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几种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美国海军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在现代战争中发展美国海车导弹防御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几种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美国海军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海军新闻网2008年6月报道。美国导弹防御署(MDA)主任称,美国空军与部署在夏威夷考艾岛的海军一起成功完成了最新的海基“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的导弹拦截飞行测试。  相似文献   

4.
据五角大楼称,美国12月7日在太平洋上进行的导弹防御试验未获成功——“宙斯盾”系统巡洋舰上的两枚拦截导弹中的一枚未能成功点火。这两枚拦截导弹分别为SM-3导弹与SM-2导弹。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光电技术在战区导弹防御中的作用地位,介绍美国海军战区导弹防御中的光电设备研制概况提出发展我国海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歧其光电设备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防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现在导弹防御体系面临的挑战,从体系结构和作战方式两方面提出构建单舰导弹防御系统的思路,从导弹早期预警,导弹拦截,指挥控制与信息保障,编队联合防御形式四个方面重点对编队联合防御体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军事广角     
★美将向台湾提供“宙斯盾”等舰载反导导弹系统据《华盛顿时报》报道,美国可能会向台湾提供舰载导弹防御系统。五角大楼与国务院官员称,美国正考虑向台湾出售舰载导弹防御系统。负责亚洲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说,2月6日的听证会表明台湾受到大陆军事集结的威胁且防御能力不足。美国正在开发基于SM-2的SM-3导弹拦截器。SM-3将装备美国海军舰队中配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战舰。为了购买SM-3,台湾还可能采购“宙斯盾”系统。台湾对获得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战舰的想法由来已久,但美国至今没有批准这项采购。在台湾接收SM-3之前,预计会购…  相似文献   

8.
《简氏防务周刊》2008年1月21日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MDA)计划在2008年对“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进行3次飞行测试,其中包括1次利用日本驱逐舰进行拦截。  相似文献   

9.
为对付技术日益发展的巡航反舰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一些防御系统的策划者已经注意到将导弹和先进的火炮成防御系统的优点。美国的一些军火商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探讨用先进的电热化学炮发射灵巧弹丸反导以及改进中,大口径舰炮完成各种使命的潜力,这项工作现已取得进展,演示炮和弹已进行数次试验。这种技术可用作舰载和陆基对空导弹的补充,将在末段对空防御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舰船科学技术》2005,27(3):71-71
[美国《每日防务》2005年4月5日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已于4月3日成功完成将X波段弹道导弹防御雷达安装到海上平台的工作,雷达重约2090t。该雷达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有数千个收/发天线单元。  相似文献   

11.
据《国际海军》2 0 0 0年 1 0月号报道 ,海拉姆系统的首次试验将于明年在英国皇家海军的42型驱逐舰HMSYork号上进行。海拉姆内层防御系统是一种自主式滚转弹体导弹防御系统 ,由密集阵近距离武器系统发展而来 ,成本较低。据生产厂商称 ,实弹发射将不再进行 ,因为此前已进行过 1 5 0多次成功率达 95 %以上的拉姆导弹发射试验 ,已经获取了足够的导弹性能数据。今年 9月 ,雷声系统公司宣布 ,将由一个由欧洲和美国的六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雷声公司为主承包商 ,海拉姆系统有限公司为次承包商 )进一步为英国海军发展舰船防御系统。海拉姆系…  相似文献   

12.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160-163
在末端防御中,光电跟踪难于获得实测的末端导弹姿态信息,以进一步提高精确机动检测的跟踪精度。本文建立了导弹弹道的三维六自由度模型,在仿真导弹多种弹道的基础上,模拟舰艇光电跟踪器采集图像,对来袭导弹进入导引段后的姿态进行可视化仿真,为末端防御来袭导弹运动规律研究,提供可靠的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3.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美国海军正准备于近期对其海上区域防空系统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计划于半年后进行实弹发射试验。按照美海军的进度安排 ,区域防空系统的首次截击试验将于 2 0 0 1年初在新墨西哥州进行。虽然美国军方不能指望在几年内部署大规模的、广为宣传的战区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但美国海军官方却明确宣称 ,海上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将在 2 0 0 1年部署在夏威夷基地的两艘宙斯盾级驱逐舰“埃里湖”号和“罗亚尔港”号上。迄今为止 ,导弹防御系统成功地拦截并击毁来袭导弹尚无先例 (陆军的区域防空系统PAC - 3型“爱国者”导弹最…  相似文献   

