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集装箱码头间的互拖是一种促进相邻码头资源重新组织与优化的协作方式,集装箱甩挂运输能够解耦互拖与港内作业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为了提高互拖的集装箱甩挂运输的有效性,满足码头间协调的时间要求和对集卡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互拖集卡甩挂运输调度的两阶段方法。首先建立互拖任务之间的时间关系网络,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集卡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演示集卡作业任务序列,分析其码头作业量分布对于港内作业调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提供了码头间互拖集卡甩运输的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集装箱码头中的集卡与岸桥、场桥联合调度;基于集卡运输时间与等待岸桥、场桥时间之间的权重系数考虑,建立了以等待岸桥、场桥作业时间与集卡运输时间之和最小为目标的联合调度优化模型,为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调度提供了决策支持;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集装箱码头中的集卡与岸桥、场桥联合调度;基于集卡运输时间与等待岸桥、场桥时间之间的权重系数考虑,建立了以等待岸桥、场桥作业时间与集卡运输时间之和最小为目标的联合调度优化模型,为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调度提供了决策支持;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在港换装转运的作业效率,对有铁路专用线引入的集装箱码头集卡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铁路线进港后的码头集卡作业模式,以集卡完成运输总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了带集装箱运输时间窗约束的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求解了集卡在铁路装卸线、港口堆场、码头泊位三处任务节点的作业路径规划问题。最后以集装箱码头混合作业为例,设计相关算例,利用CPLEX12.0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有铁路线引入的港口内集卡作业路径选择结果,验证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利用集装箱码头的固有资源,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通过集卡调度优化模型算出集卡的最优行驶路径并带入仿真模型中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在“作业面”模式下集卡配置量与码头作业效率及集卡阻塞时间之间的关系,旨在使码头的装卸效率和资源的浪费状况达到可接受的平衡状态而给出集卡合理配置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集装箱码头,龙门吊是负责在集装箱堆位和集卡之间进行集装箱搬运的主要设备,其作业效率对提升集装箱码头的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为了提升集装箱堆场龙门吊的作业效率,本文根据龙门吊实际作业情况,对集装箱堆场龙门吊的多类型任务复合作业问题进行研究.以优化龙门吊作业任务开工时间延迟的惩罚成本为目标,基于整数规划方法建立了多类型任务复合作业下的堆场龙门吊调度模型,并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GA的智能求解算法.最后,以某码头的实际作业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案例计算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集装箱甩挂运输循环式网络,建立甩挂运输牵引车调度优化模型,并设计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改进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运用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比发现,设计的结合启发式规则改进的遗传算法解的质量优于模拟退火算法,牵引车完成所有任务的效率提高了5.54%,而且收敛速度很快,得出的解质量较高,对甩挂运输实际调度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甩挂运输模式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且较为先进的一种运输组织模式,与以往的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牵引车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输企业综合运营成本等方面。但我国交通运输的研究较少涉及到甩挂运输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在港口甩挂运输中的集装箱车辆调度问题。文章通过对港口集装箱运输中的运输模式和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并对与港口集装箱甩挂运输相关的车辆调度理论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构建港口集装箱甩挂运输车辆调度模型,并利用元启发式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  相似文献   

9.
针对甩箱模式下港口堆场与内陆腹地间多箱型任务组合的集卡调度问题,本文根据运输过程中集卡剩余箱位随集卡执行任务动态变化的特点,考虑不同箱型任务需求与集卡当前状态的匹配,以集卡的启用、行驶及等待过程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基于不可行弧过滤策略的蚁群算法,以提升算法性能。利用Solomon标准数据集 随机生成任务类型比例和规模大小不同的算例进行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与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而对比了甩箱模式与传统模式下的总成本。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式,甩箱模式下集卡的运输总成本平均减少了45.10%;当任务规模越大时,两种模式之间的成本差距越大,显示了甩箱模式与港口多箱型集疏运任务运输作业结合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码头混合交叉作业集成调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集装箱码头进出口作业系统中泊位分配、装卸作业、水平搬运等诸多环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现有进出口作业系统对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与运营成本的影响。运用系统工程优化理论,提出混合交叉作业集成调度方法与同步优化技术,以泊位分配、设备配置、集装箱卡车(集卡)行驶路径为决策变量,以集装箱码头最小运营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三阶段集成调度优化模型,设计了双层遗传求解算法。在双层遗传算法中,上层遗传算法用于搜索集装箱码头设施设备的合理配置组合,下层遗传算法在上层算法的基础上优化集卡行驶路径。计算结果表明:与独立装卸作业过程相比,使用混合交叉作业集成调度模型时,集卡数量为22veh,减小了66.2%,集卡行驶总距离为10 389.8km,减小了17.4%;与单独调度方式相比,使用混合交叉作业集成调度模型时,集卡行驶总距离减小了14.5%,码头运营总成本为84 266.2元,降低了4.6%。可见,使用集装箱码头混合交叉作业集成调度模型,能有效提高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明显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从运输价格、运输时效、联运机制、联运设施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联运理念更新、市场化机制完善、定价机制改革、经营机制调整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设机制与发展策略,最后从明确联运发展重点、多元化合作策略、多式联运组织与技术、服务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集卡动态调度路径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调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整个码头作业面的动态调度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集装箱卡车(集卡)动态调度路径的自适应蚁群算法。运用码头GPRS系统,以集卡速度、流量、位置等相关数据建立了感知链。通过判断阻塞状况和调整可行点集,确定了信息素浓度更新策略与转移概率计算方法。针对码头路网的复杂性和蚁群算法的实时计算效率,设计了蚁群算法的步骤。将信息熵引入到蚁群算法中,运用MATLAB软件,对集卡的动态调度方案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初始集卡速度分别为50、75km.h-1,初始集卡流量分别为800、1 000veh.h-1时,集卡行驶的最短路径为4.3km,行驶时间为0.057h;集卡行驶的最优路径为8.3km,行驶时间为0.111h。可见,该算法能有效缓解码头阻塞问题,提高集卡利用率和码头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海铁联运条件下,海铁集装箱联运对集装箱运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对铁路集装箱港站布局原则、运作模式、车站布置图形和装卸线进港方式等相关布局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集装箱船舶到港不平衡性及集装箱组成不平衡性,对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及其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应用模糊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内陆空箱多式联运调运优化模型,研究多种运输方式下的内陆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在调运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运输时间和不同运输费用下的成本最低的调运方案.旨在为船公司提供费用最低的内陆空集装箱调运方案,提高船公司的空箱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糊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内陆空箱多式联运调运优化模型,研究多种运输方式下的内陆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在调运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运输时间和不同运输费用下的成本最低的调运方案.旨在为船公司提供费用最低的内陆空集装箱调运方案,提高船公司的空箱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同学原理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充分发挥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优势,运用协同学原理分析了多式联运系统中集装箱、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通道的协同关系,综合上述关系建立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规划模型;通过实例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实现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中各因素的协调优化;模型中节点的双重含义将模型简化,为求解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的布局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布局的现状;研究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通过模型分析并考虑各种因素。预测了珠江三角洲各集装箱码头的2010年和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港口与香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的关系;时珠江三角洲的9个集装箱港口进行了功能和定位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布局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内陆段运输链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通关便利性、班轮密度、运输链总费用、运输链总时间及运输时间可靠性作为特性变量,构建了基于Probit的国际集装箱内陆运输链竞争力模型,并利用义乌国际集装箱托运人RP/SP调查数据,借助Limdep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Probit模型优于Logit模型,且该模型各参数估计值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精度较高,预测准确性较好.最后提出了提高铁路运输链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