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上油气田FPSO的LPG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FPSO支持着中海油约75%的油气产能,FPSO也将是我国海上油气田LPG回收的主要装备载体,简要介绍了我国海上油气田FPSO的LPG回收工艺、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评价等的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2.
《江苏船舶》2015,(5):25-27
介绍了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分析了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计算,得出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证明了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能达到余热利用、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崔宇涛  陈晓华  戴菁 《船舶》2015,(4):128-134
结合"中海油恩平24-2油田"FPSO的永久性检验通道(PMA)的设计,论述FPSO上各液舱PMA的设计情况及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田甜  张美荣 《船舶》2009,20(6):22-27
目前FPSO支持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约75%的海上油气产能,FPSO也将是我国海上原油伴生气回收的主要装备载体。简要介绍了对我国海上油气田FPSO的LPG回收工艺,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评价等的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5.
煤在燃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同时通过排放烟气释放出大量的余热。为了有效的利用这部分能量进行发电,本文根据煤生成烟气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实际烟气组分,并计算出了烟气可利用余热,并科学合理地选取发电效率,计算出了煤燃烧烟气余热的发电量。  相似文献   

6.
对船舶行业余热资源的回收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首先简要分析介绍了船舶主机余热回收技术,其次对船舶制造企业余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船厂空压站为例,提出一套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方案,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船舶企业空压站具有较大的余热回收潜力,这部分余热如能得到充分利用,将会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吕国录  张军  刘志萌 《船舶工程》2017,39(S1):270-274
本文对船舶行业余热资源的回收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首先简要分析介绍了船舶主机余热回收技术,其次对船舶制造企业余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船厂空压站为例,提出一套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方案,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船舶企业空压站具有较大的余热回收潜力,这部分余热如能得到充分利用,将会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洋石油平台上大量余热资源的利用问题,以锦州油田某平台的余热情况和空调系统设计为例,设计了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烟气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组,利用主机高温烟气作为热源,完成了两套应用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技术对比。以方案一为基础进行了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的布置设计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船舶主机烟气余热利用是实现化石燃料高效利用和减少全船废气排放的重要途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以其具有的环境友好、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低噪声和经济性等特点,在核能和太阳能发电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研究,而其在烟气余热利用方面的潜能尚未有深入探索.论文在简要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基本原理及技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FPSO放空燃烧的“伴生气”、油气处理设备泄漏及货油舱透气管释放出的油气中富含C3 轻烃,是重要能源。业主从回收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出发,提出了从“南海奋进”号FPSO的轻烃中回收丙烷C3 (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该工程在国内外有关单位通力合作下,历经3年,于2006年11月回收LPG获得成功。FPSO不停产情况下实现就地改造,这是我国FPSO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文旨在着重阐述LPG回收改造设计中的某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船舶余热利用必要性,并通过介绍船舶主机余热回收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结合MAN公司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加装余热利用装置的经济性分析,探究我国船舶主机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运》2014,(11):78
中船重工消息,FPSO大功率平台电站产品推介会暨中海油流花项目运行总结会日前在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会议高度肯定了陕柴重工为中海油流花项目制造的两套5500KWSXD-MAN12V32/40原油发电机组运行业绩。这两套发电机组是公司依托中海油流花坞修改建项目,与国内外合作伙伴联合开展设计研制而成,并于2011年11月日成功交付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打破了我国海洋钻井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柴油机排出的烟气余热,通过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将热能转换成制冷和采暖的节能型空调,既变废为宝,节约了能源,又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实践中的不足,提出了热电联用吸收制冷循环的设想,即利用柴油机烟气余热,又可用电热辅助驱动的空调装置,解决了当烟气余热品位降低或数量减少时,通过电热给予补充,满足制冷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发展和应用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技术是实现航运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围绕蒸汽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和布雷顿循环4种应用于船舶主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热力循环,介绍各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工质选择,并进行装置效率对比,对以热力循环为基本原理的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论文研究认为:有机朗肯循环拥有相对较高的热能回收发电效率,而以S-CO2为循环工质的布雷顿循环拥有更显著的船舶热能回收发电应用前景,在探求可联合“契合点”的基础上建立以“蒸汽-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系统”为代表的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循环方式的联合热力循环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是提升船舶热能发电整体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船舶余热梯级利用的淡水-空调复合供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石  杨征  安卫超 《船舶工程》2017,39(5):76-80
探讨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的发展潜力和当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梯级回收利用原则,设计一种以水/水蒸汽为单一热媒的新型淡水-空调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冷却水余热回收和废气余热回收2个模块,兼具供热/制冷、制取淡水、生活用水等诸多作用。最后,对该系统进行热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68.4%的余热回收量,低碳环保,节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以柴油机作为主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中,柴油机余热是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能量,合理且充分利用余热是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在全球能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回收利用柴油机余热成为船舶设计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对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中余热利用系统的组成部件进行特性分析,并利用分析法对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船艇》1987,(6)
提供单位:船舶总公司第七○三所石油、化工、轻工、机械等行业的余热资源十分丰富,如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都要排放高达600余度的烟气,此项余热回收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余热锅炉是余热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温烟气经本设备进行热交换.可产生250~400℃的过热和饱和蒸汽。该所已为哈尔滨、吉林、吉林前郭、天津、河北沦州、山东齐鲁、上海高桥七个炼油厂和大连陶瓷厂,河北易县水泥厂等单位设计了九台余热锅炉。参数分别为6kgf/cm~2,13kgf/cm~2和39kgf/cm~2;产汽量为1-14吨/时。以吉林炼油厂余热锅炉为例:其产生的蒸汽参数压力为13kg/cm~2,温度为250℃,产汽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某一中型邮轮用柴油机,结合有机朗肯循环技术设计了一套余热回收系统。根据柴油机和循环装置相关参数,研究循环流量、蒸发压力以及烟气末温等因素对循环系统输出以及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系统输出功率及效率均随流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蒸发压力的升高,系统输出和效率均不断升高;随着烟气末温的升高,系统输出功率不断减小,而循环效率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某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首次引入燃-蒸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充分利用陆上终端已建燃气透平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组成燃-蒸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将燃气轮机排烟余热进行回收。提升了原有电站的效能,并且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符合国家政策,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0.
船舶耗油量巨大且会产生大量余热和氮硫化物,为实现船舶节能减排,本文考虑使用有机朗肯循环回收利用船舶余热。但船舶余热形式复杂且温度不同,为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本文选取7种工质,并以MAN S35MC船舶柴油机为例,通过性能对比分析得出:相比其他工质,R601最适宜船舶余热的回收利用。在最佳工况条件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利用船舶余热的总热效率能达到12.35%,总输出功率266.24kW,总■损率309.02kW,可使船舶柴油机的有效功率提高6.32%,这对实现船舶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