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场交通需求预测是确定机场扩建工程地面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依据之一。准确地把握交通需求,对于制定机场交通发展战略,进行路网规划与建设,科学组织管理机场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为例,通过机场现状交通特性调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些主要参数进行定量考虑,对未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客货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分析,探讨机场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非机动车交通规划与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非机动车交通道路网规划、非机动车交通路段规划、非机动车交通交叉口规划、非机动车交通停车设施规划、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设计和公交站点区非机动车交通组织6个方面对非机动车交通规划与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城市非机动车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深圳机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深圳机场的交通特点,在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前交通整体规划设计中,遵循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分析机场枢纽交通功能,明确道路规划功能定位,对公共交通和关键节点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因地制宜地进行站前交通设计,提出实施性的交通综合改善优化方案,使新航站楼前交通更加顺畅便捷,同时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4.
现代交通控制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讨论了现代交通控制的涵义,通过广泛的文献回顾,将现代交通控制与传统交通控制进行对比,对现代交通控制在系统控制理论和技术、交通综合信息技术、通信和硬件平台技术以及交通控制计算机软件与其平台技术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城市交通拥挤、避免交通瘫痪、保障出行安全,在综合分析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交通状态识别、交通状态演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干道交通状态识别及演变机理进行分析,建立适用于精细化交通管控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识别及预测框架,主要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结合视频跟踪算法提取交通参数、基于路段单元运用堆叠式稀疏自编码结合K-均值聚类对车道和路段交通状态进行精准判别、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与3D-CNN卷积神经网络对交通状态进行预测;最后提出干道交通状态识别与预测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交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交通系统中哪些环节需要交通信息技术进行提升,这些技术在交通系统的关系是什么,交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是我们在交通信息化规划和设计中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分析城市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旨在为编制顶层的交通信息化规划、确定交通信息投资方向、系统化地考虑进行交通信息系统设计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交通仿真是采用计算机数字模型来反映复杂的交通现象,对交通运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跟踪描述和分析。不同精度的交通仿真模型有不同的优缺点,要客观的评估城市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优化措施,应将不同精度的模型配合,作为分析工具。本次研究采用中宏观的SATURN作为主导模型,对南宁市的宏观的交通进行整体分析,以及对不同交通改善方案进行评估。选用TSIS、SYNCHRO交通仿真软件作为辅助的交通分析工具,对局部地区的交通及信号配时作较为具体的分析,以利于本研究针对各种建议方案进行客观性的整合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绿色交通强调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拉萨处于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拉萨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和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拉萨交通进行符合绿色交通理念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绿色交通的理念,对拉萨的交通特点进行概述,对朵森格路中段的交通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提出规整慢行通道和以公共交通为主地位的潮汐车道等优化策略,为拉萨交通的绿色规划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聚类和判别分析的交通状态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状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综合考虑交通流3个参数(流量、速度、占有率)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提取算法。采用模糊聚类技术,对覆盖所有交通状态的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对交通数据进行判别分析,判断其所属交通状态;用实测交通数据进行了状态提取实验,并和问卷调研的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交通状态的提取,可以准确反应道路使用者的真实感觉。  相似文献   

10.
平面信号交叉口车辆两次停车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际交通现象出发,对车辆停车次数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根据传统的交通工程理论推导出数学公式,并进行交通仿真和实际交通调查,利用数学回归分别得出两个模型。  相似文献   

11.
旅游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旅游项目的交通需求特点与其他项目不同,本文从旅游项目的交通需求特点出发,提出旅游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旅游开发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的流程。在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需求预测是关键技术.本文将主要针对旅游项目交通影响分析中的预测方法结合北京龙村国际文化城的交通影响分析进行论述,本文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同时对项目周边的公交线路服务水平,停车设施的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交通控制与诱导集成的关键问题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综述了交通控制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集成的研究现状,重点对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集成的6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应用演化博弈论、有限理性和人工情感等研究探讨驾驶员对交通诱导信息的反应机理和先由交通诱导系统将交通流诱导到合适的路网上然后由交通控制系统来适应这些交通流的思想建立集成模型。提出应用人工交通系统与平行系统的思想来研究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的集成实施问题,通过人工交通系统的"计算试验"对交通控制方案和诱导方案进行试验和评估,期望为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二者的集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地评价单向交通组织方案,综合分析道路单向运行后的各交通参数,优化单向交通方案,是单向交通组织成功的必要前提。运用TransCAD软件,以单向交通组织区域边界节点OD为基础,对单向交通组织方案的路段交通流进行模拟分配,以分配结果中主要路段的交通属性作为评价指标,对比评价组织方案实施后的综合交通效益。以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商圈单向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对城市快速路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提出了符合城市交通特点的交通仿真工作流程;通过选取北京市典型区域路网开展交通仿真研究,对现状交通问题和仿真数据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和评价,验证了城市道路交通组织方案仿真评价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阐述了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分析的意义及作用,着重分析客运场站的交通发生特点,给出了对现状已有客运场站和待规划客运场站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步骤和研究重点,利用交通流车辆穿插理论进行了客运场站的出入口以及相邻路段动态交通影响分析计算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组织设计的方法。最后,结合江苏省昆山市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及交通组织设计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体育场馆交通影响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研究体育场馆的交通需求特点出发,提出体育场馆开发交通量预测所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适合体育场馆类型开发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在分析方法中,文章以交通影响度和进出车辆干扰分析作为具体分析指标,从路网交通负荷和交通是否流畅两个角度对体育场馆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其中交通负荷分析时,又具体从交叉口、路段、路网三方面入手,在点、线、面上分别对路网的局部和整体进行全面分析。交通评价时,采取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方法进行弹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组织实施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保证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组织方案顺利实施为目标,运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对南坪快速塘朗山支线的交通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塘朗山支线的关键性、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交通组织方案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服务水平分析;提出了管理策略,并进行效果评估。管理策略保证了塘朗山支线的交通功能和货运交通组织方案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城市中心区道路综合改造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结合道路改造的施工方案及周边路网条件,对交通影响范围内路网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判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是否显著。在满足实施条件的前提下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相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以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运行安全、有序,有助于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教园区交通与环境的关系,分析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解决指标体系中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出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园区交通与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某高教园区交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道路交通工程需求和交通仿真功能出发,研究常规仿真评价指标的同时引入"低碳"评价指标,建立交通仿真应用体系,为规范交通仿真的应用和建立交通仿真评价体系提供基础研究。该项研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工程中常用的交通仿真功能进行分类整理并引入交通环境评价功能,且提出关键应用指标;其次分析各类工程对交通仿真的需求特点并对工程类型进行梳理;最后建立涵盖"低碳"的交通仿真应用体系,作为建立交通仿真平台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