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网络交通信号配时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讨论了均衡网络交通信号醒时问题,提出了一个同时进行动态交通分配和最优信号配时的动态网络交通信号配时多层规划模型。该模型的下层问题是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建立的动态用户最优模型,能够实时描述出行者对任意给定的信号控制策略的反应。模型的上层问题在考虑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基础上,优化系统运行指标以获得时变的绿信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公路抗灾抢险时对实时动态网络最优运输路径查询的需求,提出了基于GIS的公路应急资源调度最优路径分析模型。该模型以公路路网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为基础,建立基于GIS的动态道路网络。同时,对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无法求解出实时动态的网络地图的最优路径问题,提出结合交通流状况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加入最小通行阻抗这一概念对Dijkstra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优化后的Dijkstra算法能够更好地提供动态网络地图的最优运输路径分析功能并成功应用于此模型,为辅助应急资源的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用户出行行为的动态用户最优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往的用户最优模型没有充分考虑以用户为主体的交通活动,在目前的城市交通条件下,用户的出行行为随的都随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本论文对动态交通环境下用户的出行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通流理论,建立了路段下游交叉路口前车辆排队长度、路段车流密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路段阻抗函数。运用该阻抗函数建立基于路径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实例分析表明,当路段上有排队时,若将车辆排队处理为质点,则低估车辆路段走行时间,被低估的相对差距约为22%;新的阻抗函数能较好反映路段的阻抗。  相似文献   

5.
汽车预期轨迹驾驶员模糊决策模型及典型路况仿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管欣  高振海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1,23(1):13-17,20
本文分析了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通过合理的预期轨迹决策策略,建立了驾驶员动态决策汽车预期行驶轨迹的模糊决策模型。最终仿真计算了驾驶员在多种典型路况下对汽车预期轨迹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6.
轿车悬架最优减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轿车悬架最优减振特性的新概念,建立了上海桑塔纳轿车的随机振动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车身质心垂直振动及侧倾与纵倾,还考虑了横向稳定杆的作用,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和动态优化理论寻求该车的最优减振特性曲线和准最优减振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今后设计主动式悬架的调节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估路面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以制定最优的路面养护策略,提出基于网络交通流均衡条件的路面养护多阶段动态规划最优决策模型,通过交通流的仿真,模拟用户成本在路网养护前、后以及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动态变化,并设计启发式迭代算法。该模型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包含了生命周期的养护成本、用户成本、路面资产残值,约束条件主要由交通量守恒约束条件、养护预算约束、路面性能转移约束等。为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以一个具有10个路段的路网为例,采用提出的模型制定该路网连续20年的最优养护决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年养护预算确定的情况下,全生命周期路面养护最优方案是一个决策方案组合,该最优方案可以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并有效减少用户成本,可为路面养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不同养护约束情景下的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的模拟表明:随着养护预算的增加,养护路段增多,导致用户成本增加,使养护成本的边际收益发生递减,养护预算在理论上具有一个最优值,并且养护成本收益与养护预算之间呈倒U形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中一种实用的配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描述路段交通量变化的状态方程及相关约束,给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系统最优配流算法。该算法通过在每个时段把车流分配至边际行程时间最小的路段上,从而最小化交通系统内车辆的总运行时间。该算法适用于多起点、多讫点以及O-D量随时间变化路网的动态系统最优交通分配,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在多信号灯场景下的节能驾驶,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凸优化的快速车速规划和能量管理方法。结合车辆静态氢耗图,运用动态规划获得车辆通过信号灯的最优绿灯窗口,并确定最优行驶路径的搜索区域。建立以车辆需求功率累计最小为优化目标求解车辆加速度的二次规划问题,并运用Matlab/OSQP求解器获取车辆最优行驶路径。根据最优行驶路径,采用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各动力源输出功率的合理分配。针对9个信号灯场景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电机工作点平均效率比智能驾驶员模型高10%,氢耗低45%。此外,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具备实时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车辆驾驶性能带来了新的机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生态驾驶涉及到3个问题,分别为如何利用动态交通信息对纵向行驶速度进行规划,动力电池SOC全局最优快速规划,以及动力系统实时能量管理。为此,本文中设计了一种结合通精度模型的兼顾计算效率与求解精度的分层式控制策略。上层控制融合了动态交通信号灯信息,通过对车辆行驶速度优化提高了驾驶舒适性,中层则通过对动力系统模型拟合近似,利用凸优化算法实现了SOC快速全局最优规划,为消除拟合模型产生的误差,下层则基于原始非线性模型,通过反馈控制,构建了一种自适应等效燃油消耗最小值策略(A-ECMS)。结果表明,车辆的驾驶舒适性相比于没有速度优化的策略提升了75.92%,且燃油经济性相比于两种常用的基于线性规划的策略分别提升了7.39%与10.91%。  相似文献   

