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维达  胡敏 《武汉造船》2009,(4):148-150
打捞“南海Ⅰ号”古沉船的钢沉井总重超过了起重船“华天龙”的起重能力,无法直接将其从海里吊上运输驳船。为了解决起重船吊重能力不足的问题,采取使用起重船和半潜驳一起合作来起浮沉井的方法,成功将钢沉井吊移上了半潜驳。  相似文献   

2.
樊之夏 《中国造船》2007,48(B11):65-69
对于大型深水导管架的海上安装,当其吊重超过现有浮吊起重能力时,采用导管架从驳船上滑移下水是一种提高浮吊利用率、通常也是唯一可行的导管架安装方法,承担这种作业的驳船必须是具有特殊装备和功能的下水驳船。  相似文献   

3.
最近,三菱重工业公司建成世界上最大级潜水装卸式大件运输驳船,这种驳船通过潜水装卸方式,能很方便地装载海底石油钻井船,起重船,海上大型构造物和工厂用的大型设备等等多种多样的大型物件,并且能迅速、安全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减少了专门大型起重设备。驳船的潜水和浮出水面是通过本身拥有  相似文献   

4.
针对驳船滚动装卸重大件货物过程中的船舶浮态控制问题,根据潮汐、货物、车辆、驳船和码头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驳船滚动装卸重大件货物的方式,给出计算办法,参照相关规范和运输实践的要求,设计滚动装货方案,实践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MOSES软件计算某大型回转式起重船不同吊重工况下的系泊缆张力及运动响应。通过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吊重形式、风浪流、吊重量、吊距等参数对起重船起吊作业下的系泊缆张力、吊点运动等结果的影响,为今后回转起重船起吊作业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次三用工作船吊拖大型驳船靠泊浮吊的作业实例,分析了靠泊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大型驳船的靠泊操纵方法和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俊  袁国强 《水运管理》2014,(1):6-8,11
为解决长江上游地区轮驳船编队混乱问题,降低内河驳船运输成本,以宜宾至重庆航段为例,通过建立阻力与航速、推力与航速的关系式,确定不同编队方案最佳营运航速;在此基础上进行轮驳船编队运输经济性分析,利用证据推理法对所有方案进行评价,得出宜宾至重庆航段轮驳船标准编队方案共计5种,重庆至宜昌航段轮驳船标准编队方案共计10种。优化船队结构,对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促进长江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用普通甲板驳船(或半潜驳船),将桥吊从制造厂整机移上船,整机运输,整机滚移上码头的发运工艺,将阐述了基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9.
吊重跌落是起重船作业中可能遇到的严重事故.研究了吊重跌落这种极限载况对起重船舶浮态、静稳性及动稳性等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冲击外力矩作用下船舶横摇运动数学模型,对不同旋转角度下吊重跌落后船舶横摇运动进行仿真.其次介绍BV规范和RINA规范对起重船作业过程中吊重跌落后的稳性衡准要求.最后以某实际起重船为例,分别计算两种典型载况下吊重跌落前后船舶的浮态变化和静稳性校核,实现了吊重跌落后该船的横摇运动仿真.计算结果可为该类工程船的合理设计与安全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全回转起重船作业过程中船体和吊物的运动相互耦合,这会对起重船作业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起重船船体和吊物的运动特性问题,本文利用AQWA软件以1艘起重能力为12 000 t的超大型全回转起重船为对象建立水动力模型,计算该船在系泊状态下不同吊臂旋转角度、不同环境载荷入射角以及不同吊重时船体和吊物的运动响应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船体和吊物运动随不同参数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全回转起重船船体和吊物的运动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对作业过程中环境条件限制和压载水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MOSES计算软件,运用三维势流理论建立起重船系泊状态下的吊重作业计算模型,计算吊重与船的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对吊重绕吊臂吊点的摆动进行研究,分析船舶系统的运动特性。在时域计算中,引入风浪流海洋环境条件,使计算条件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以一艘起重船为例,选取船体重心和吊物质心为关键点,改变系泊缆预张力,使缆绳张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过改变起吊要素,分析这些要素对吊重运动及船体运动的影响,以及吊重摆动与船体横摇运动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常规风浪条件下,拖带重载驳船技术难度较拖带常规船舶更高。