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饰设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而内饰材料的运用也趋于多样化。汽车内饰一方面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同时汽车内饰设计整体反映了工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饰材料的运用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内饰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顾龙凤 《时代汽车》2024,(5):112-114
随着智能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优势,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其在温控内饰材料、光电材料以及传感与监测技术方面的应用,同时,还关注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并展望了基于智能材料的汽车内饰设计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汽车内饰是衡量汽车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造型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对于提高整车的档次,提升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贡献。客车的内饰设计随着客车工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功能简单、做工粗糙,到功能全面、做工精细,从最初的简单满足功能需求,逐步向满足舒适、安全、人性化、环保等多方面的方向发展。公交客车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乘客对其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汽车在全世界范围保有量的不断飞速增长,是人类面临全球变暖,石油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很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基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各大车企相继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电动新能源汽车,电动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而汽车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汽车内饰面料不仅要满足实用性、经济性、耐久性的要求,还应该向着人性化、舒适化、美观化、环保化等方向发展。针对这些新的功能需求,文章从新环保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汽车内饰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汽车内饰革由传统的PVC人造革向高物性PU合成革逐渐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各类汽车内饰革的不同生产工艺、制作方法及物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汽车内饰革的研发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感知质量越来越被用户重视,汽车设计中更加注重感知质量提升。文章通过案例对比和分析,分别从外观、气味、触感、声音和便利舒适性等方面,梳理论述了内饰感知质量设计要点。明确了内饰感知质量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设计验证确认手段虚拟评审和现实评审,特别是内饰硬模验证方法。对汽车内饰感知质量设计提升给出了具体措施,丰富了此领域设计方法,对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3D打印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原理分析出发,深入研究了3D打印技术对汽车设计理念、汽车造型设计、汽车内饰设计和汽车设计流程的影响,以此探索3D打印在中国未来汽车业的发展新方向,对汽车设计领域新技术进行探索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甘景香 《专用汽车》2023,(12):68-70
汽车内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销售,对设计师来说,做好CMF设计能够赋予汽车内部更好的空间氛围,让内饰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基于创新角度而言,设计师应当结合现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着手,对材料、色彩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予以合理协调,确保汽车内饰能够带给消费者良好的驾驶和乘坐体验。据此,结合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汽车内饰CMF设计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汽车在任何经济体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现代社会人类赖以出行的工具,汽车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交通系统、能源系统、设计与制造工艺乃至社会政策均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的各个部分都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汽车内饰行业现有技术以及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探讨科技对未来汽车内饰设计发展的影响。汽车自诞生以来,为人类的出行、社交和娱乐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汽车  相似文献   

10.
在体验经济时代(在消费过程中追求顾客满意、注重自我体验),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产业,不断受到人们的追捧,其内饰比外观更为重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饰中,许多零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互动性,这也是用户了解新能源汽车内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纯地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其内饰造型、人机交互和使用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人机工程学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出发点,掌握用户形象认知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用户的认知角度来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内饰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乘用汽车内饰的色彩设计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汽车内饰色彩设计的特点、分类及目前的流行趋势;主要论述汽车内饰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PALADIN运动版的内饰色彩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汽车内饰的造型创意设计,进而从人机工程学角度研究对汽车造型的影响,总结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汽车基础学科,它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研究人和车使用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使人机系统工作效能达到最佳。而在汽车内饰造型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就是以人为中心和美学的完美融合,创造一个舒适的、方便可靠的乘坐环境和驾驶环境。文章就汽车内饰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的关系和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占强 《世界汽车》2005,(7):78-81
汽车内饰是消费者买车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那么究竟什么车型的内饰最好呢?最近,在美国著名汽车城底特律Cobo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2005年国际汽车内饰展上,来自媒体和业内人士展开了一场关于汽车内饰版的“华山论剑”,共同就市场上新车的内饰品头论足,评出了象  相似文献   

14.
现在汽车制造厂在设计汽车时通常只注意汽车内饰的色彩是否宜人、面料是否高档、手感是否舒适等方面指标,还不太关注汽车内饰安全性能设计。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使汽车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本文从汽车内饰在防撞安全性能、车内环境质量控制、防火阻燃性能、隔振降噪安全性能四个方面内饰就其在汽车安全性中所起的作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主旋律下,汽车内饰设计,也在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环保性。可再生材料、新型环保工艺,以及越来越多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未来的汽车内饰设计,日趋"绿色"。来自标致雪铁龙中国技术中心、延锋伟世通中国技术中心的内饰专家,将介绍未来汽车内饰设计的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交通运输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汽车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使提高多种车型的生产能力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辽宁曙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SUV车总装车间内饰装配线在起建时,其内饰线的结构为悬挂输送链,依据轻型皮卡车的产品结构和生产纲领确定工艺方式。  相似文献   

17.
汽车内饰塑料零件采用表面喷油漆工艺是当今轿车内饰设计中的亮点,也是一种趋势。通过对汽车内饰零件表面油漆工艺进行分析,从素材及油漆的选取、前处理的要求、空气洁净度要求、工艺流程规划、工艺参数控制及常见缺陷分析等各方面,找出了该工艺中关键的影响因素,只有加强对这些特殊特性的监控,才能保证稳定的生产过程,杜绝油漆色差、开裂及磨损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制造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汽车内饰面料是重要的内饰表皮材料。随着汽车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汽车内饰面料的创新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要。围绕着汽车内饰面料的感知质量提升和功能价值附加,从纤维材料制造技术、面料织造技术、染整加工技术以及后加工技术等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先进制造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创新应用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驾乘体验,为汽车内饰面料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汽车的感知质量在客户的选购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主观性、时效性,所以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文章通过对汽车内饰感知质量多年的研究,从用户对汽车内饰的功能需求出发,结合实际的案例,研究功能属与感知质量的关联性,探索汽车内饰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为汽车内饰感知质量的评价及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汽车内饰产品是让驾驶者体验驾驶乐趣、满足市场消费心理、体现生活质量和品味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文章以轿车内饰造型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整车产品开发设计中几大关键要素并结合实际工作的设计过程与制造工程,反映出内饰造型设计已成为衡量一辆汽车的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内饰的开发除了内部空间的功能之外,还要让乘客感到舒适,视觉的美观,操纵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