11.
地基的全过程沉降量与时间呈S形曲线关系,可用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较好地描述。根据I_ogistic曲线和Gompertz曲线的共性和个性,引用最优加权组合建模理论,以组合模型的对数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来确定最优的加权系数,建立了最优加权几何平均组合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最优组合沉降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沉降预测模型的精度不仅比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而且可靠性也优于各个单一预测的模型,是地基沉降观测资料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网络中的最优路径搜索的树修剪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性,构建了一个最优路径计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最优路径搜索的树修剪算法。并根据实际测得的交通数据.验证了该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桥梁检测与维修方案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权 《公路》2002,125(9):17-25
介绍了一种桥梁的检测与维修方案的优化方法,并通过具体算例加以说明,最优检测与维修方案在保证桥梁的可靠度指标在全寿命期大于容许限值的基础上,使全寿命期的总费用最小。全寿命期费用包括检测费用、维修费用和失效损失在项。本文采用了一个单跨工形钢梁作为算例,运用上述方法求解了该钢梁在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最优检测与维修方案,并总结了检测费用、维修费用和失效损失分别对最优检测与维修方案的影响,还指出准确的蜕化模型和费用模型是该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一简单路网的路径选择问题,说明动态用户最优的条件及其物理意义。针对城市整体路网中交通流分布的差异,提出分配路网和模拟路网的分析方法:分配路网采用瞬时动态最优分配,模拟路网采用实际动态最优分配,并对二者的应用条件和关系进行分析。考虑到其在ATMS系统中的应用,模型重点分析空间OD转换问题,并将决策点的路径调整方法加入目标函数的选择中,以评价弹性出行策略和建立路线诱导的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适用于路径规划系统的动态路网描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路径规划对路网交通信息的需求,章建立了基于GIS节点一弧段拓扑结构的路网模型。通过将路网转化为对偶图,成功地解决了最优路径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交叉口转向限制问题;分别对不同最优目标函数下对偶链的路权进行标定,着重研究了路段动态行程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电子地图上不同颜色和状态的动态线条来显示交通流的实时变化,使出行能够很容易识别这些信息。本模型为车辆导航提供了可视化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测功器系统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地介绍了SIMULINK仿真环境,并利用SIMULINK软件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建立了发动机一测功器系统动态仿真模型,根据该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稳态和动态工况下发动机性能的仿真,为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何寿奎  傅鸿源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2):186-188,192
以公路BOT项目特许期作为项目公司的决策变量,建立项目公司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提出了政府的另投资假设概念,用技术经济动态分析法分析了项目公司和政府的最优决策,并用实例来分析模型的应用,该模型为公路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期决策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针对Markos Papageoriou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宏观,动态,确定性效能流模型,从入口匝道流量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影响的实质出发,通过对入口匝道可汇入量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独立的入口匝道控制和入口匝道联合控制两种控制策略,并以高速公路的总行程时间,总服务流量及入口匝道平均等待时间作为入口匝道控制效果评价的目标函数,将目标函数、交通流模型和入口匝道控制模型化为求解二个最优问题,最后利  相似文献   

19.
为了顺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提高车辆在城市路口的通行效率,本文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以车辆实时延迟时间最小、城市路口通行能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智慧城市路口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以多属性决策算法得到最优配时方案,并通过更新信号灯参数,实现了信号灯的动态优化。通过SUMO交通仿真平台搭建了城市路口仿真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经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城市路口配时,路口的通行性能显著提升,平均通行能力提升约3.69%,平均车辆延迟时间降低约21.35%。  相似文献   

20.
以西南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为依托,采用动态规划原理,取围岩的等效应变值作为动态规划中的收益函数,对地下洞室群的开挖方案优选进行了研究,运用三维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地下洞室群在不同开挖方案下的分步开挖过程,随着搜索优化过程的逐步进行,得出了全局最优解,即洞室群顺序施工的最优开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规划原理得出的最优顺序施工开挖方案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