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中型、特大型车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重载、超载现象的频繁出现,对我国当前的沥青路面产生了严重的损害。而基于重载交通设计理念新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出现,恰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路面病害。本文在介绍重载交通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以神府高速公路为例重点研究了基于重载交通设计理念ATB-3施工技术的推广及其应用,以供施工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交通荷载轴载谱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延庆  贾渝  曹荣吉  刘伟 《中外公路》2007,27(2):185-188
对在某高速公路上收集到的动态称重数据分析后确定了其全部的轴载谱参数,发现其轴载位于重轴区间的比例要大于美国全国的代表值,反映了我国高速公路的重载交通性质。利用该文轴载谱和美国代表轴载谱进行了当量轴载换算和路面性能预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文中轴载谱对路面较大的破坏作用,也体现了利用轴载谱方法分析重载交通的优越性,为在我国开发基于轴载谱的路面设计方法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韶关市曲江至南雄公路路线西起于京珠高速公路,穿过韶关市,东端终于省界南雄梅岭镇,境内全长约126.85km。向东通过赣州至大余高速公路与粤赣高速公路相接,是北京至港澳、大庆至广州两条国家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需要,是加强粤北中心城市韶关和赣南重要城市赣州联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王楼至兰考高速公路长期的观测与调查,研究了车辙病害的发展情况、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与气温、交通荷载、降雨量等外部环境关系显著,高温以及重载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是造成车辙的主要原因;河南地区高速公路典型病害的发展可直接反应在路面平整度的变化中,车辙与平整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通过修复车辙来保证路面良好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5.
1项目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0年交通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04-003。2主要完成单位广东肇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3主要技术内容3.1技术特点广东地区降雨量大、气候炎热,且高速公路交通量大,尤其是重载车辆多,导致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许多早期病害,严重制约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广东省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为了提  相似文献   

6.
李清斌 《路基工程》2016,(2):138-142
通过对郑漯和漯驻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旧路病害状况和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并明确了重载交通特征及量化指标;结合路面结构受力特征分析,推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并对改扩建路面衔接设计提出了建议和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矿物纤维改性沥青在粤赣高速公路路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舒翔  邱志雄  张国炳 《公路》2006,(4):212-215
由于重载交通的作用,一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车辙、坑槽等早期病害。粤赣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了矿物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试验段,以避免早期病害的出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介绍了矿物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室内试验性能和试验路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重载交通路段的交通状况和运维特点,总结了车辆荷载对道路路面的作用机理,包括弯曲、疲劳、剪切和车辙效应。分析了我国规范对于重载交通路段设计的不适宜性,从而提出针对重载交通路面的设计方法,首先需要确定临界作用荷载,并进行轴载换算等效,最后基于长寿命路面设计思路进行沥青路面设计,这样能够满足重载交通路段路面的运营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超重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速公路典型结构为例,分析了不同比例、不同程度的超重交通荷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别从路表弯沉、整体性材料层底拉应力及疲劳寿命、路表车辙等方面说明超重载交通对路面结构破坏性较强,是引起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重载交通下的路基工作区界定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路面病害调查、有限元路面结构力学计算,分析了重载作用下,路基刚度对我国目前高速与等级路路面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与路基应力作用深度。分析表明,重载交通下的路基过大变形是导致高速公路结构疲劳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等级路的路基甚至地基过大变形是引发路面早期开裂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重载作用下,目前的高速与等级路面结构,仍把0~80 cm作为路基工作区深度是不够的。路基工作区深度,高速公路应为1.5 m,并被现场测试的路基轮载分布深度验证;等级路应为2 m,同时应考虑天然地基的变形问题。路基上部60 cm石灰土处理起到路基与半刚性底基层之间刚性过渡的作用,也是应对重载、确保路基对路面结构支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重载交通作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应力分析,提出了重载交通下水泥路面的结构响应,为旧水泥路面的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重载交通的作用,一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车辙等早期损害。针对柔性基层应用于长陡坡沥青混凝土路面与ATB-30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试验研究,粤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陡坡路段铺筑了柔性基层试验段。试验段性能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柔性基层能提高沥青路面抵抗车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与路面协调设计的公路路基设计指标及使用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艳彬  吴万平 《公路》2012,(3):74-78
针对当前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协调性差及规范的适用环境与当前公路使用环境、轴载状态差异问题,本着路基路面协调设计的思想,从影响路基结构特性的因素入手,研究了温度、湿度、荷载3大影响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计算了不同环境、轴载状态下重载交通公路路基动应力、应变及公路工作区深度变化规律,揭示了在使用环境条件下进行路基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最后根据路基动应力、应变分析结果与控制标准,提出了适应重载交通的交通等级与设计标准轴载,以及适应重载交通高速公路的设计轴载与路基强度指标标准建议值,并基于与路面协调设计思想对使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GTM法在重载交通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交通量激增和车辆超载严重,重载交通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加快,路面寿命缩短,维修成本大大提高的状况,引入GTM(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法,改善原有马歇尔设计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试件成型受力与路面受力不符的问题,真正模拟路面实际受到的揉搓力,提高路面的抗剪强度,保证路面使用寿命.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GTM法从设计到施工方法已逐渐成熟,在河北省主要高速公路尤其是重载交通路面的大中修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广东高温、多雨、重载条件下耐久性不足的问题,尝试采用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能。对两种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响应分析,并对其疲劳寿命和车辙深度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两种路面结构均可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该路面结构在广东云罗高速公路全线采用,通车3年后,路面使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重载货运源头分布及货运走向,掌握了武汉市主城区重载交通道路分布情况。通过对主要重载交通道路路面质量和车辆轴载检测表明,大部分路面早期病害较为严重,车辆超载超限较为严重,从而大大削弱了路面使用寿命。最后,对提高重载交通道路寿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1项目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立项编号:2009-02-008。2主要完成单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3主要技术内容3.1技术特点广东地区降雨量大、气候炎热,而且高速公路交通量大,尤其是重载车数量较多。近年来高速公路路面出现了许多早期病害,投入了大量维修养护资金。为了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调查和现场试验,分析了石(家庄)-太(原)高速公路的高温车辙病害原因,制定了治理方案,介绍了利用GTM进行高性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以它来作为治理重载交通的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的借鉴,更进一步推广GTM法在路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重载与重载交通的界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型运输车辆的轴载大幅提高,对公路路面造成极大的损害.为此,必需对运输车辆的轴载与重载交通进行界定,提出各级公路路面的重载与重载交通界限,以便制定相应的重载路面设计方法或采取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通过路面结构应力分析及重载道路交通组成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出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重载与重载交通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