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域分割算法在细胞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克服细胞涂片检测癌症过程中细胞交叠造成图像分析的困难,需将实际细胞图像中交叠在一起的细胞群分离为单个细胞。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流域分割算法的二值细胞图像分析方法。首先,用迭代腐蚀方法产生距离图,以从交叠的细胞图像中检测出种子数。然后,将极限腐蚀的集合作为分离交叠细胞图象的种子。最后,以种子区域为基础生长图像,直到除凸集的边界外,原图的像素都被重新吸收。叙述了该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的预处理阶段,被认为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瓶颈.基于扩展的Otsu最优阈值图像分割方法,提出用一种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的方法,并给出了遗传算法中参数的设定.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计算速度不仅明显优于传统的Otsu方法,而且算法的分割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3.
蚁群算法良好的离散性,并行性,正反馈性和鲁棒性,非常适合于图像分割。但基本蚁群算法蚂蚁的搜索是随机的,计算量大,不利于算法的收敛,为此,本文提出了设置初始聚类中心的设想,并以小窗口为对象实施算法,由此大大减小了计算量。另外基本蚁群算法中挥发系数固定,会导致算法可能过早收敛或停滞,针对这一不足,本文将其修改为随蚂蚁通过可行路径个数动态变化,使其收敛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提高。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存在计算量大、运行时间过长以及样本集不理想会导致不好的聚类结果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利用收敛速度快的K均值聚类法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并将样本对于各个聚类的隶属度之和为1这一约束条件,改变为所有样本对各类的隶属度总和等于样本总数.实验表明,该方法用于人脑磁共振图像分割时,运行速度提高了近3倍,分割准确度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的肿瘤病理诊断与分析是提高病理医生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提出了肿瘤病理诊断系统的软硬件结构,针对图像分割、图像边界跟踪和图像特征提取等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很好地完成了细胞图像的分割、细胞边界跟踪和重要细胞特征参数的提取,为病理医生识别病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阈值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图像分割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阈值搜索方法OTSGA.OTSGA算法对图像的灰度级进行二进制编码,生成初始种群,求出每个个体的二维最大熵,然后根据设定的寻优准则进行相应的遗传操作以搜索阈值最优解.为了避免在求解过程中出现早熟现象,OTSGA算法将交叉操作得到的个体群与上一代种群混合,得到新的种群进行遗传操作,避免了个别个体在遗传运算的最初迭代时就在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求解过程的过早收敛.实验结果表明,OTSGA最优阈值搜索方法不仅降低了运算开销,而且获得了满意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trA1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28例CIN(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25例原位癌及40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Htr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分级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trA1无阳性表达。CIN、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及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阳性表达率为52.5%,较原位癌组显著降低(P<0.05)。HtrA1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22,P<0.05),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Htr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trA1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识别扫描得到的文本图像首先要进行二值化处理,以去掉冗余的信息.针对二值化过程中采取固定阈值会导致图像的背景和文本不能得到有效区分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分块EM算法,并应用在文本图像的二值化过程中,有效地分离了图像中的文本和背景信息,使识别的后续阶段提取的特征能够更好地代表要识别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2维Otsu法由于计算量大而无法实时对路面裂缝图像进行分割的问题,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的2维Otsu路面裂缝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群优化的2维Otsu阈值分割法相比,文中方法可以完整分割出图像中的裂缝目标;与传统2维Otsu法相比,文中方法减少了算法运行的时间,提高了路面裂缝图像的分割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VASH2基因在SGC7901以及MKN45胃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其在胃癌发生及侵袭转移中的机制.方法 以胃癌细胞系SGC7901以及MKN45为体外模型,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VASH2基因敲除细胞系,并利用体外增殖、侵袭与迁移实验观察VASH2的表达改变对胃癌细胞系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2.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加筋材料是改善混合料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在室内对3种不同纤维对于沥青的吸持性试验研究,可以表征不同纤维对沥青吸附稳定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观察了小檗胺(Ber)对家兔离休回肠收缩反应的影响,并以钙拮抗剂维拉帕米(Ver)、硝苯啶(Nif)作对照。结果表明:Ber、Ver和Nif显著抑制回肠平滑肌自律性及Ach(5μmol/L)、His(5μmol/L)诱导的收缩反应,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均非竞争性拮抗CaCl2量-效曲线;在无钙营养液中,Ber30μmol/L、Ver3μmol/L均明显抑制Acm诱导回肠平滑肌两种收缩成份所致的收缩;Nif1μmol/L仅抑制Ach诱导的依内钙性收缩,对依外钙性收缩几无影响。提示:Ber有钙拮抗作用,其作用方式与Ver相似。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向红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22(2):97-101
从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出发,阐述了物流对于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在借鉴发达国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提出可行方案即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采用综合物流代理方式解决物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平阳高速阳曲1号隧道进口左线在左导坑掌子面掘进出渣完毕后,进洞立架支护过程中发现仰拱端头至掌子面初支拱脚处出现明显的塌陷现象,未浇筑仰拱的里程段初支表面出现明显的开裂及喷射混凝土脱落掉块现象,掌子面未支护部分掉块加剧。处理的基本思路为,导管注浆预加固的方法,待塌方体强度增长后进行开挖、支护,待二衬施工后进行洞顶回填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