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路况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体力劳动,从1979年起,辽宁省庄河县公路管理段在三个工区159.8公里(黑色40.3公里,白色119.5公里)的路段上,开展了养路机械化的试点工作。在试点过程中,坚持“①以机械化、半机械化两者并举,以半机械化为主,②主机、尾机配套,一机多用,中小型为主,③劳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我省公路建设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搞养护机械化,十余年来,先后设计生产养护机械近二十余种,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一直没找到一种理想的养护机械。过去我们生产养护机械一直立足于生产牵引机头,根据工作需要适当配备一些工作尾机,构成所谓一机多用的养护机械。实践证明,过去生产XZ-20型养路机绝大部分作运  相似文献   

3.
我厂成批生产多用养路机(见照片一)。由于18CrMnTi原材料缺,机加工设备简陋,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养路机所需各种齿轮全靠外单位支援。为了实现养路机械化,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科学技术这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教导,在厂党委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大搞科学试验。从一九七二年起,用稀土——镁钼球墨铸铁为原材料代替18CrMnTi合金钢生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国的公路养护的作业过程,大都是手工操作,和畜力牵引的简易机具,每年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畜力,劳动生产率低,养路成本高。随着今后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养护任务日益增大,辽宁省交通厅公路局为了改变这落后状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采取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方法和该省现有条件,领导挂帅,深入工地,认真的了解吸取各地使用养路机具经验和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历三个多月的时间多次试制,初步试制成功了以东方红-28型为主机的回砂养路机。经过500公里的  相似文献   

5.
高剪切机在乳化沥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高剪切机的工作原理;说明了高剪切机应用于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生产的可行性及优势;研究了高剪切机乳化沥青小试方法及配套仪器;对以三级管线式高剪切机为主机的改性乳化沥青生产成套设备的研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由于大力提倡养路机械化,在我们养路部门添置了不少机械。如汽车、养路机、压路机、推土机、拌和机、装载机等以及为修配服务的维修设备。在机构上设置了机械队、汽车修理厂,各基层单位又设置汽车班、修理班,就一个地区的公路部门来说,固定资产总值多则千万元,少则五百多万元,各类机械人员占养路工人的10~20%,养路机械费占小修经费的8%左右。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如何提高其经济效益,则是我们养路工作中决不可忽视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公路》1987,(8)
从1985年起,我段在企业整顿验收合格的基础上,遵照中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厅局推行经济承包的指示,制订了总段养路承包经济责任制,在总段所属段队和道班试行。经过1985年的实践证明,在公路养护生产中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有利于管好用好养路投资,有利于贯彻养路方针,提高养护工程质量,有利于发扬养路职工当家做主,理财管路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了养路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6年我们总结了1985年推行  相似文献   

8.
福安专区养路段职工,贯彻了以小改小革为主,学、创结合的原则,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使养路主要工序的回沙、运料、刮波浪(搓板)等操作实现了半机械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一倍多,节约了劳力,支援了兄弟养路段建设山区公路,做到“增路减人”。福安专区养路职工,1965年以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学习了大庆,上海等地职工大搞技术“双革”经验的同时,认真总结了几年来技术革新的经验,找出了以往搞革新“喜洋求大”,脱离实际,革而不用的缺点。专区养路段党、政领导在提高职工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紧密结会生产,坚持自力更生,放手  相似文献   

9.
布料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以其高速、优良的施工质量在修筑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得到广泛推广。滑模摊铺主导机械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机在全国的拥有量越来越多 ,机型也越来越先进。水泥混凝土布料机作为滑模摊铺的配套机械 ,是随着滑模摊铺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国外发展起来的新型机械。近年来国外在滑模摊铺中使用比较多 ,而在国内布料机的数量少 ,使用不多。广东省筑路机械租赁联营公司在 1994年引进了一台美国 CMI的 PS- 35 0型布料机 ,一直使用至今 ,在滑模摊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我们多年对PS- 35 0布料机的使用经验 ,谈谈布料…  相似文献   

10.
栖霞东柳养路工房是1955年建立的,全组5人,配合群众养路员18名,养护烟青公路14.2公里的砾石级配路面。几年来我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中重点抓住改革养路工具,搞好工群配合,加强技术管理等环节,先后创制了湿粘士粉碎机、牛拉活底卸料车,改进了路面平波机、抽水机等八种工具,实现了养路主要工具半机械化,工作效率综合提高2~10倍,群众养路员由最初每公里2.5人,缩减到1.26人,养路成本相对的降低了50%。基本上实现了养路“十三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技术推广站     
《公路》1960,(7)
一、养路机具自动铺保护层跃进车创造者:佛山专区养路段中山工区用途:适用于养路运料及铺砂用。操作:铺保护层时,只要把拉杆往前拉,尾门可松开一条缝,车向前走就可将砂均匀铺在路面上。工效:运料比木斗车提高一倍,比人力挑铺砂提高3.5~4倍。优点:采用滚珠轴承,使用时轻便,工作效率高,减轻工人体力强度,并可当作畜力拖卡。 (路丁供稿) 三轮推进括砂机创造单位:海南公路总段工人许瑞珠用途:刮平路面保护砂用。操作:一人操作,操作时人在后面将匀砂机向前推迸,根据保护层砂量情况来调节横向刮砂板。路面积砂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2002年第12期上,刘兆贤先生曾发表了有关桑塔纳启动机故障处理的文章,本人现作补充介绍。 随着桑塔纳车型的发展,与其相匹配的启动机结构已作了重大改进,因此我们在处理启动机故障的手段和方法上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据本人所知,目前为桑塔纳配套启动机的制造商有上海法雷奥与长沙  相似文献   

