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以某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作为蓝本,通过单一变量法,调节变速箱不同输入参数,测试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变速箱拖曳扭矩值,分析探究变速箱拖曳扭矩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为自动变速箱的效率研究、整车中变速箱工作点的自动控制调节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变速箱是整车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之一,其传动效率是整车油耗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某国产城市SUV搭载的6DCT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在三电机变速箱性能试验台上,基于NEDC工况,利用输入电机模拟发动机开展动态传动效率测试,验证其在整车动力总成中动力匹配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奥迪品牌车型从2009年就开始装配第一代DCT变速箱—0B5变速箱,应用的车型为Q5,此款DCT变速箱为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传递最大扭矩为550Nm,重量约为142kg,驱动模式为全时四驱。0B5变速箱的传动路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变速器作为整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阻力矩也就是拖曳扭矩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油耗以及驾驶性表现,在低温下这一影响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低温下双离合变速器的拖曳扭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某湿式6档双离合变速器进行测试验证,得出低温下双离合变速器拖曳扭矩的优化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湿式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拖曳扭矩造成离合器功率损失的问题,提高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从拖曳扭矩产生机理出发,建立湿式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润滑油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湿式离合器拖曳扭矩关键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摩擦片波纹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摩擦片表面沟槽、波纹度可有效降低湿式离合器拖曳扭矩,此外,增大摩擦片与对偶钢片间隙、降低润滑油粘度和减少供油量也有助于降低拖曳扭矩。  相似文献   

6.
赵忠伟  张晓明 《北京汽车》2021,(4):24-29,33
介绍DC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离合器变速箱简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齿轮敲击产生的机理以及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容易产生齿轮敲击的原因,通过对踩松加速踏板时双离合变速箱齿轮敲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说明利用标定(发动机扭矩控制、变速箱离合器和换挡控制等)手段改善齿轮敲击激励源和产生过程,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解决敲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国产DCT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基于LabVIEW平台搭建变速箱发热功率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8.
汽车变速箱齿轮搅油扭矩损失对整车传动效率及经济性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齿轮搅油对变速箱润滑及传动效率的影响,对某型变速箱齿轮搅油润滑过程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公司的发展战略要求,需要打造一款高性能、运动操控性车型,为提升该款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和操控型,分别从车辆的起步、加速过程的扭矩发挥和换挡结束的扭矩恢复、换挡过程的扭矩交替时间和转速同步时间、换挡线加速度和动力升挡换挡线及硬件五个方面进行优化。论文对该车型的起步加速过程以及换挡过程的扭矩控制进行详细分析,并将五个优化方向分解为13个子项,分别对各子项优化效果进行分析,通过INCA软件对车辆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经过实际道路测试满足了目标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车辆动力学角度对DCT降档过程的扭矩相、惯性相动力学特性,连续降多档时的拨叉同步过程,降档过程评价指标和进入动力降档的门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驾驶输入制定了动力降档、无动力降档和连续降多档3种典型降档工况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该降档控制策略在各工况下都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某国产自主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Wet Dual Cluth Transmission,WDCT)为研究对象,结合LabVIEW与CANape搭建DCT数据采集系统,为DCT产品开发和性能测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纯电动载货汽车(以下简称"某纯电动货车")在下线调试过程中发现AMT变速箱换挡时伴随有较大的异响及抖动,严重影响驾乘感受.本研究基于某整车厂在研车型存在的问题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MCU扭矩响应、变速箱控制器换挡控制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故障主要是因为换挡时间过长、扭矩响应不及时、电机转速的PI调节不合适等造成.通过与标...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江淮汽车申请变速箱技术专利657件,位居行业榜首。以自动变速箱最核心部件——液压控制模块(HCU)为例,江淮汽车目前已完全掌握HCU的设计、仿真计算、加工装配及测试验证,并建立15万套高水平生产加工线,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江淮DCT变速箱项目取得了累累硕果:2015年6月高水平通过国家"863"课题验收;2015年11月在江淮DCT产品技术鉴定会上,得到汽车业泰斗郭孔辉院士  相似文献   

14.
变速箱速比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 《汽齿科技》2008,(1):36-45
本文阐述了某汽车DCT六档变速器在与整车匹配中选择合理的传动比,使发动机与变速箱动力衔接顺畅,换档快速,体现出整车动力高效率、操纵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对动力工具的检测投资,降低检测成本,研究了一种既经济又简单的用静态扭矩测试仪测试动力工具的方法,用HBM动态扭矩传感器和静态扭矩测试仪对动力工具测试,其结果达到了国际标准的要求。合理解决了中小型企业测试动力工具成本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驻车机构是双离合自动变速箱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出P挡是否顺畅影响了驾驶员的直观驾驶感受,因此驻车机构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文章通过设计一种试验台,采用步进电机加载,动态扭矩仪监控扭矩,基于LabVIEW的图形化软件编程,实现在台架上对驻车机构的耐久测试和出P挡力测试。  相似文献   

17.
张惠明 《摩托车》2005,(10):44-44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即连续可变传动。换言之,就是没有挡位,其传动比的变化是连续的,不同于常啮合变速箱的换挡过程。因此,其动力输出是持续而顺畅的。它的最大优点是没有传动齿轮,也没有变速比,从而会使车辆在持续加速时能保持发动机的峰值扭矩,发挥发动机的最高效率。因为CVT变速箱承受的扭矩较小,所以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目前满大街行驶的踏板摩托车。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车辆升挡时的换挡品质,在分析车辆综合一体化控制的基础上,明确了各电控单元在车辆升挡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分析了DCT车辆升挡过程的控制时序,提出了DCT车辆升挡过程中发动机扭矩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换挡冲击减小且较好的控制了离合器的滑摩功,从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即连续可变传动.换言讲就是没有挡位,其传动比的变化是连续的,不同于常啮合变速箱的换挡过程,因此,动力的输出是持续而顺畅的.它的最大优点是没有传动齿轮,也没有变速比,从而使车辆在持续加速时能保持发动机的峰值扭矩,发挥发动机的最高效率.因为CVT变速箱承受的扭矩较小,所以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目前满大街行驶的踏板式摩托车.……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7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DCT)的效率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变速器润滑油量和壳体导油结构优化对其的影响,通过构建机械效率损伤模型,运用仿真分析和试验相结合,分析测量了优化后的变速器效率对整车油耗的优化效果。试验仿真数据显示:减少离合器腔体存油量、适当变速器大齿圈搅油损失,对提高效率减少油耗有极大影响。文章构建了有效的效率仿真模型,为分析变速箱效率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最后通过优化腔体和油量提高变速箱的效率,整车经济性数据显示油耗有明显的改善,此思路为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车辆油耗改善提供指导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