面对恶劣海况下漂航失控的大型重载驳船,拖带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遇险财产不受更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保证驳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东海救助局"东海救115"轮在恶劣海况下对搭载大型桥吊的某驳船实施救助过程中的拖航阻力和主拖缆悬垂度等进行实例验证分析,指出了对失控大型重载驳船实施人船同救的拖带救助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盐田海事局联合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相关港航企业及船舶在深圳盐田港成功开展了首次驳船压载水接收试验。这次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船舶之间管线连接的可靠性,并按设计管线连接,测试压载水最大排量的安全性,为后续开展驳船压载水接收处理提供基础技术验证。盐田海事局按照制定的《压载水接收试验方案》部署有序开展试验,在盐田国际码头、航运企业、试验船舶及船员的通力协作下,30余人历经5个多小时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并积累了大量的视频影像资料,为后续压载水接收的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因码头条件限制,无法靠泊重吊船吊卸重大件的问题,采用驳船短距离港内拖航倒运的方法,将驳船顶靠码头后对重大件进行滚卸,利用柔性和刚性联合系固的方法系固重大件货物,防止支墩移动,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月琴  陈加菁 《中国修船》1999,(3):15-17,25
文中通过对双驳船船把撬沉船系统建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抬撬系统的稳定性,吊力的分配以及沉船横倾的情况,同时阐明了双驳船抬撬沉船这种打捞方法的优点以及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以5千吨大舱口矿煤两用驳船为对象进行的船体扭转强度模型试验。这类试验在国内属初次进行,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本文在叙述了模型选择、试验方案、试验设备以及加力装置的配置后,给出了驳船船体剖面扭转中心、扭转剪应力和角变形的测定结果,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供验船、设计和使用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货物的大型化,装船的难度和时间消耗增加,驳船各项安全参数易达到极限。为提高驳船压载效率,控制滚装作业过程中船体的总纵弯矩,以驳船最大总纵弯矩和调载时间为优化目标,以驳船与码头的高度差、纵倾角为约束条件,构建驳船调载方案的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特点,采用NSGA-Ⅱ进行求解,并通过贪婪初始化种群改进算法,有针对性地提高算法初始种群的质量,实现算法的快速收敛。最后,以不同重量的货物滚装装船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NSGA-Ⅱ优化求解调载方案,可有效缩短调载时间,减小船体总纵弯矩,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驳船运载公司在位于密西西比河畔的新奥尔良港开展了一种新型的母子驳船运输业务。它的运输方式是:采用一条长122米宽30.4米的半潜式母驳船,在其可潜式大平面甲板上装载六条长度各为60.9米、总载重量为8400吨的密西西比型子驳船来进行海河运输。为了充分利用船上平面装载面积,半潜式母驳船  相似文献   

19.
《船艇》2002,(2)
元月6日,金陵船厂为加拿大 SEASPAN 公司建造138m 驳船合同正式生效。该船总长139.2m,型宽25m,型深5.5m,入级英国劳氏(LR)船级社。该船将在2月初开工,计划4月中旬交船,周期很紧。与此同时建造并要求同时交船的两条20m 小推轮也是这家公司的。据悉,该公司已就第二条可能在今年7、8月份建造的同型驳船与厂方达成意向。目前,金陵船厂生产任务很紧,第1条10300t 滚装船已到完工阶段,即将交船;30000t 重吊船第1条交船日期也已逼近;1100TEU-1、2、3条和25000t 化学品船第1条正在紧张建造之中。但  相似文献   

20.
驳船是大型海洋结构物下水作业的一种常用运输工具。驳船的配载主要是依据静力学平衡原理和船舶基本知识对船舶浮态的调节。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配载作业,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种群全部交叉和分布式动态惩罚函数法等改进机制,对驳船配载中的调载水量分布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载方案比基本配载方案时间更短、效率更高。运用本改进遗传算法对驳船配载进行方案优化,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缩短上驳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