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诸多因素,介绍了试验研究从动盘总成摆差的目的。著作采用了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影响从动盘总成摆差的原因。最后从成品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有关装配件及装配方法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铆压夹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诸多因素,介绍了试验研究从动盘总成摆差的目的。著作采用了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影响从动盘总成摆差的原因。最后从成品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有关装配件及装配方法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铆压夹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减振盘疲劳强度不足,为了提高离合器的疲劳寿命,使其在±2 000 N·m高扭矩条件下,疲劳寿命达到350万次以上.根据失效分析和对国外离合器剖析结果,按材料和工艺的不同组合制定了3种试验方案,并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试验方案的离合器产品在±2 000N·m高扭矩台架试验条件下,疲劳试验寿命均达到350万次以上,寿命较改进前大幅提高.结构改进后,选用08钢能满足产品技术性能要求,而且经济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开展了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仿真分析研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现有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针对某款车型建立 8 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采用 AMESim 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离合器从动盘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和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 3 种不同结构减振器的扭振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在典型工况下的扭振特性,并对扭转刚度和迟滞力矩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能保证较短的发动机启动时间,且拥有较好的减振特性;在混合驱动行驶工况下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扭转刚度及迟滞力矩的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上,内燃机与变速器之间常装离合器,其作用是传递和断开动力,便于汽车起步和换档,并防止传动系过载。对离合器的要求:可靠地传递动力;分离迅速彻底;接合平顺;从动部分惯量小;减少振动和冲击;散热通风良好;操纵轻便。第一节摩擦离合器的典型结构干式摩擦离合器靠摩擦作用传递发动机动力。离合器主要包括压盘、盖及从动盘总成。其中以单片的(图18)应用最广,因为从动部分惯量小,分离彻底,结构简单,散热良好,而接合平顺性可通过结构措施加以改善,故多用于中、小型汽车上。近年来在重型车上的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对依维柯φ267离合器盘毂进行了计算,从计算结果出了该盘毂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结论。该种盘毂在φ267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台架试验中损坏,其原因应从材质,加工过程等方面来查找。  相似文献   

7.
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如图1所示,飞轮盘与离合器压盘组成离合器主动部分,两面带铜丝的摩擦衬面与波浪形钢片组成离合器从动部分。从动盘钢片从两块摩擦片之间观看呈波浪形,离合器接合时,起到了减振与柔合接触的作用,有效防止了离合器起步过程中的抖动。摩擦片上每隔25mm开一凹槽,凹槽布满衬面,能有效地消除磨擦表面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磨料,增大磨擦力,防止离合器打滑,当凹槽磨平,离合器就会出现打滑故障,必须更换。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车自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建模,以应用于某款混合动力客车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膜片弹簧弹性特性计算模型,测试离合器盖和从动盘的载荷变形特性。综合考虑从动盘、离合器盖和膜片弹簧变形对离合器工作的影响,分析离合器膜片弹簧各加载点的静力学变形耦合关系,推导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指行程与零部件变形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以分离行程为输入、以压紧力/分离力为输出的离合器操纵特性静力学计算模型。以离合器滑摩速度和滑摩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离合器摩擦片摩擦因数为试验目标,设计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在离合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摩擦片摩擦因数的测试,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摩擦因数回归模型。综合压紧力操纵模型和摩擦因数模型,提出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离合器台架试验,对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台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置信度达到99%;建立的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在大转速差范围误差较大,在小转速差范围计算精度较高,其能够有效预测离合器的传递转矩。  相似文献   

9.
李军 《汽车维修》2005,(12):20-21
小红旗轿车采用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及液压操纵机构组成。主动部分有飞轮和离合器盖总成(离合器盖总成主要由离合器盖及压盘和膜片弹簧等组成);从动部分由从动盘、扭转减振弹簧、盖板和套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从动盘毂等组成:液压操纵机构由离合器工作缸、分离叉和分离轴承等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离合器具有起步平稳,换档平顺,防止传动系过载,减轻扭转振动等特点。下面介绍该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汽车维修>杂志2002年第一期发表的"令人费解的离合器"一文,我们看后有这样一种感觉:当汽车更换离合器从动盘之后,出现"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挂档困难,离合器踏板踏不到底"的故障,应是更换从动盘所引起的,问题应在从动盘.  相似文献   

