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逆向设计得到的某轻型货车车门为例,探究该车门的轻量化潜能。以参数辨识所得到的关键零部件厚度为输入参数,车门刚度性能和车门质量为输出响应,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的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在近似模型的基础上,以钣金件厚度为设计变量,车门抗凹刚度和下垂刚度为约束条件,以质量最小为目标,应用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实现了车门的轻量化。在保证车门抗凹刚度和下垂刚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减重0.81kg,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的应用有效缩短了轻量化设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HyperWorks,针对某型商务车车门开展自由模态、柱碰安全及加载1 000 N垂直向下作用力工况的垂向刚度、静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存在轻量化空间,据此设计了两种轻量化方案,分别对两个方案的车门进行了各项性能的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轻量化方案一车门各项性能满足主机厂要求,并具有较好的轻量化效果;方案二车门在加载垂向力工况下的内板静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相关研究可为客户提供基于马钢材料开展车门优化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铝合金车门的轻量化,对铝合金车门的零件进行了尺寸优化.文章以某车型为研究对象,以铝合金车门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扭转刚度和1阶模态频率为约束条件,车门零件的厚度为设计变量,运用HyperStudy的响应面法对铝合金车门的性能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最后对车门的零件厚度进行了尺寸优化.经过迭代计算后,铝合金车门的零件厚度得到了优化.虽然车门的扭转刚度和1阶模态略有下降,但铝合金车门质量减少0.43 kg,轻量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纯电动汽车车身的轻量化需求,采用新型2 000 MPa热成形钢替代传统22Mn B5进行车门防撞梁的轻量化设计。为验证2 000 MPa热成形车门防撞梁的应用可行性,采用LS-DYNA软件对整车进行侧面碰撞仿真分析,结果显示碰撞侵入量、侵入速度和关键零部件的塑性应变均符合设计要求。经热冲压仿真分析,2 000 MPa热成形车门防撞梁符合工艺要求,软模和硬模阶段研究了不同的加热设备和工艺参数对2 000 MPa热成形车门防撞梁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热温度930℃,保温时间300 s和330 s,转移时间约12 s,可实现热成形后的抗拉强度≥2 000 MPa的性能目标。将前后车门防撞梁分别置于万能试验机上进行零件三点弯曲性能检测,结果显示前车门防撞梁三点弯峰值力大于25 k N,后车门防撞梁三点弯峰值力大于29 k N,远高于10.01 k N的设计目标值。经过2 000 MPa热成形车门防撞梁和车门内板的点焊工艺参数优化和连接设计优化,满足了前后车门系统的开闭耐久性能要求。在保证整车侧碰安全性能的情况下,2 000 MPa热成形车门防撞梁比采用传统22Mn B5质量减轻11.7%,实现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汽车车门的安全性能,提高乘车舒适性,实现车门轻量化,研究车门内板厚度对车门模态的影响。以某汽车前门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车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汽车车门模态仿真分析,建立内板厚度不同的车门模型,根据内板厚度,划分为5种工况,分别进行模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内板厚度增加,车门固有频率逐渐增大,车门模态振型规律性变化,对车门安全性、乘车舒适性和汽车轻量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程塑料的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玻璃安装导轨和车门模块为例,介绍了用工程塑料制造车门附件的选材和设计过程;运用CAE工具对零部件的有关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和明确了工程塑料在玻璃安装导轨和车门模块等部件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泡沫铝材在汽车车门轻量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来自能源、环境与安全方面的新挑战,汽车减重是最有效的措施。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应 用在汽车车门轻量化设计制造上的新材料———泡沫铝材,以及其结构、工艺和在车门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使用1800 MPa级热成形钢代替1500 MPa级热成形钢,通过减薄料厚对车门防撞梁进行轻量化设计.在1500 MPa级车门防撞梁的生产模具上进行相同厚度的1800 MPa级车门防撞梁的试制,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进行零件抗弯曲性能评价.根据试验条件及试验数据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材料卡标定.根据公式对车门防撞梁进行减薄设...  相似文献   

9.
