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 《交通科技》2013,(5):134-136
作为交通流转换节点的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高速与高速之间的交通流转换。因此,在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既有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正常行驶、减小因互通施工对交通流的影响、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安全成为互通施工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以邢衡高速公路与青银高速公路交通流转换设置的苏村枢纽互通为例,对高速公路中常见的枢纽互通式立交工程施工期间的路基、路面、桥梁等方面的交通组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宿扬高速公路与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交叉点处设置的扬州西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研究互通式立交枢纽主线下穿既有道路设计方案的技术问题解决途径。根据互通式立交枢纽主线下穿既有道路设计方案中比较突出的区域排水、施工组织和对既有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供类似互通式立交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规划、选型与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枢纽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节点,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枢纽互通式立交的特点,阐述在立交规划、选型和设置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定位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并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枢纽互通式立交,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交通转换节点的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扩建过程中,如何保证各方向交通流的正常行驶、减小因扩建施工对交通流的影响、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安全成为扩建施工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的永年互通为例,对高速公路中常见的单喇叭形互通式立交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的路基、路面、桥梁等方面交通组织进行了论述,可为其他改扩建工程中互通式立交的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和各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调整,高速公路之间相互交叉的枢纽互通式立交日益增加,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改建也不断发生。如何针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控制因素,结合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深入进行方案比选,提出经济合理的互通式立交改造方案,成为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郑州机场枢纽互通式立交为例,探讨枢纽互通式立交改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敖亮  王婷 《北京公路》2007,(2):26-29
本文通过对西安咸阳机场高速公路六村堡互通式立交方案选择的回顾、总结,探讨了枢纽互通式立交的选型原则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以及地方公路网不断完善、加密,高速公路新建互通式立交与原有互通式立交选址冲突,对原有互通改建、重建或进行组合设计的情况将越来越多,涉及互通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一般较复杂。结合申嘉湖高速公路鹿山枢纽的方案选择,浅谈互通式立交组合设计的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8.
连州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连州枢纽互通式立交在路网中地位、转向交通量、匝道布设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多个立交方案的比选,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的立交方案,总结出山区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定位与选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亚丽  武钰  周斌 《中外公路》2008,28(1):185-189
该文结合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定位影响因素和选形的一般原则,指出匝道形式决定着立交的规模和形式.提出枢纽互通式立交的选形从匝道的基本形式出发,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立交功能、转弯交通量的组成和大小以及地形、地质等条件,初步拟定匝道设计速度和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形式,进行立交形式的分析评价和设计.最后介绍了几种常见三路、四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分析了各枢纽互通式立交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渝广高速公路绕城枢纽互通式立交所处位置独特、匝道布置复杂.简要阐述该类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多个立交方案的比选,以及如何选择经济、合理、可行的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11.
根据功能定位、转向交通量、既有高速技术指标超限等多方面因素,东乡枢纽互通式立交初步设计阶段提出多个方案进行比选论证,最终确定经济、合理的位置及形式,提出了关于高速公路组合式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阳江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与设计,通过阐述立交的功能定位、选型要素和设计原则,提出多个立交方案比选,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的立交方案,总结出关于高速公路多路交叉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6 互通式立交   美国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按其职能共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型和立交枢纽型,前者指高速公路与一般干线、集流道路和一般城市道路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交,后者指两条高速公路相互交叉的互通式立交。   自从美国州际公路系统形成以后,互通式立交的基本形式亦趋于成熟,其主要形式有:3肢(喇叭、直接式T形和Y形)、菱形、苜蓿叶形、部分苜蓿叶形、带环道的直接式和完全直接式。   与我国不同的是,美国互通式立交匝道均不设收费站,因此4肢喇叭形几乎是没有的,一般互通式立交采用最多的形式为菱形和部分苜蓿叶形。   今天,美国互通式立交的设计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形式的单一性;②运行的一致性;③造型的规则性(减少匝道数量和形状);④合并出口车道,避免左侧流出匝道(避免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分散)。  相似文献   

14.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与一般干线公路交叉处起连接作用的专用设施。立交方案型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交通量预测结果、沿线地形、地物,以及远期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其型式的确定将影响整个立交的功能、投资、安全、经济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兵  吴善根  杨崇民 《公路》2011,(5):92-95
介绍花山北枢纽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方案.结合设计实践及工程运用经验,提出了关于高速公路多路交叉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孙丹  杨军超  李星  吴善根 《公路》2022,(5):75-81
在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为最大程度降低对改扩建公路及周边区域交通的影响,以高速公路“四改八”工程为例,对改扩建施工期较复杂的互通式立交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在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互通式立交施工期保通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施工期分流和保通两种交通组织模式进行了方案研究。分流方案以深圳市某条高速公路改扩建为例进行说明;保通设计研究为便于说明和理解,以单喇叭互通式立交为例,针对不同施工类型的互通式立交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分类归纳,重点对互通跨线桥和匝道端部施工时需配套的交通保通设计进行研究。相关思路、具体案例可为国内类似项目的交通组织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原古亭山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对柳州市城市交通的影响,结合该立交与柳州市城市规划路网的位置关系及功能地位,提出变更方案。经过对变更前后立交方案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及规划路网的影响,为承担城市出入口功能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快速路网的逐渐完善,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疏散功能,互通式立交的合理设置尤为重要,而地形复杂、立交建设条件限制较多的地段,立交方案的合理选型也更加困难。依托郑州市四港联动大道南延与S102互通式立交暨京港澳高速公路薛店互通立交的改建方案研究,探讨复杂条件下枢纽互通立交方案合理选型的方法和思路,并研究了全预制拼装桥梁结构型式,以适应高保通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建设中,出现了高速公路和地方公路交错布置的情况,为了满足交通流的转换,又必须设置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成为了高速公路设计的关键。在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中,立交的间距是目前研究比较少的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立交间距过大或过小都存在弊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间距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方法有基于交通流理论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和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2种办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交通流理论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沪蓉国道主干线支线重庆忠县至垫江高速公路太平互通式立交是长梁高速与忠垫高速交通转化的大型立交枢纽工程。立交区域水文条件复杂,排水困难。结合互通区施工图设计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介绍互通区排水系统设计,为山区高速公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