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速增长,干线公路沥青路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类病害,并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需要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中对旧路检测方案的提出缺乏依据,主观性比较强,而且还没有专门针对大修或升级改造工程的规范或者指南。该文通过对以往旧路检测的总结,针对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的特点,采取典型病害调查确定典型路段、全线路段普查和典型路段重点检测、外业检测与室内材料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检测方案,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基于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特点的旧路检测方案可较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借助路面智能检测车、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路面钻芯试验确定路面典型病害的成因。针对现有路面评价指标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问题,提出路面面层评判关键指标——路面修补率,制定局部病害以及连续病害路段的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检测及改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7)
现行沥青路面旧路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养护措施与方案的提出而服务,并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要求。因此,在改扩建旧路路面破损状况、承载能力、平整度以及抗滑性能检测与分析的基础上,将灰色理论引入旧路评价体系,提出了灰色聚类决策分析模型,对各路段进行使用性能综合评价,并针对不同路段的评价等级,给出了相应路面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公路》1995,(12):61-62
受京津塘高速公路联合公司的委托,我中心对京津塘高速公路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测。该项目分段建成交工使用后,我们采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跟踪检测3年。本次检测资料采用1994年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全线几何数据和部分路段的摩擦系数等进行了补测,现将最终检测结果汇总报告如下:一、检测内容及相应设备1.检测了全线的弯沉值,仪器为英国“WDM”生产的自动弯沉仪Z2检测了全线平整度值,采用澳大利亚引进的路面平整度仪(RRDAS)3.检测了全线纵坡、平曲线半径和横坡等几何参数,采用澳大利亚引进的几何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地质雷达在路面检测中的可行性,基于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应用地质雷达对旧路路面结构厚度及结构内部病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对路面厚度的检测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且地质雷达检测成像对典型路面结构病害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表示;地质雷达可有效应用于路面评价,且可避免传统检测方法对路面结构的损坏。  相似文献   

6.
旧路从1998年通车,至今已运营超过14年,路面性能变化较大,之后仍需经历三年的施工期,对旧路的路基路面性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本项目通过对旧路性能的全面检测及历年病害养护历史的分析,结合现场分层测试结果,对旧路路面强度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
对揭阳至池尾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典型损坏、交通量及轴载等项目.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本路段路面损坏产生、发展机理和损坏程度,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RN4国道旧路的路面剩余承载力、路面平整度、路面的可视状况、路面沥青层质量和未处理材料质量等方面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检测结果对RN4国道进行旧路补强设计和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比选,综合拟定RN4旧路改建的路面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9.
结合莫桑比克EN1公路改造实际,按照南部非洲规范的要求,根据现场进行旧路路面弯沉及路基CBR的检测结果,采用地沥青学会方法对路面加铺厚度进行计算与校核,按满足当地公路路面结构强度要求,最终确定路面加铺的类型和厚度,对当地类似公路改造项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纵断面拟合设计在高速公路加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旧路高程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以某高速公路加铺改造工程为依托,对原路面横坡进行控制,确定施工横坡,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旧路纵断面进行拟合,避免了大量路段加铺厚度过薄或过厚造成道路承载能力不足或工程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11.
依托湖南湘西公路改造工程,通过对湘西境内6条国道、省道典型路面结构路段进行现场承载板试验与弯沉测试,建立了旧路顶面弯沉与回弹模量的经验公式,提出了适合湘西地区公路工程特性的旧路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方法,从而为合理选定湘西公路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提供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2.
依托二广高速集阿联络线大板至查白塔他拉段改扩建项目,采用外业实地调查与多功能道路综合检测车相结合的方法,对旧路面进行了全面的使用性能评价。调查与检测结果表明,全线右幅路面以及行车道病害严重,且龟裂、横缝、纵缝病害占主体,阿鲁科尔沁旗路面服务能力较低。针对既有路面存在的病害,结合钻芯取样的方法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方案:对基层较完好的路段,按点病害处治措施进行处治后,直接加铺6cmAC-20C+4cmAC-13C面层;对路面出现连续病害、基层破碎较严重路段,按照强度和路表破损状况,分别采用7cmAC-25C+10cm乳化沥青冷再生柔性基层和7cmAC-25C+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重铺处治后,再进行加铺处理。本研究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某二级公路改扩建为高速公路后产生路面病害的治理工程为背景,采用多种方法对病害路段进行检测。现场检测和道路结构层材料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路表降水沿裂缝进入路面内部,路面排水不畅,加上路基路床下填土透水性不佳,导致路基路床土层含水率偏高是产生病害的根本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病害的措施,经治理后病害得到有效控制,运营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清连一级公路旧路路基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连一级公路旧路路基的检测与评价,运用了多种路基检测手段,实践证明方法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检测目的。在检测的过程中,也对各种检测手段在适用性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对该项目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路基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107国道来阳路段旧沥青路面在通车的情况下改建成水泥砼路面的情况,包括:(1)旧路的强度、几何形状、施工组织等特征分析;(2)线型及几何尺寸设计,调平及调坡材料选择,路面砼配合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最后提出应注意的问题:认真处理旧路病害,注意切缝深度,采用真空吸水技术提高砼早期强度,加强试验检测,认真处理胀缝。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广惠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介绍了旧路的再生适用性评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评价。通过对比厂拌热再生路段的历年检测数据,为厂拌热再生在路面大中修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罩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奕帆 《公路》2007,(5):180-184
依托上海市A30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改造工程实例,通过对防治反射裂缝方案的选择、材料性能试验并结合加铺层施工工艺来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防治反射裂缝的办法进行研究。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玻纤格栅加筋后沥青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比原沥青混凝土有较大提高,具有更好的防裂性能。本文还因地制宜地对施工工艺进行了精心制定。加铺罩面层建成后,有关单位的检测数据表明,通车一年多的试验路及相关路段路面使用状况良好,均未出现反射裂缝。说明合理的防治反射裂缝方案选择与严格的施工工艺结合起来是防治反射裂缝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作为一种旧路维修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本文以广珠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试验路为依托,分析了试验路全寿命周期的路面破损状况及路面表面功能的变化,同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结合试验路路面使用性能和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结果,对试验路寿命期末典型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试验路全寿命周期技术评价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对于路面表面功能的修复,能够使路面使用性能在5年内保持优良等级,是实现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CCP)加铺半刚性基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ACP)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分析。考虑试验路段旧路面结构的实际几何形状及其接、裂缝情况,进行力学建模,首先将试验路段的理论分析结果同弯沉测量结果及振弦式传感器的应变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接着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裂尺寸、加铺基层的厚度、沥青混凝土面层模量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出加铺路面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道路进入维修改造高峰期,利用现有倒装式路面结构理念及研究成果,并结合旧路改造中的路面强度检测参数,对旧路面改造中采用倒装式路面结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各类路面强度参数下路面加铺改造初步方案,初步分析表明:在旧路面改造中采用倒装式路面结构理念,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