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青草沙过江管隧道工程长距离穿越长江江底后在长兴岛工作井进洞,盾构进洞时覆土达到33m,且存在长兴岛地质复杂、承压水水头高等问题,盾构进洞存在较大风险。该文叙述了盾构水中进洞的施工工艺,并针对青草沙过江管隧道的特点,提出进洞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端头加固是隧道到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易出现风险的环节,若处理不当,会引起接收端渗水漏泥、上部土层塌陷等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盾构按照预定路线进洞,并保持周围土体稳定,最重要的是保证进洞段管片衬砌不渗水。盾构进洞施工环节多,情况复杂,若不事先做好方案,就容易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标沌阳大道站~体育中心南站隧道内修复刀盘主轴承损伤齿轮。详细介绍了隧道内修复齿轮的技术措施,以及齿轮修复后盾构推进参数设置、技术措施,保证了盾构进洞,规避了隧道内无法修复而开挖竖井、吊出刀盘、返厂修复的风险。其修复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狮子洋隧道     
《隧道建设》2008,28(1)
新建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广州至深圳段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内地连接香港的快速通路,线路长度约105km。狮子洋隧道工程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分SDⅡ标和SDⅢ标两个标,全长10.8km,其中盾构段长9277m,工作井长46m。盾构段采用四台泥水平衡式盾构施工。隧道施工方案为“二个工作井、四台盾构地中对接”。隧道段内径9.80m,外径10.80 m,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新加坡地铁市区线三期C923A项目4条隧道掘进任务全部完成,标志着该项目主体隧道土建施工基本结束。C923A项目由2段长度分别为1.5 km和800 m的双线隧道,以及处于2隧道区间中部的盾构始发井组成,采用由上海隧道股份自行研制的国产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施工期间,首次在国产盾构中应用"盾构无进洞并在隧道内拆除"技术,盾构在完成1.5 km  相似文献   

6.
《公路与汽运》2007,(5):116-116
2007年9月9日,由上海城建市政二公司承建的长江隧桥工程隧道段T3标长兴岛隧道深达24.6m的盾构接收井顺利实现结构封底,为2008年底世界最大的直径达15.43m的隧道盾构顺利进洞打下了基础。长江隧桥工程是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工程,长江隧道工程隧道起于浦东新区五号沟,穿越南港水域在长兴岛西南方登陆,全长8.95km,其中穿越水域部分达7.5km。长江隧桥T3标工程是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31日,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11标火朝盾构区间右线密闭钢套筒始发通过了南宁市建委、轨道公司的条件验收;4月3日,盾构完全进入端头圆砾地层。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11标盾构第5次顺利始发。火朝区间右线隧道全长747.3 m,始发端头地层主要为富水圆砾层,覆土较深,盾构始发端头十分临近建筑物(天成一品,地下3层、地面32层),盾构隧道水平距离建筑物围护桩0.85 m,垂直距离建筑物地下室底板仅1.43 m,周边环境复杂(区域存在锚索)、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3日,随着中铁148号盾构盾体顺利到达端头密闭钢套筒,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TJSG-11标朝阳广场站—新民路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南宁市第1条重叠隧道安全顺利完成。朝新区间右线隧道全长621 m,其中重叠隧道段长达332 m(占区间长度的54%),且重叠段位于半径350 m曲线范围内,最小  相似文献   

9.
《隧道建设》2015,(1):78
<正>日前,佛莞城际轨道交通广州南站至望洪站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FGZH-3标)项目的招标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即将开工建设。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直径最大的铁路盾构隧道,是国内水头最高的水下盾构隧道,也是国内首次在大直径盾构领域采用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掘进施工,而已经通车的广深港狮子洋隧道采用了盾构法"相向掘进、地中对接、洞内解体"技术施工。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8月28日,随着直径10. 9 m的"共青团号"盾构刀盘破土而出,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京沈客专全线698 km中唯一的盾构隧道、唯一一个双洞单线隧道——望京隧道顺利贯通。望京隧道的贯通意味着京沈客专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全线通车做出了有力保障。望京隧道全长8 km,是京沈高铁全线唯一的双洞单线盾构隧道,同时也是国内城市高铁首条大直径盾构隧道。隧道整个工程  相似文献   

