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钻孔废弃泥浆处理管理要求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钻孔废弃泥浆诱发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对国内外废弃泥浆的管理要求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废弃泥浆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的原因,提出应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明确废弃泥浆的处理措施、开发废弃泥浆的现场处理技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对铁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泥浆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技术及管理对策.在环境敏感区钻孔施工时,应采用泥浆固液分离设备代替沉淀池;钻孔结束后推荐采用现场化学絮凝沉淀方法处理废弃泥浆.  相似文献   

3.
京沪高速铁路废弃泥浆处理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泥浆池中进行混凝沉淀固液分离+排出上清液+回填的废弃泥浆现场处理工艺流程;利用研制的废弃泥浆处理装置在京沪高速工程现场进行了试验,表明在泥浆池中处理废弃泥浆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研制开发的废弃泥浆处理装置满足设计要求,可用来处理废弃泥浆。  相似文献   

4.
泥水平衡盾构法修建隧道,在施工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废浆,如果废浆没有得到科学、妥善的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是无法估计的。本文以新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在城市复杂繁华地区施工场地狭小、泥浆处理难度大等工程难题,对盾构掘进产生的废弃泥浆绿色处理技术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分析了综合处理之后泥浆循环利用的应用效果。泥水处理设备、压滤设备及离心设备相结合的泥浆综合处理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盾构施工"零排放",为今后类似施工条件的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海涛 《铁道勘察》2020,(1):79-81,94
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区,采用泥水盾构进行隧道施工往往面临泥浆无处排放的难题。以新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为背景,通过对地质状况的分析和研究,采用了泥浆环保综合处理的方法:(1)以泥水分离设备为核心,对泥浆进行总体处理;(2)处理后合格的泥浆通过制、调浆系统的补充和调整进行再利用;(3)处理后不合格的弃浆则通过压滤设备、离心设备和化学药品进行环保处理;(4)对泥浆处理设备进行噪声控制。研究表明,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废弃泥浆的无污染处理,使盾构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工程泥浆对工程造价和环境的影响,讨论了工程泥浆质量劣化的原因,指出应尽量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泥浆再生调制,并介绍了泥浆再生调制方法。对必须废弃的泥浆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泥浆,为不影响城市环境,需要将其进行科学排放和妥善处理。本文系统阐述泥水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废弃泥浆处理需遵循的原则,即环保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并结合已完成的大直径泥水盾构项目,对目前主流应用的压滤和离心两种废浆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从处理总体效率、场地要求、成本等方面提出废浆处理实用性工艺,进而寻求一种综合性强、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为泥水盾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土压平横盾构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如不能正确、有效地处理这些废弃泥浆将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与施工成本的升高。对这些废弃泥浆进行资源化处理是解决环境污染、降低施工成本的关键出路,其固结物的强度指标是评判这些产品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为了减少养护时间与养护用地,需要应用这些固结产物的早期强度值来预测其长期强度值,以判断这些产品的质量。针对某市地铁1号线施工现场土样固结试验的强度测试结果,应用灰色理论非等间距GM(1,1)模型预测理论进行长期强度的预测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可知:1)砂质废弃泥浆固结体的强度值普遍要大于黏质废弃泥浆固结体的强度,在早期强度方面,两者相差不大,但长期强度相差比较大;2)砂质废弃泥浆固结体实测数据的强度拟合曲线与预测数据的强度拟合曲线重叠得都比较好,而黏质废弃泥浆固结体的强度拟合曲线则重叠得不是很好,两者的相对误差比较大,特别是长期强度方面误差更大;3)砂质固结体与黏质固结体养护21 d时强度比较接近,并且都大于1.4 MPa(砂质)与1.3 MPa(黏质)。  相似文献   

9.
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会产生大量废弃泥浆,易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提高废弃泥浆的力学性能,以济南某隧道泥水盾构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一种新型固化剂,以解决废弃泥浆再利用问题。在室内制作水泥固化土及新型固化土试样进行强度特性测试,并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的微观结构和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为15%时,新型固化土7 d抗压强度约为水泥固化土的3.5倍;外掺剂的最佳掺入比为水泥掺量的12%,可提高固化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新型固化土中生成了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水化产物,形成了较好的骨架结构;废弃泥浆属于黏塑性宾汉流体,固化过程中发生了聚并和固化等复杂作用,逐渐向弹塑性流体过渡。  相似文献   

