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仑山隧道渗漏水原因探讨及治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现场连通试验,对青藏线昆仑山隧道渗漏水的水源、流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证明,造成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是隧道结构周围存在融化圈,解冻后使衬砌外侧积聚承压水,在寒季冻结又产生巨大冻胀力,对隧道混凝土结构及防水板接缝产生破坏,形成出水通道;而且排水系统只能季节性排水。提出二号冲沟采取截、排、降,及延长冲沟地表帷幕注浆的范围,洞内水沟采暖,洞内回填注浆的治理方案。借助地质雷达等手段进行效果检测表明,治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注浆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处理软弱围岩及地下水的重要辅助措施,隧道施工中多以洞内超前注浆为主,该方法耗时长、费用高,对其他正常工序影响较大。通过研究地表垂直注浆的设计、材料、工艺、检查评定方法与标准等,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研究结论:(1)地表垂直注浆与洞内超前全断面注浆相比,成孔难度低、注浆工艺可操作性强、注浆可靠度更高、注浆对洞内开挖基本不形成影响,同时,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地表注浆进行跟踪补强,综合来看,在地面条件允许情况下,采取地表垂直注浆与洞内全断面注浆相比更有优势,推广价值高;(2)一般情况下,隧道埋深30~40 m以下时,地表垂直注浆成本比洞内超前全断面注浆成本低,注浆扩散半径(注浆孔间距)对注浆成本影响较大,结合不同工程,可优化注浆设计参数,采取地表垂直注浆施工,降低成本;(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隧道注浆工程。  相似文献   

3.
依托山西中部引黄项目下穿北川河段工程,针对其处于富水砂卵石混合土地层,又临近建筑物、塌陷区,地下水与北川河有水力联系,围岩的自稳能力差,盾构隧道接收风险大等难题,提出了一套RATS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技术(该技术获国家专利),并对其所含五大技术(即地表刚性袖阀管注浆、洞内水平超前帷幕注浆、管井降水、接收端暗挖、反压回填等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现场实践表明:该技术相较于常规的洞门钢环接收技术,操作更加简便,且组合使用了多种成熟工艺,降低了盾构接收风险,实现了富水砂卵石混合土地层深埋盾构洞内解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针对天心山隧道斜井工区内涌水及地表塌陷的不良地质情况施作洞内帷幕注浆及地表深孔注浆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龙 《铁道建筑》2011,(1):50-52
以新建贵广铁路软弱地质浅埋大断面东科岭隧道施工为背景,对地表塌陷、洞内塌方、突泥涌水以及大变形等严重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地表排水改移、地表塌陷强支护技术及工艺方法。提出的地表塌陷区施作旋喷桩止水墙加井点降水联合防排水等工程措施,可以取得满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天心山隧道帷幕注浆及地表深孔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天心山隧道斜井工区内涌水及地表塌陷的不良地质情况,重点介绍了洞内帷幕注浆及地表深孔注浆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技术方案、注浆设计、注浆工艺及止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贵广铁路大岐山隧道进口段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金 《铁道勘察》2012,38(4):64-67
大岐山隧道进口地质条件复杂,偏压严重。线路调整使得隧道进洞施工变得更加困难。主要阐述大岐山隧道进口浅埋偏压段的洞内开挖、支护、地表处理、洞内洞外的监测反馈等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内昆铁路安边至梅花山段盐律一号隧道穿越云南省盐津县城,隧道进口端上部建筑物林立,地面陡峻,地形地质复杂,其中国税局办公大楼,柱基基础距隧道供顶仅4.8m。为保证施工及大楼安全,采用加固大楼基础,控制爆破及抑制洞内、地表变形的设计思路,同时加强监控,现场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以保证隧道顺利穿越。  相似文献   

9.
浅埋偏压段隧道塌方综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隧道浅埋偏压段塌方冒顶处理为例,分析了塌方冒顶原因,系统地介绍了地表排水、洞内塌方体、小导管注浆、地表陷坑、监控量测等一系列综合处理措施。处治后的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以上综合处治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新新屋场隧道施工病害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株六复线湘黔铁路新新屋场隧道施工中出现的较大坍塌事故的整治处理,采取的措施包括洞口明洞及地表预注浆、洞内超前短管棚预注浆、自进式注浆锚杆等洞内外辅助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