11.
杨杰武 《时代汽车》2018,(2):121-122
本文以欧曼牵引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故障为例,阐述了汽车维修过程中检修故障时不能局限于失效件本身因素的检查分析,还要从与失效件相关联的整车匹配因素、车辆使用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验证才能彻底处理故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风EQ142型柴油车存在变速器怠速噪声问题,本文对离合器从动盘扭转特性对变速器怠速噪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在更改从动盘扭转特性后,经试验测定,可降低变速器近场噪声4.5dB(A).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波形片、盘毂、夹持盘等零件进行模态计算分析和拓扑优化,获得了结果,可用于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14.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波形片断裂后,离合器就不能再传递发动机的动力,汽车不能行驶。针对此故障现象,通过断口分析和综合分析,查找到了产生故障的原因,从而预防了类似的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ISG型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和电机之间增加一个自动离合器,将其定义为节能离合器。针对该ISG型混合动力系统中节能离合器接合问题,进行了节能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并对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离合器控制仿真模型。分析了离合器接合量和接合速度随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南通印刷机械厂一辆三菱L300型(发动机4G 62型)旅行车离合器从动盘(钢片)磨损不能行驶,特持该盘来我部洽购。为解决用户急切求全之情,经我们将各型从动盘进行逐一比较。终发现拉达2105型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国产化配件)的直径、盘毂键槽数与高、宽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解放CA1122J型汽车,在露天车场封存5个月后,启封时出现变速器挂不上挡、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现象。故障检查:脚踏离合器踏板时,发现离合器略显沉重,且达不到最大行程。检查液压操作系统,无异常现象。拆检离合器,发现离合器分离轴承衬套、从动盘键齿与变速器第一轴之间严重锈蚀,且三者粘结在一起,使分离轴承衬套、从动盘不能相对移动。故障排除:拆下离合器总成,对分离轴承衬套、从动盘键齿、变速器第一轴进行除锈、润滑,重新安装后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12,(38):37-39
由于摩擦副位于飞轮和压盘之间,离合器从动盘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转矩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功能离合器从动盘(见图1)主要部件是:从动片(15)、成对的从动盘摩擦片(1)、带花键的盘毂。在本刊第34期《离合器技术发展(二)》中已经提到,从动盘还有其它几个功能:从动盘要能保证平稳起步,及快速换档,衰减发动机传递到变速器的振动,以防止变速器噪声。要满足这些功能,对现代汽车来说是"必须"的,这就还需要一些其它部件:波形弹簧片(3)和扭转减振器(7~13)。  相似文献   

19.
东风牌EQ140型汽车的离合器是摩擦式单片离合器。它采用了比较先进的以传动片带动压盘的传力机构和摆动式分离杠杆机构,在这种离合器的从动盘上,装用了扭转减振器。由于在从动盘上设置了扭转减振器,汽车传动系各零件的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例如,减轻了从动盘毂花键孔——变速器第一轴花键的磨损。不带扭转减振器时,往往由于振动和冲击使得这对花键产生较大的磨损,有些是比较明显的冲击后的变形;采用扭转减振器后,矛盾就转移到减振器的弹性元件上去,从而使从动盘本身的寿命问题突出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生产的汽车离合器结构复杂,多为凸台传动,螺旋弹簧压紧机构,压盘受力不均匀,且从动盘总成大多没有扭转减振器。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则大为简化,零件数较少,适宜大量生产;离合器负荷特性好,使用过程中弹簧压力几乎没有变化,无需调整,操纵轻便;从动盘总成有扭转减振器,可有效地避免共振,缓和传动系统所受的冲击载荷,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因此,膜片弹簧离合器成为世界上流行的结构。我国近几年引进的车型都采用了膜片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