10.
机械成孔灌注桩泥浆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际。论述了钻孔桩施工中的泥浆制备、性能指标控制、泥浆的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废弃泥浆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沪高速铁路1标段的桥梁施工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固体加药进行絮凝沉淀是可行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效果最好;加药量过大絮团松散,不利于压缩沉淀底泥的体积,添加合适的药量对于提高沉淀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品种、不同密度泥浆的有效加药量和沉淀时间。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桥梁施工废弃泥浆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京沪高速铁路1标段的黏土泥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固液分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固液分离比较有效,从加药方式对比试验可知,采用直接固体加药从工程上考虑是可行的;而且经固液分离处理后上清液的COD和SS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要求.在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泥浆现场处理工艺流程,采用该工艺可以节约废弃泥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南京长江隧道泥水平衡盾构施工中泥浆处理的工艺流程,系统阐述了泥浆处理的数量、粘度、密度和含砂率等技术要求,泥浆处理的预筛分、一级分离、二级分离的多级分离原理,泥浆处理设备的泥浆处理数量、筛分能力、泥浆循环的流速、渣料的含水量及制新浆的能力,分析了泥浆处理设备的各种性能指标,全面列举了加强值班巡视、配备设备时考虑了一定的富余系数、不同地层时的分级分离设备的选用、补充新浆能力、液位自动平衡装置、泥浆防溢装置等保证泥浆处理正常运转的保障措施,进而总结出泥浆正常处理对保证盾构施工进度、成本及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使用泥浆处理设备的各种类型典型工点的处理工艺和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泥浆处理现状情况,提出了研究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泥浆设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直径泥水盾构工程越来越趋向城市中心地带,如何高效率、低能耗、绿色环保地对泥水盾构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处理成为工程面临的一大难题。以京沈客专望京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该工程地质条件下泥水处理的难点和工程进度等实际情况,对直接排放、泥浆固化、化学絮凝、板框压滤、离心分离等处理方式进行适应性分析,将絮凝-带式压滤快速脱水减量技术应用到工程实际,并且开展现场试验研究,比选出适应本工程废浆处理的絮凝剂类型及其最佳添加量,设置合理的带式压滤系统,满足了每天2 700 m~3的泥水快速脱水需求,不仅实现了泥浆绿色、高效处理,还节约了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各类建设工程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屡见不鲜。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喷粉桩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水泥喷粉桩加固地基的机理、特点、施工机具配备、工艺流程、质量检查、质量控制等,从而提出了一种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合理、技术可靠、无振动、无噪音、无泥浆、无废水污染环境、成本低、效果好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采用新管幕法施工,为国内首例大直径管幕下穿运营火车站的工程。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为减小对周边土体及站内轨道、雨棚、站台等周边环境的影响,保证车站正常运营,管幕施工时必须采用微扰动施工技术。以该工程为背景,采取数值模拟计算管幕施工对周边土体及重要建筑的影响,预估施工风险。对管幕施工中顶管掘进机选型、管节结构与密封、顶管精度控制、顶进参数控制、膨润土触变泥浆、障碍物处理、触变泥浆置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及应用,经实践证明管幕施工对地层及周边环境的扰动较小,满足车站正常运营要求,也进一步加快了新管幕法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安地铁1号线浐河明挖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探讨,系统地介绍了地下连续墙的导墙、连续墙分幅、泥浆制备、挖槽、钢筋笼加工与安装、接头处理、混凝土灌注等施工工艺及要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钻孔桩施工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分析了客运专线岩溶地区超长桩基的施工特性,对溶洞处理、斜岩处理、沉渣控制、成桩控制及水下混凝土灌注时的泥浆控制和导管埋深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对漏浆、卡钻掉钻、混凝土面下沉等常见问题提出了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位于北京城市核心区,频繁穿越地铁、城市主干道和重要市政管线,周边建(构)筑物密集。存在周边环境复杂、环保要求严格、盾构始发接收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期紧张、防灾救援难度大等工程难题,设计及施工采用大直径盾构隧道、机械化全预制拼装、泥浆高效环保处理、大直径盾构变形控制及安全保障等技术,实现了盾构隧道施工可视化动态预测、动态监控与动态管理、盾构隧道结构机械化预制拼装,泥浆处理采用绿色快速絮凝压滤,形成了一套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