11.
吴建文 《路基工程》2017,(3):216-219
以上海地铁6号线11标深源体育中心站—世纪大道站浅埋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借助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从横向地表沉降与土压力分布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浅埋盾构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和土压力分布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篇(一)重大工程1)意大利:欧洲最大直径盾构隧道——Santa Lucia隧道于6月8日贯通,隧道全长7 551 m,采用直径15.87 m的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2)日本:(1)连通日本三大都市圈的运输大动脉——磁悬浮中央新干线工程有了重大进展。第一首都圈隧道直径14.04m、配备了Sunrise Bit换刀工法的盾构于年初顺利下线并始发;年中,品川站进入了开挖阶段。(2)横滨北线马场出入口于5月正式通车,马场出入口共设置4条匝道,具有浅覆土、急曲线、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2月24日,中国海外首条水下长大盾构隧道——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的盾构始发仪式举行。该仪式由孟加拉政府和孟加拉隧道项目部共同举办。孟加拉总理哈西娜、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张佐出席本次仪式。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是孟加拉国第1座长大公路过江隧道项目,也是中国在海外建设的首条水下长大盾构隧道。隧道连接卡纳普里河东西两岸。项目全长9 092 m,隧道设计总长3.5 km,盾构隧道段长约2 450 m。隧道主体采用中国规范设计,分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的隧道开挖打破了边坡内部原有的平衡状态,在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可能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反映出不同的动力特性和震害特征。以宝兰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坡脚进洞和1/2倍坡高程进洞2种工况,开展黄土隧道洞口段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重点研究边坡不同高程位置处进洞的隧道洞口段坡-隧系统所表现出的震害特征和加速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模型Ⅰ(坡脚进洞)洞口边坡发生震陷型滑塌,表现出纯黄土边坡的破坏特点,坡-隧系统相互作用不明显;模型Ⅱ(1/2倍坡高进洞)洞口边坡发生失稳性滑塌,并由坡顶前缘横向拉裂缝逐步向洞口附近扩展,拉张裂缝逐步发展为剪张裂缝,表明隧道自坡腰进洞影响了洞口边坡的稳定性,坡-隧系统相互作用明显;(2)进洞高程对衬砌结构加速度响应的影响与激振幅值的大小密切相关,进洞高程对高烈度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衬砌的加速度响应有显著的放大作用,在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计中应加以适当考虑。(3)在2种工况下隧道仰拱压力在20 cm位置处均达到最大,距洞口20 cm距离的部位是坡-隧系统相互作用最强烈的部位。当地震波幅值较小时,进洞高程对仰拱的外表压力有影响,对拱顶影响不大,随着地震波幅值加大,进洞高程对拱顶的外表压力影响明显增大,而对仰拱的影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14日,由中铁十一局二公司金台铁路七标项目承建的金山隧道顺利贯通,这也是该项目管段内首条隧道贯通,标志着该项目隧道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金山隧道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附近,全长540米,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57米。金山隧道从2017年7月份正式进洞施工,历经135天的施工顺利完成贯通,也是该项目开展"两美"浙江立功竞赛  相似文献   

16.
贾广武 《隧道建设》2014,34(8):778-783
基于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5标熊猫大道站-动物园站区间隧道穿越川陕立交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盾构隧道纵断面为泥岩地层,且地面立交桥对沉降要求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特殊化学改良剂来控制掘进参数; 2)对沉降要求高的区段,首先于盾构经过前在地面进行预加固,盾构经过后在隧道内再加固的双加固方法。施工证明: 在泥岩地层中通过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化学改良和地面、隧道双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地面沉降,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和地面立交桥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其他盾构工程在泥岩层,尤其是黏土地层中下穿既有桥梁施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偏压连拱隧道合理进洞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邝宏柱  何燕云 《公路》2005,(11):225-227
结合江西省白沙关至婺源高速公路洪家坞连拱隧道进口的施工过程,对偏压隧道进洞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通过模拟4种不同的进洞开挖方式,获得了偏压连拱隧道在采用不同开挖顺序施工时各阶段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地表沉降以及隧道支护结构中的内力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比较,优化施工方案,得到了偏压连拱隧道合理的进洞方式,为今后类似条件下连拱隧道的进洞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2日,深圳地铁三期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全长5.5 km、直径6.98 m的盾构区间提前4个月胜利贯通,标志着地铁11号线全线控制工期关键工程实现了重大突破,为11号线全线的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下盾构施工难点多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隧道地跨福田、南山2区,为全盾构施工区间隧道,主要位于深南大道、白石路等城市主干道下,由4台大直径盾构从区间内专设始发井往车公庙枢纽站、红树湾站2个方向施工。  相似文献   

19.
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盾构段为双线公路隧道,采用"一机双隧"掘进模式,左线接收段处在滨海地区强透水粉细砂地层,采用常规的盾构接收工艺时极易造成涌沙涌水而导致盾构接收失败。为确保盾构安全高效接收,也为了衔接盾构接收后平移转体再始发的施工工艺,采用钢套筒接收工艺,同时针对该施工技术的较大风险点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防控及应急措施,保证大直径泥水盾构钢套筒接收的顺利实施。孟加拉隧道施工现场不断优化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接收工艺,从套筒设计和变形防控、工作井端头加固、洞门凿除、盾构进洞施工监测、掘进参数控制、洞门封堵和进洞段管片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模拟试验和工法优化,最终形成一套滨海地区富水砂层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钢套筒接收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4,34(3):179-187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不足,3)护盾式TBM有很多局限性,4)土压平衡盾构不是万能的,5)隧道线路标高选择不合理,6)工程建设中存在4大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一般情况下,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不宜超过12 m;2)增设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3)取消护盾式TBM,提倡采用开敞式TBM;4)盾构选型时,应同时考虑比选泥水盾构、土压盾构和开敞式无刀盘盾构;5)避开在岩层交界面上选线;6)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盾构、掘进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新思路,包括:1)无刀盘的开敞式网格盾构,2)压缩混凝土衬砌,3)TBM导洞超前再钻爆法扩挖,4)风井始发盾构。最后,指出大直径盾构不是发展方向,长距离掘进(2 km)时,深埋盾构施工才是发展方向;并提出琼州海峡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深埋优于浅埋),渤海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直径为10 m的TBM+钻爆法施工,台湾海峡隧道采用深埋方案开敞式TBM+钻爆法施工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