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连VTS系统共有6个雷达站,全部采用TERMA公司的Scanter2001雷达,其中2003年一期项目3个雷达站,2006年二期项目1个雷达站,2007年三期项目2个雷达站。几年来,我们对雷达站一直进行系统的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第一修正案于2017年1月18日生效2017年1月18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第一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于2014年海事劳工大会上获得通过,要求船舶所有人为所属船舶取得规定的财务担保证书或证明文件。在批准公约的81个国家中仅有2个国家正式表达反对2014年修正案,另有2个国家要求将修正案对其生效日期延至2018年1月18日,还有其他几个国  相似文献   

3.
4月15日,中远麾下的码头产业旗舰、香港上市公司蓝筹股--中远太平洋对外发布,今年第一季度旗下海内外19个码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146.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5%.从1995年经营第一个码头肇始,中远太平洋的"身价"与日俱增.据中远太平洋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其在中国及海外投资的码头泊位145个,其中集装箱码头泊位133个,年设计处理能力近8000万TEU;散货码头泊位10个,年设计吞吐能力为1175万吨;汽车运输泊位2个,年处理能力为60万辆:2010年全年完成吞吐量达4852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4.
本刊在2006年第2期和2007年第1期介绍了2000年~2006年获奖船型后,2007年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又有6个项目获得了13个奖项,另有1个是2006年的获奖项目(见表1).本刊这次介绍5项,有关介绍内容分别由周国平、杨存国、施正礼、胡敏捷等撰写.  相似文献   

5.
莫鸿侨 《中国港口》2009,(10):21-22
一、海南省港口现状 2008年全省港口拥有泊位141个(生产泊位135个.非生产泊位6个1,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其中海口4个、马村4个、洋浦14个、八所7个、三亚2个),泊位年通过能力分别为6202万t、11万TEU、861万人次、232万辆汽车。2008年新增泊位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洋浦三期工程新增).新增泊位年通过能力410万t/年。  相似文献   

6.
国际信息     
公约与法规18个国家签署SUA公约2005年议定书日前,18个国家签署并批准了《1988年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2005年议定书》和《1988年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2005年议定书》。这两个议定书由2005年10月在伦敦IMO总部召开的外交大会通过,旨在对1988年的公约条款进行更  相似文献   

7.
1 港口面临的形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港口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年吞吐量超过万吨的港口有1 900多个,其中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的港口115个(海港43个,河港71个),年吞吐量超过1 000万吨的港口25个(海港17个,河港8个),我国的港口无论是数量上和规模上,还是专业程度和管理水平上,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一、近年来我国水运的长足发展 从1985年到1995年,我国的水运事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七五”、“八五”两个不平凡的五年,在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开创了历史性的新局面。十年的成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叙述,一方面是水运的基础设施在国家重视交通的先导作用的方针指导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另一方面是随着水运市场的开放,各种经济成份一齐上,使我国的水上运输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 在港口设施的建设方面,“七五”期间共新建和改造公共码头186个,其中深水泊位96个,中级泊位90个,新增吞吐能力1.38亿吨;“八五”期间共建成码头泊位近200个,其中深水泊位100多个,中级和小型泊位近100个,新增吞吐能力2亿吨。截止1995年,我国沿海已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64个,年吞吐能力达8亿吨。  相似文献   

9.
《船艇》1992,(3)
为满足海上旅游之需,美国有关公司积极订造改装旅游船。1990年全美总共接到17艘新的或改装过的旅游船,投入营运,增加床位1.1万个。1991年可接新船7艘,床位6500个,1992年13艘、床位1.14万个,1993年5艘、床位6600个。就游客而言,到1991年年底北美市场可达400万人,到本世纪末,可比现在增长250%,达10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     
苏州计划5年内建21个物流园区据悉,未来5年,苏州将以沿江三个港区配套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建设重点,在全市城乡建设21个物流园区,其中综合型物流园区4个,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5个,物流配送中心12个,从而在全市上下形成功能完善和高效低耗的绿色物流体系。据预测,到2010年,苏州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