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运输部的电子收费(ETC)推广行动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ETC车辆比例,高速主线出口ETC收费通道数量也超过了人工收费通道(MTC)数量,ETC通道靠左设置的规则让MTC车辆需要提前换道进入收费广场才不会与ETC车辆产生冲突。为了验证以ETC车辆为引导对象和以MTC车辆为引导对象对驾驶人换道行为的影响,设计了3种高速公路主线收费通道引导信息方案:现状引导方案(OR)、部分MTC引导标志方案(PMS)和完整MTC引导标志方案(CMS)。试验分2个阶段,第1阶段验证在无交通流下,引导方案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并评价得出效益最优的方案;第2阶段在选取现状和效益最优方案基础上,添加高流量及低流量的交通环境,验证优化后引导方案的可行性。2个阶段均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不同引导方案下的换道行为特征,第1阶段构建熵权TOPSIS模型综合评价不同方案,并得出最优的引导方案用以第2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完整MTC引导方案(CMS)最符合ETC车辆高比例的现状,可以明显缩短MTC车辆换道响应时间,换道过程更加平稳、安全,从而避免MTC车辆在收费广场内与主线ETC车辆发生冲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部分MTC引导方...  相似文献   

2.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刘力力  胡宾  翁剑成  荣建 《公路》2012,(7):183-188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总体上制约着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随着电子收费系统(ET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并存的混合收费站随之出现,合理地确定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收费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中人工收费和ETC收费的交通流特性,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参数并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获得了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在不同比例的情况下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并给出了收费站通行能力最优时,ETC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最佳比例。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收费站综合服务能力仿真研究,给出了在输入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ETC交通量分别占10%、30%、50%的情况下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研究为混合收费站的合理通行能力确定,以及ETC车道开设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利用车道资源,提高ETC车辆的通过率,部分省份将军警车道升级改造成前置式军警ETC车道或后置式军警ETC车道,但不同军警ETC车道布局对收费站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文中以广韶高速太和收费站为研究对象,运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建模,对比分析不同军警ETC车道布局下ETC车辆、军警车辆、人工半自动收费(MTC)车辆等车种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时间、平均排队长度等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经升级改造后,ETC车辆的各项评价指标改善显著,军警车辆受到较小的影响,MTC车辆未受到影响;在低峰、平峰时段中,2种军警ETC车道布局模式下收费站的各项评价指标差别较小,在高峰时段中,与前置式布局模式相比,后置式布局模式下ETC车辆和军警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均提高了9.6%、平均延误时间均降低了12.8%、平均排队长度均减少了26.7%.因此,建议交通流量较大的大型收费站采用后置式军警ETC车道布局模式,交通流量较小的小型收费站可采用前置式或后置式军警ETC车道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相信在高速公路上的货车司机们大概都有相同的感受,高峰期的收费站里,自己行驶的人工车道排起长队,而旁边的ETC车道车辆依次通行,畅行无阻。在"望车兴叹"的同时,不由想什么时候货车也能用上ETC呢?最近,为保障"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全面实现,国家层面大力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推广应用,交通部透露确保在今年年底之前WETC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21日,福田戴姆勒汽车在江西高安举办的欧曼超级重卡货车ETC示范运营公开测试活动。省时省钱省心前装ETC重卡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ETC专用车道在ETC天线出现故障后或个别车辆交易异常导致车道不能正常运行,为提高车道利用率保障ETC车道正常运营,本文给出了ETC车道故障时不同应急收费方案,详细阐述了ETC专用车道应急辅助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在ETC天线故障时,该系统能为ETC车辆提供自助刷卡通行服务。该系统在唐港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有效提高了ETC车道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电子收费(ETC)系统作为ITS的重要应用子系统,在我国各个省市陆续建成并投入规模化应用,科学评估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指导ETC系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了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的影响与效益,并建立了包括交通性能、能源与环境、收费运营和交通安全4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现场调查、车辆行驶轨迹模拟和能耗试验等手段,构建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建议值,并通过系统效益的综合评价,给出使用年限内的综合货币化效益.结合北京市ETC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计算出了目标年限内,累积的货币化测算结果12.57 × 108 CNY.研究成果为其他省份开展类似的ETC系统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近几年发展较快,贵州省2012年实施了100余条ETC车道,实施方案加长双向岛改造MTC车道为ETC车道专用,车道布置采用双天线、栏杆机前置,可以有效防止非ETC车辆误入,使ETC车辆顺利通过。通过对现有的MTC车道进行收费岛、路面、机电、交通安全设施改造,成为ETC专用通道。  相似文献   

8.