13.
《公路》1960,(5)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全面大跃进,公路货运量空前增长,养路任务也日益繁重,为了充分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去年全面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实现养路“十三”无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大力改革养路工具。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与支持下,经过养路职工一年来的苦干巧干,至11月在烟(台)、青(岛)、蓬(莱)寨(里)二条路线上基本实现了养路半机械化。全县新制半机械化养路工具40余种220件,大大的提高了工效和养路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工日。如扫砂车每工日扫砂25000平方米,较手工提高工效6倍;用牛拉的“活底卸料车”在运距2公里,每工日能运料4~5立方米,等于10个人的体力劳动。再如用已配套的先进工具,铺筑路面磨耗层,由原来每公里使用255个工日,减少到104个工日。以烟青线56.9公里使用半机械化养路的效果计算,全年在铺筑路面磨耗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黑色路面油包(拥包)的产生和存在,影响着路面平整度。一些油量大的路面,刨油包成了养路工人劳动强度高、用工量大的作业项目。为使刨油包由人工镐刨变为机械削,开原县养路段研制了油包削平机。经一年使用,效果很好,深受职工欢迎。现将该机制造原理、使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东平县由于各级党、政的重观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从1951年建立群众养路组织,到目前已有13年多的时间,一直是:“组织巩固,机构建全”的。13年来经常保持着每公里1—1.5人员进行养路工作。目前分布在各条路线上的群众养路员共156人。现将该县近几年来的群众养路工作情况介绍如下:一、党政领导贯彻国家政策关心养路工作1951年太安~东平公路经常通行汽车后,按照通车必养的原则,东平县根据国家关于“民工建勤修养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58,(9)
6月10日广东省水东中心运输站保修车间为水东养路工区制成了一部联合养路机。这台联合养路机,是用旧摩托车的引擎,用三角铁制成铁盘,利用主轴副轴来减少速度;全身重量仅200多公斤;三轮转动,很轻便,操作灵活;有八匹马力,用汽油发动。作用很广:可以回砂、扫砂,也可以酒水、铺沙、铲波浪、铲草,只要一个人操作便够了。它还可以带拖斗运土沙;又能锯木、鑽眼。凡是人工养护工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公路》1983,(9)
山西黎城县农村实行经济责任制后出现了新情况,同时对县社养路队伍的体制实行了改革。一、养路队伍由代表工改为专业队,按人均养路1.5公里,共配了100名养路队员,这批新的养路队员年令在18~40岁之间,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二、专业养路队伍由交通局和公社双层领导,交通局负责业务技术领导,组织培训、发放工资和养路工具;公社在做好养路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主要帮助解决生活、选择料场等事宜。三、养路专业队员实行公社推荐和交通局考核相结合,以择优录用的原则,如录用后的专业队员发现不好或不胜任的则可另行选配。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乡公路养护如何适应娄底地区公路运输每年以20%~30%的速度向前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原有的养护办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参照本省先进地区的养护管理经验,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以养路机械化为中心,对县乡公路的全面管理和养护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到1986年8月底止,全区养路机械化水平提高了40%,常年养护人员从1646人,精简到716人,好路率从21.96%,提高到1985年底的63.58%,成为全省县乡公路好路率较高的地区。几年来,我们以养路机械化为中心,促进了各项管理。公路养护工作的改革,使我区县乡公路的管理养护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现将情况介绍于下: 一、目前情况。 (1) 养路机械化已有一定的条件。经过三年的发展。全区已拥有XZ—Ⅱ型养路机25台,  相似文献   

19.
<正>1995年切入气体机研发,1998年成功批量配套,2000年大批量进入市场,玉柴动力14年如一日,在气体机研发配套以及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前进。如今,作为玉柴气体机的价值DNA,ECW(电控增压)和稀薄燃烧2大技术为玉柴气体机在动力性、燃气经济性、可靠性和  相似文献   

20.
1959年在胜利欢腾中过去了。新的、更大跃进的1960年已经开始。公路交通事业的三十多万专业职工以及一千多万参加交通建设、短途运输的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高举总路线的红旗,昂首阔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上乘胜前进。 (一) 1959年公路交通运输面貌起了急剧的变化。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地、群、普”方针指导下,通过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大搞共产主义协作等办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的可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第一,修路养路在普及中获得提高:各地党委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一手抓运输,一手抓交通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