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现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市城市交通量、机动车拥有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近况,并结合国外发达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经验,提出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析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的接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铁路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系统换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换乘给出几种布局方式。为铁路客运站、城市客运枢纽的建设以及与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的换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提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策略应是:净化环境,降低污染,方便快捷,因地制宜,造价适中;从运输能力、速度、造价等方面界定了各类城市交通,并分析了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承担城市交通功能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铁路环线服务城市交通的经验,针对枢纽环线为位于城市中心的双线铁路,提出铁路与城市“共有、共享、共融”的发展理念和“公交化、平民化”的建设、运营理念,通过环线增设简易车站、调整环线运输组织,实现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服务城市交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发展轨道运输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礼本 《铁道车辆》1999,37(5):8-11,28
概述了现代城市交通应具备的条件,国外在发展城市交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世界在城市交通工具组成情况及各中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并提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轨道运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交通污染的现状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和总结中国城市交通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交通污染治理的政策与相关措施,展望了未来10年中国城市交通污染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城市控制交通污染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激烈的国际竞标,赢得了编制《武汉市城市发展交通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广泛地调查了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及规划的经验教训,其中香港的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值得武汉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深圳地铁工程对城市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深圳地铁工程对城市交通、人民生活质量及地铁沿线环境质量、城市美学景观的影响。表明地铁工程将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提高该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城市景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国内最新的几种城市交通模式和主要动能,并阐述了城市交通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孙春华 《科技交流》2007,37(4):163-168
基于城市交通隧道火灾发生的特征和原因,结合广州市康王路隧道工程,阐述了城市交通隧道防灾设计的内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国内外市域快轨交通线网形态、衔接模式、运行模式等。结合合肥经济圈市域线规划,以合六市域线为代表对市域快轨交通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进行研究,从线网形态选择、衔接车站设置、客流适应性、运行速度适应性、行车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市域快线接入城市轨道线网外围的线网形态,小庙站换乘加贯通运行、长宁大道站换乘的多点衔接模式,以及开行本线列车和跨线快车相结合的运行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2.
独轨交通的发展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独轨交通发展历史和特点,阐述了其在我国的运用情况,重点分析说明了独轨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析市域快线基本特征及乘客诉求,将站点交通衔接纳入区域的综合交通规划,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用枢纽锚固的方式助力综合治堵、慢行系统改善等诸多交通问题。依托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的实践,遵循TOD规划理念,通过交通先行的方式推进站点周边用地调整。综合交通和土地开发价值两方面因素,得出结论:每个市域快线站点都将成为该区域的交通换乘中心;在站点周边打造开放、友好的复合型城市核心;因地制宜地确定TOD发展模式,客观分析周边的土地价值及产业布局,促进规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传统空间句法可达性只针对单一票价轨道交通可达性进行评价,对于个体特性考虑不足.在传统空间句法的基础上,引入途经站点数与换乘次数的相对权重,并综合考虑个体特性对模型进行修正,对轨道交通的可达性进行全面评价,以西安市为案例对建立的可达性评价模型进行应用,结果显示:修正后的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具有复杂网络的特性,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研究了常规道路公交线网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特性的影响.通过应用复杂网络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对此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常规道路公交线网可以用来弥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存在的先天不足(比如投资大、密度低等).以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对比分析了其作为一个独立网络系统和在常规道路公交大背景环境下的关联网络系统所呈现出的不同网络特性.研究表明,常规道路公交线网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平均最短路径、网络效率、网络费用等网络特性有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缺少定量最优换乘距离的问题,基于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构建考虑换乘形式及公交站性质的换乘距离与满意度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推导及求解。以重庆市119个轨道站及周边换乘公交站为例,利用SPSS软件对换乘距离进行方差分析,分别求解两类换乘距离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换乘距离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乘客对通道式换乘和一体化换乘可忍受距离较长,且分离式换乘难以通过缩短换乘距离来提高乘客满意度。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采用一体化模式,换乘距离在48.6 m以内乘客满意度可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换乘时间衔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特点的基础上,以缩短出站乘客换乘时间为目的,重点研究利用快速公交疏散城市重点区域轨道交通站点产生的大量出站客流的协调条件。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出站换乘时间的详细分析,将出站乘客换乘时间细分为四部分,建立乘客换乘总等待时间最短宏观模型,并分析造成乘客候车时间长的原因;运用时空图对两者换乘过程、换乘状态进行描述,探讨总结两者协调调度的条件。最后运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对快速道路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时间、基建费用和运营成本、票费收支比、补贴和投融资、载客量、速度和灵活性、能源消耗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快速道路公交在费用、灵活性和建设周期上具有较大优势,轨道交通系统在载客能力、环境景观和服务水平上更有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层次分析法框架下讨论了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的决策准则.提出了快速道路公交和轨道交通的两种组合模式:快速道路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和延伸,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快速道路公交作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过渡阶段,先发展快速道路公交,培育客流,待轨道交通建成后再将快速道路公交路权返还给社会车辆.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第一条高架跨座式单轨线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探讨故障导致列车被迫停在区间时乘客的疏散和救援问题.介绍不同情况、不同区间乘客疏散救援的各种方法,以及列车区间救援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