14.
在高技术条件下,两栖作战编队使用导弹和舰炮进行对空抗击是最基本的防御作战样式。为分析在对空防御过程中影响防御效能的主导因素,提出了基于二元方差分析原理的交互性模型,得出导弹和舰炮在对空防御过程中的作战使用方法,为两栖登陆编队防空武器的作战使用和战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中美这两个世界强国之间出现外交危机。西方国家并没有预料到这场政治危机会突然失控,美国仍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在中国沿海进行例行巡逻以显示其态度。而中国也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发射导弹击沉了这艘海上巨无霸。‘乔治·华盛顿'号中弹后断裂成两截,并在20分钟后沉没。中国中程弹道导弹所携带的穿甲弹头穿透该航母的全部14层甲板,在舰体底部炸出了一个20英尺宽的巨洞,而且引起航母弹药储备舱发生爆炸,4000名美军官兵殒命,8架舰载战机被毁。在部署至横须贺基地8年之后,‘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最终沦陷于太平洋……"这一类似电影情节的精彩海战场景,是美国海军中校、海军战争学院国际法教授詹姆斯·克拉斯日前发表在《世界事务》期刊上一篇反映中国海军发展文章中设想的,其主要意图不在于渲染中美冲突,而是在炒作中国的反航母弹道导弹!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俨然是美国军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特别是"东风"-21弹道导弹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公开亮相后,美国军方和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对其进行猜测和分析,把我反航母导弹描述得既厉害又神秘,称研制工作已"接近实战阶段",该导弹主要针对美国,可把靠近中国的国际水域变成美国航母的"禁区",将有助于中国发展"反介入"战略,云云。我国军事专家指出,我国的确在研制新型反舰导弹,在国庆阅兵的方阵中就有这类武器,但就反航母导弹而言,美国媒体显然是在臆测夸张和刻意炒作。目前,美国海军11艘航母中的5艘部署在太平洋地区,常在中国近海转悠,中国研制新型反舰导弹自然令美国军方感到不安,但美国炒作我反航母弹道导弹的意图远不止于此,其深层的意图是"唱衰"美国海军实力,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为加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制造借口,并向亚太地区推销美国武器,"捧杀"中国军力等。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政府对外宣布成功进行了弹道导弹中段拦截试验。从中国本土发射的拦截弹击中了先期发射的目标弹,据信拦截弹与目标碰撞的高度已经超过大气层高度,技术上已达到在外层空间用动能拦截弹进行导弹拦截试验的先进标准。由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进行导弹中段拦截试验的国家。继此前的2007年1月11日使用拦截弹成功摧毁了报废的人造卫星之后,中国仅用3年的时间就进行了导弹中段拦截的实弹试验,表明中国在反导/反卫星作战系统的研究和试验方面拥有很强的技术和综合能力。虽然本次反导试验还没有做到实战条件下拦截陌生目标的要求,但已经在技术上实现了从打卫星到打导弹的进步,中国自主建设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努力距实战部署又前进了一大步。中国政府在导弹拦截试验后宣布该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这与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一样都是防御性的宣示,是中国依靠导弹核武器建立有限的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的同时,在防御核攻击的军力建设上所采取的合理有限的装备发展措施。导弹防御系统尤其是拦截弹道中段导弹目标的武器必然要进入外层空间,大气层外的武器拦截试验显然不符合太空非军事化的国际共识,但在美国政府推动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和其他国家部署的情况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规模有限但满足实际需要的导弹防御系统,是中国保持独立自主国防政策和维护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保证。太空非军事化是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支持才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中国古代军事家就已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能战方能止战",不在太空军备竞赛中占据自己的地位就没有最终实现和平利用空间的可能。中国发展反导防御系统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安全,这套武器系统的存在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在实现最终目的的过程中也不需考虑其他国家或团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几种软硬反导防御武器的作战使用特点、软硬武器综合使用方式,详细分析了有源干扰、无源干扰、近程被动式自寻导弹、近程舰炮武器在对抗雷达末制导导弹过程中对综合使用方式的应用,并重点阐述了如何分时使用,为导弹防御作战中的软硬武器综合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舰艇对空自防御系统由美国海军首先提出,系统将各种传感器、防御武器及指挥控制中心联为一体,综合使用软硬杀伤武器摧毁来袭目标,提高了舰艇导弹防御作战的自动化水平、缩短了全系统反应时间、提升了对导弹目标的拦截能力,为舰艇提供分层的自动化智能防御能力.论文综述了对空自防御的概念、组成及装备特点,分析了发展对空自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对空自防御系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苏联太平洋舰队在鄂霍次克海举行了近年来该舰队最大的海上和空中演习。作为训练任务,演习给苏联海军提供了一个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显示了苏联海军军事力量的一些新因素。长期以来,太平洋地区被看成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海域。美国防御专家曾断言:如果明天在海上爆发战争,美国及其太平洋联盟必定稳操胜券。美国主要的海军力量第七舰队,在太平潜拥有85条舰船,而且其力量能够因为第三舰队舰船的增援得到迅速的增强。第三舰队的基地在东太平洋。然而,苏联海军的建设步伐和规模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俱乐部     
《航海》1996,(3)
如果说,“爱国者”导弹是用于防御的“盾”,那么,“战斧”导弹就是用于进攻的“矛”。70年代初,由于美国在小涡扇发动机及新的制导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美海军于1997年正式研制“战斧”多用途海射巡航导弹,现已发展为四种类型,即核装药对地攻击型、反舰型、单弹头对地攻击型和子母弹头对地攻击型。其中前三型已在8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而后一型则为战斧导弹的最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