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压机余热回收是指一项新型高效的余热利用回收技术,依靠吸收空压机运行时产生的废热使水加热,再将加热的水用于员工的生活、工业用所需,没有太大的能源消耗。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可以为企业节省能源的消耗,从而节省大量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涂装车间烘干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节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其应用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核心部件热管的工作原理,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特点;分析了作为烘干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的冷凝式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原理,并通过计算对热管余热回收装置与冷凝式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简单分析了目前汽车余热利用技术的现状。介绍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特征,展示了各种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别对余热制冷技术和余热发电技术的系统参数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两种技术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了推动余热利用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简单分析了目前汽车余热利用技术的现状.介绍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特征,展示了各种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别对余热制冷技术和余热发电技术的系统参数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两种技术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了推动余热利用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林骥 《汽车与配件》2012,(20):48-50
在实际生产中,烘干设备的供热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的烟气排放热损失约占总能耗的25%,而这部分被排放的烟气仍然存在着能量回收的契机.对低温排放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和利用,是涉及烘干设备、公用动力系统、其它区域耗能设备等综合性很强的系统节能技术,是汽车涂装车间能源综合利用的典型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雪 《时代汽车》2023,(10):119-121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4亿辆,而尾气中含有大量余热,造成了极大浪费,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热量加以回收利用。诸多学者为提高汽车尾气余热利用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做出了不懈努力,主要涉及改进换热器的结构以及选用高效换热的相变材料。现有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换热器仍存在与汽车尾气排气管道连接不紧密的问题,造成尾气泄露,使换热器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汽车尾气余热利用换热器和汽车尾气排气管之间的连接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两者快速、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7.
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陆路交通主力军——汽车发动机的尾气余热白白浪费的现象,拟研究开发一套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存储与利用系统.利用设计的双循环特殊蓄能器对汽车运行过程中尾气排放管道壁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将其转化为液压能储存在恒压蓄能器中,并设计一套与之相配的液压传动回路,利用回收的液压能作为车辆起动和制动的动力源.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沥青搅拌站除尘器余热再利用,以热泵技术与原理为基础,提出了采用溴化锂为工质,以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两种方式进行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搅拌站余热再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重型卡车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一种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和尾气余热相结合作为驱动热源,采用冷却水箱顶置式布置的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既可满足卡车各种工况下所需的供热量,有利于实现零油耗制冷,又很好的解决了吸收式制冷系统体积大不易安装的问题。汽车的总能耗由怠速、轴功、电气设备的驱动等部分共同组成,如今内燃机的效率仅在30%左右,然而在这30%中,只有不到50%的能量用到汽车的动力输出上,有25%的能量以冷却水散热的形式损失了,同时约有10%的燃油是用在空调制冷上,因此回收和利用这部分余热来驱动汽车空调制冷是一种很有效的节能方案。如果能改变车载空调的制冷结构,利用发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和关键词在中国专利检索数据库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以及欧洲专利检索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得有关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利用技术的相关专利。通过对这些专利进行分析,得到有关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利用技术专利的用途、相关重点技术和重点专利,并且分析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王永川  李建新  于善颖  陈光明 《公路》2006,(12):184-187
介绍了一种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加热沥青的公路养护车试验装置、工作原理及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展示了利用汽车余热的沥青加热装置良好的余热利用性能,为这种余热利用装置的理论模拟及性能优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60MW超临界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采用的是溴化锂循环热泵技术,通过对乏汽余热的再利用,可降低燃煤量和水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降低了热能损失,提高了电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对热泵运行三年来运行状况分析和数据研究,与设计方案的设计经济效益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针对锂离子电容器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提出一种燃料电池-锂离子电容器新型动力系统构型,设计了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PMP)的能量管理策略。考虑锂离子电容器荷电状态(SOC)、燃料电池功率变化率和燃料电池余热利用对各能量源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相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并综合分析了不同策略对整车经济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限制SOC和功率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的耐久性;考虑燃料电池余热的能量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氢气消耗量,改善整车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节能减排是工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铸造行业的能耗现状及节能减排对策,对比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发现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和迫切要求。通过分析余热回收实例,阐述了压缩空气热能回收在实践中的意义,既有助于企业节约能源消耗,又能间接减少排放CO2,具有十分良好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陈俊  黄鑫  李强  郭深深 《汽车电器》2022,(11):18-23
为研究低温下电机余热回收对动力电池SOC、低温容量衰减的影响,文章对某纯电轻卡进行了改制及试验,接着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KULI建立动力电池放电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对设定的工况进行仿真,得出在推荐的加热策略下,余热回收可提高约1%的SOC,降低约0.5%的容量衰减。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电池增加隔热措施,才能将其温度调整至合适的区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热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宝马汽车公司的热电发电机为例论述了热电技术在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过程中的应用,包括热电发电机的结构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建模、实用效果及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造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及环境的污染,汽车涂装工艺是汽车制造中的能源消耗大户,针对汽车涂装车间前处理工艺中用热特点,利用余热回收再利用及高温热泵技术回收汽车制造厂中排放的余热来替代涂装前处理工艺的蒸汽使用,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降低汽车制造业单位产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汽车废气余热再利用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如何把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改造成热水交换器,利用热水交换器将废气余热传递给水,水温升高,沸腾,产生大量蒸气,再利用蒸气加热开水、蒸饭、取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8种循环工质在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中的热力过程,从系统性能、可靠性、环保等角度综合考虑,验证了R245fa用于ORC循环工质的优势。以康明斯某重型车用发动机为应用目标,设计了一套余热回收发电系统,通过回收增压空气、尾管废气、发动机废气的热量,用于发电。经过计算,该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为10.4%。  相似文献   

20.
李昕 《汽车电器》2023,(1):16-17+20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是老生常谈的课题,余热回收是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整车中,产生余热的零部件有很多,如汽车发动机、三电系统、各类控制器等[1]。本系统用于一种增程式商用车热管理系统,通过对驱动电机、发电机及相关控制器的余热进行回收[2],实现高效率冬天的电池保温和驾驶舱采暖需求[3]。同时,因为采用较多串联并联的芯体,散热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