车门的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宏雁  徐少英 《汽车工程》2004,26(3):349-353
利用ANSYS和LS-DYNA软件,对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的车门承载进行静态和动态校核,从而确定车门的轻量化设计方案,并且从材料成本的角度分析了轻量化方案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汽车内饰材料开发实践,阐述了以NVH性能为目标的汽车内饰轻量化开发工程控制方法及机理。结合某乘用车车型开发,以前壁板隔音垫与车门吸声材料的轻量化设计验证为例,提出一种内饰材料轻量化的NVH性能开发方法。通过SEA仿真和道路测试,全面评估和验证了其优化效果。在质量减轻高于50%情况下,显著提升了行驶工况中的车内声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据了解,德国金属加工专业公司本特勒(Benteler)开发出无B柱的全新车门概念。无B柱轻量化车门解决方案的推出,旨在使驾乘人员更容易进入车舱,并且创造出更多的车舱内部空间。本特勒称该方案可用于量产,比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方案轻量化水平更高,同时还具有更好的安全和材料特性,满足目前所有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绝大多数车门都设计有外板支撑板,对提高车门外板抗凹性起到重要作用。结合某车型车门外板支撑板的设计开发,介绍通过提高外板支撑板结构达到提升汽车车门外板的一些方法与技巧。提出了一种利用优化结构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某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件的轻量化设计,在保证其电池包挤压及连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安装电池包前、后侧面碰撞过程传力特点及结构件变形模式的对比,选出对性能影响较大的结构件,采用灵敏度及主效应分析法确定了所选结构件的材料。选取精度较高的近似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厚度为设计变量、车门最大侵入量和质量为优化目标、门槛侵入量等为约束条件,获得了最优轻量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均匀拉丁方试验设计和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车门模态、刚度、强度和侧柱碰的多学科近似响应面模型,将关键部件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各项结构性能为约束,以车门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最后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进行多学科优化设计并得到了较好的优化结果,优化结果进行了工程解读及有限元验证。最终的优化结果显示各项结构性能满足要求而且分布更加均衡,同时实现了较好的轻量化效果,优化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某车门护板的开发过程为例,探讨微发泡注塑技术在门护板总成上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减轻了产品质量,加快了注塑的节拍,降低注塑模的锁模力,在实现零件轻量化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耗,对于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和工艺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6σ稳健性的拼焊板车门轻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某拼焊板车门各板件厚度及内板拼焊线位置作为变量,综合试验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算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提出了基于6σ稳健性的轻量化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轻车门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设计变量的可靠性和响应的稳健件,因此具有较强的上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绝对焦点。要实现汽车轻量化,除了优化结构与工艺设计之外,材料选取也至关重要。汽车轻量化并不是单纯的减轻质量,需要同时兼顾产品功能、成本及质量等要素。就"以塑代钢"而言,主要有三个途径:优化材料质量;模块化与集成化;结构优化设计。国外汽车品牌现在已经大规模使用高性能工程塑料和塑料复合材料。未来汽车的车门、车顶、座椅部件、轮毂以及汽车周边结构件,甚至车身都有可能改用工程塑料。采用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材料制作的车身与钢制车身相比,可减轻质量35%;如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车身设计在整车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车门的设计又是车身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如何判断车门结构的合理性,设计和优化车门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文章详细研究了车门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为后续车型车门系统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5,(4):58
<正>宾士推出了一款名为F 015Luxury in Motion行动奢华概念车,不仅可以无人自动驾驶,机能与使用操控都完全颠复汽车一百多年来的传统。F 015车身采用CFRP强化碳纤维材质,结合铝合金和高张力钢板打造轻量化车身,比现今的量产车还要轻40%。F 015还有特别设计的对开式车门,车子没有B柱。F 015还所有车门开启角度可达到90度,所有车内的乘客也可以在车子自动行走时,各自工作、休息或打电话上网。F 015具有优越的加速能力,  相似文献   

20.
车门铰链作为车门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对车门开关舒适性和驾乘人员出入车辆方便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自身设计工作经验,对常用车门铰链的基本布置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使大家在同类车门铰链布置设计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