陈红 《东北公路》2003,26(2):137-138,23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电子收费系统又称不停车收费系统或自动收费系统。它广泛采用了现代的高新技术,尤其是电子方面的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与一般半自动收费系统相比较,ETC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收费过程中流通的不是传统的纸币现金,而是电子货币;二是实现了公路的不停车收费。即使用ETC系统的车辆只需要按照限速要求直接驶过收费道口,收费过程通过无线通信和机器操作自动完成,不必再像以往一样在收费亭前停靠、付款。本文从ETC体系结构出发,详细阐述了我省实施ETC系统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动态称重收费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ETC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以称台前置的方案对现有收费车道进行改造,利用压电石英传感器阵列作为称重单元提高系统检测精度和车辆通行能力,应用串行通信和专用短程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称重收费车辆数据的传输。对比目前高速公路应用的动态称重收费系统,基于ETC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能够实现车辆准确称重收费和极大地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目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系统是将微波天线安装在道路两侧或门架上,以此识别过往车辆上安装的电子标签,从而完成信息交换,实现计费或收费。文中以福建高速公路为例,分析ETC联网收费门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构成内容和收费程序,并对其发展现状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论述,为ETC的大范围推广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经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与陕西省相关部门的联调测试,鄂陕省界共建站MTC(人工车道)车辆信息顺利实现共享。至此,鄂陕两省共建站已全面共享所有人工车道和ETC车道车辆信息。自省界站ETC车道信息共享以来,省界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受此启发,湖北省联网中心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智能交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系统积累的大量收费交易数据,包含交通流和高速公路用户的多种特征信息.文章在分析ETC相关数据基础上,进行了ETC用户的需求调研,并针对高速公路出行者进行了交通信息类型、信息提供方式、服务功能等需求分析.最后,提出了面向高速公路使用者、运行监管者和管理者的ETC数据应用服务框架,涵盖了高速公路路网基础特征分析、高速公路客户分析管理、出行路径规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自动栏杆后置的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道系统中,由于天线通信区域与自动栏杆之间的距离较远,其间有可能形成过车队列,再加上车辆行驶行为本身的复杂性,能否实时地、准确地获取过车队列信息,成为确保自动栏杆后置的ETC车道系统正常控制逻辑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此问题采用在收费车道前端铺设双线圈的方法,实时检测车辆运动轨迹,使车道系统准确获取过车队列信息,避免ETC车道控制逻辑发生混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栏杆后置的ETC车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分流区安全改善需求,通过航拍获取真实车辆轨迹数据,从中提取车辆微观运动特征,标定车辆微观运动模型及收费通道配置等参数,构建收费站VISSIM仿真模型;结合SSAM软件,通过单因素变化仿真和正交试验,分析ETC(电子不停车收费)通道数量、ETC通道位置、ETC通道限速与ETC车辆比例对收费站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面向安全改善的收费站收费通道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收费制式和收费方式适用性出发,结合港珠澳三地路桥收费的现状,提出了港珠澳大桥收费系统采用开放式收费制式、电子(不停车)收费和人工半自动收费相结合的收费方式。其次,针对香港和广东ETC系统在技术标准上存在的差异,给出了兼容两地ETC标准的技术方案,以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投资,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然后,在国标ETC系统逻辑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作为ETC服务提供方的运营模式,为港珠澳大桥收费系统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最后,为适应新技术和公众需求的发展趋势,对移动支付、多车道自由流等技术来提升港珠澳大桥收费效率进行了探讨,为港珠澳大桥收费体系的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277-277
<正>8月1日起,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全面联网。上述地区安装ETC的客车无需再在收费站人工缴费,可直接通行上述5省1市高速公路的ETC缴费通道。杭州市公路局表示,此前,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4省1市的ETC已经实现互联,但由于技术标准等原因,浙江约12万辆安装ETC的车辆仅适用于省内高速。基于此,浙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最后一项"高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0,(6)
以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分段计费作为研究对象,引入ETC系统之后能够对高速公路建设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从当前DC系统具体应用来看,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开展公路建设管理。通过使用ETC收费系统可解决收费口通行能力、方法、管理模式问题,满足车辆实际通行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高速公路ETC车道的长度都是以停车视距计算方法为设计依据的,但这忽视了各省市ETC交易耗时的差异,且此依据与ETC系统可实现不停车自动收费的目标相矛盾。不合理的车道长度会导致部分车辆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交易,或出现跟车干扰等现象,降低收费站服务水平。以陕西省170多万条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方法,对交易耗时进行数字特征分析和参数估计,并提出ETC车道划分为交易区和安全控制区,将置信度为99.9%的交易耗时估计结果和停车制动距离应用于区域长度设计中。陕西全省ETC系统建设实践证明,该方法提高了ETC车辆通过率,保障了行车安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交通冲突技术在ETC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叶凡  陆键  丁纪平  项乔君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2):107-110,122
由于数据缺乏,国内外有关ETC对交通安全影响的评价研究开展甚少。ETC系统对交通安全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进行分析评价,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者参考了其它交通设施的安全评价方法并结合我国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得出了仅运用事故统计数据模型来评价ETC对收费区安全水平的影响是欠可靠的这一结论,确定采用以非事故间接评价方法暨交通冲突技术对ETC安全进行评价。本文旨在确立ETC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并搭建其评价框架,着重探讨了如何在收费区引入交通冲突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取消省界收费站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发展趋势,提出基于车辆行驶轨迹拟合的网约车ETC计费方案和相应的电子发票方案,便于乘客和网约车应用ETC支付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