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黎杉 《路基工程》2013,(3):21-24
以江西省环鄱阳湖区域德昌高速公路软基施工为工程背景,对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采用控制工后沉降的理论进行了设计,并对软基在路堤加载过程及工后沉降进行了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际监测值吻合较好,软基加固效果显著,说明该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德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满足工程的要求。为环鄱阳湖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软基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带受力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技术目前已在江浙沪地区的道路工程的桥后软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方面有一定的工程运用。主要介绍该项技术在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新建工程桥头软基加固中的工艺原理、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以江罗高速公路广茂铁路跨线桥和新兴县红木家具工业园纬五路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软基区域交叉施工造成桩基偏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了地基加固处治方案。地基加固完成后,高速公路桥和下穿地方路陆续完工通车,通过持续对桩位测量监控、路基沉降和侧移监控,验证该段落软基稳定,结构安全,水泥搅拌桩的软基加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武广客运专线软基处理措施与工后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武广客运专线软土及松软土地基分布较广,层位差异较大,为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2 cm的要求,拟用桩板结构、钢筋混凝土桩网结构、CFG桩复合地基对深厚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该文结合不同工程措施进行沉降计算和分析,得出处理后路基的工后沉降,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注浆碎石桩是碎石桩与压力注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新型软基加固技术,近年来在沿海高等级公路的软基加固中得到了应用。介绍了该技术在上海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有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胶黄线增建二线工程软基加固的设计方案分析,采用喷粉法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工艺及其效果,说明该技术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某运营蒸汽管道工程为实例,针对管道基础出现的工后沉降问题,分析得出了软土本身及前期软基处理深度不足是造成沉降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采用树根桩法进行软基加固处理,由树根桩承担上部荷载,施工中确保桩尖进入基岩持力层并保证水泥用量。处理后实测沉降收敛并逐渐稳定,表明工后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可为类似软土地基基础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工程实际为例,介绍了碎石注浆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效果明显。鉴于目前碎石注浆桩加固软基技术尚无国家和行业标准,介绍其施工技术与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二灰土桩处理公路软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灰土桩加因软弱地基有其独特的优点。用于高等级公路软基加固具有理想的桩周土挤密作用和转换加筋作用,形成坚实的硬壳持力层。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软基相比,15年中能减少地基总沉降33%,减少工后沉降约83%,从而满足了工程要求,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宁波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层深厚且存在第二软弱层,若软基处理不重视,市政道路使用周期短,后期工后沉降大。宁波东外环路和南外环路原地基处理方案采用水泥搅拌桩或塘渣回填加固,考虑深厚软基工后沉降的危害性,变更设计后采用了TC桩处理新技术。通过复核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对TC桩处理软基新技术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评估,使各路段的TC桩桩长、桩间距等设计控制指标合理可行,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兰渝铁路陡坡路基地段,传统支挡结构已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则可采用椅式桩板结构。基于椅式桩板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椅式桩板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参数对结构的影响。多组的比较分析表明:主桩、副桩与桩间土协同作用效果明显,坡率的变化不影响结构的受力,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可有效地限制陡坡路基的侧向变形;排距及纵向桩间距对椅式桩板结构受力影响较大,合理选择排距及纵向桩间距可获得较好的抗滑支挡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与超浅埋上海地铁#9线斜交的沪杭客运专线某段线路施工中,存在着地铁盾构管片扰动破环与上部开挖引起地铁盾构上浮这两大技术难题,经过设计比选,提出桩板结构路基的结构型式、几何尺寸与计算方案;考虑超浅埋地铁地段施工的高风险性,提出桩板结构路基的关键施工技术,包括:全套管钻孔桩施工技术、结构施工工艺流程等。实践证明,在斜交超浅埋地铁段,采用桩板结构路基在施工与运营期间未出现安全隐患,桩板结构路基有效控制了沉降变形,达到了确保既有地铁安全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某地铁保护区域内的枢纽立交为例,研究了此类立交的建设关键策略。从立交选型、桥梁孔跨布置、桥梁结构优化、路基填料设计、软基处理、框架墩盖梁施工、桩基施工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采取合理的设计及施工策略,成功解决了立交与地铁结构重叠、附加荷载超标、桩基施工期塌孔等关键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埋式路基桩板结构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一种新型结构,此类钢筋混凝土结构属温度敏感结构,温度作用分析是迫切需要而尚未完全得以解决的问题。基于变形协调条件,同时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特性和钢筋混凝土桩列所具有不同的弹塑性性质,建立桩板结构的二维等效框架结构计算模型,然后推导出温度效应的计算公式;结合遂渝线桩板结构模型,利用此理论和有限元软件对桩板结构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彭以舟 《路基工程》2011,(2):154-156
PTC管桩处理软土路基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无噪音无污染、质量稳定、造价合理等优点,加固深度可达40m以上,为深厚软土路基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以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崇贤互通连接线用PTC管桩加固处理深厚软土路基为例,介绍其施工技术。该工程路基工后最大沉降小于7cm,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铁路建设中广泛使用桩网复合地基这种地基处理型式。桩网复合地基就是以桩作为竖向增强体,以网作为水平增强体的联合型复合地基。以厦深铁路潮汕车站的深厚软土地基处理项目为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建立FLAC3D三维数值模型,对潮汕车站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填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设置不同桩间距、不同桩帽尺寸对比分析了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规律。为施工期间的沉降预测及控制工后沉降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厚软土地层、高承压水等不利条件下的基坑开挖及顶管施工对临近桥梁结构影响问题,以临近武汉常青路高架桥梁某电力通道工程施工为背景,构建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基坑开挖及顶管施工对高架桥梁结构位移及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及顶管施工引起的桥梁结构最大水平向、竖向位移分别为1.31mm、1.13mm,桥梁结构最大轴力、桥桩弯矩分别为6694.4 kN、263.3kN·m,施工前后轴力累计变化率为-1.79%,弯矩累计变化率为1.35%,桥梁结构受力变化较小,均在规范限值以内,表明本工程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研究成果可为临近桥梁结构安全施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CFG桩在高速公路滑塌路段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特点,本文针对具体工程实例,从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施工控制和现场试验等几方面,系统的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软基滑塌加固中的应用,提出了桩长、桩径、桩间距、桩体强度,以及垫层厚度和垫层材料的确定方法,给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可靠性论证,为这种软基处理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沉降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以粉喷桩加固公路软基为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不同桩长、桩间距、桩径条件下粉喷桩处治公路软基沉降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不同处治方案对于控制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作用和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工程处治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方软土地区在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周边地基处理问题,文章通过对水泥搅拌桩及竖向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两种方法的技术性、经济性及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水泥搅拌桩是此种工况下更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大型公共建筑和周边市政道路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土工格栅及设置绿化过渡带等处理措施,并提出通过施工期间的沉降监测及施工工序,尽量减小软土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