效果上与传统爆破材料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电子雷管在经济性、安全性和减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拱圈线形测量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采用全站仪测量拱圈线形的传统方法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但是当拱桥两侧遮挡物较多时采用传统的方法效率较低,而采用全站仪测量拱圈线形的新方法来解决遮挡物较多的问题,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高永甲 《交通标准化》2009,(15):225-227
无棱镜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山高、坡陡地段受条件限制,施测人员难以到达陡坡中间特征点上采点的难题,无需在陡坡中间立棱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可加快外业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电子雷管在特大断面隧道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渝铁路关子岭隧道爆破方案,采用高精度电子雷管作为引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对高精度电子雷管减震的主要原理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总结应用中的特点,可以预见,高精度电子雷管在各种控制爆破工程中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刘爱辉 《交通标准化》2009,(17):159-162
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的方法比之传统方法更具优越性,可保证图根点点位误差不积累、不传播,减少人为的干预,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为误差,使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