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轻型车钢板弹簧在台架疲劳试验中早期断裂的问题,通过对钢板弹簧断裂样品进行受力结构、断口及理化检验等分析,确定淬火开裂是导致钢板弹簧发生断裂的直接原因。通过对钢板弹簧的热处理工艺提出改进措施,使钢板弹簧热处理后的硬度、显微组织和晶粒度满足技术要求,提高了钢板弹簧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用户反馈某系列工程自卸车使用过程中,钢板弹簧总成出现承载能力不足、偏软、在工况复杂的情况下会出现断裂,造成工程自卸车性能不稳定,工程自卸车后悬架系统中的钢板弹簧总成的质量问题多、留下非常大的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专门门组织人员进行实际调研以及详细分析研究,根据以上情况进行专项的设计工作,通过重新开发设计平衡悬架钢板弹簧总成,产品通过批量装配验证以及市场进行大批量验证,此方案根本性的解决钢板弹簧总成承载力弱、偏软、断裂、安全性低、可靠性低的一种综合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采用形貌观察、显微组织检验、硬度检验等方法,对发动机气门弹簧进行综合试验,分析弹簧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弹簧经绕制后,内圈表面存在较大张应力,若回火不充分会造成内圈形成过大残余张应力,容易导致弹簧内圈开裂。为此,采用 150 000 Hz高频感应淬火,并通过抛丸强化表面,将残余张应力转化为残余压应力,以提高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及载荷能力,有效解决气门弹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矿区自卸车钢板弹簧损坏严重、疲劳寿命短、断裂故障发生频次高的问题,对三件失效的钢板弹簧进行了宏观观察、断口形貌观察、零件材料理化检验和表面质量检验,提出钢板弹簧失效的模式,并对矿用自卸车钢板弹簧进行了材料、热处理、强化工艺的改进工作。通过钢板弹簧的核心工艺技术改进,整体提高钢板弹簧可靠性,台架疲劳试验寿命达到10万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离合器膜片弹簧断裂直接导致离合系统损坏,致使车辆停运,引起客户抱怨。文章通过对膜片弹簧失效样件断口进行宏观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分析及金相和夹杂物分析等,彻底全面分析导致离合器膜片弹簧断裂的具体原因,找到要因,然后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同时对整车离合系统进行参数匹配理论校核,并对膜片弹簧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载货车钢板弹簧涂装工艺及涂层质量进行了剖析、对比,找出了国内外载货车钢板弹簧的质量差距。通过试验证明了锈点是导致钢板弹簧断裂的新的疲劳源,为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必须提高其涂层质量。介绍了变截面钢板弹簧涂装新工艺,并对该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商用车后桥弹簧制动缸支架在可靠性试验中发生断裂问题,综合运用失效零件形貌分析、材料性能检验、有限元仿真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根据有限元强度与刚度仿真分析结果确定了失效原因,并进行了结构优化。优化结构经仿真验证,强度与刚度均能满足使用要求,并通过可靠性试验验证。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解决了弹簧制动缸支架断裂失效的问题并且起到了轻量化的效果,验证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并为解决类似结构的失效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仿真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和研究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断裂件的断裂原因和机理,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测,包括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的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和喷丸覆盖率的测试等。结果表明,该气门弹簧件的断裂为扭转正应力疲劳断裂,疲劳源萌生于弹簧内侧次表层的夹杂物处,夹杂物与基体弹性模量的差异以及夹杂物形状的不规则是导致疲劳源萌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断口、材料检测及应力分析三个方面对过早失效的发动机罩盖锁体弹簧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失效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显示,弹簧过早地断裂失效是由于工作载荷过大所导致。通过增加圈数、减少钩环半径等办法对弹簧进行改进,可降低工作应力、提高弹簧疲劳寿命。改进后,产品达到了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0.
轻型商用车钢板弹簧在路试中出现早期疲劳断裂.分析断裂原因的方法应从断裂宏观入手,对故障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硬度、非金属夹杂物、脱碳层及喷丸进行检验,从而找出断裂的根本原因.围绕一款轻型商用车在道路试验过程中右后钢板弹簧断裂的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核对,确定断料毛刺超差导致在轧制生产过程中出现戳棍现象,从而造成轧辊表面质...  相似文献   

11.
朱茂桃  夏长高  高翔 《汽车工程》2001,23(2):139-142,120
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疲劳试验及分析,从力学方面分析了以下三个问题:(1)膜片弹簧疲劳断裂时,裂纹沿碟形部分窗孔径向发展的原因;(2)为什么导致膜片弹簧疲劳断裂的根源是Ⅱ点附近的疲劳源;(3)膜片弹簧上表面为什么也会出现多个裂纹源,且裂纹扩展到一定深度后停止发展。并用试验证明了离合器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膜片弹簧子午截面上Ⅲ点附近不可能产生疲劳断裂的裂纹源。从而提出,在膜片弹簧设计时应以Ⅱ点应力来建立疲劳强度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强  魏一凡 《上海汽车》2023,(11):50-53+62
汽车悬架弹簧在整车腐蚀试验中发生断裂。采用电镜扫描、残余应力检测、化学成分检测、硬度检测、金相组织及脱碳检测、涂层厚度和附着力测量,对断裂失效样品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弹簧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在整车腐蚀试验中受到高速石击导致涂层破损产生裂纹源,并在腐蚀和疲劳的作用下使得裂纹进一步扩展,最终导致弹簧断裂。最后提出了采用双涂层的表面处理方法,使得弹簧抗石击的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对已断裂宝塔弹簧的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和硬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原因主要由宝塔弹簧内侧的高硬度淬火组织及宝塔弹簧强度偏低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材料为55CrSi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的发动机机油游标尺沿刻度线处发生断裂,为了确定该游标尺的断裂原因对该断裂故障件进行断口形貌及硬度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及制作工艺分析,通过分析查明机油油标尺断裂的原因,并针对断裂原因提出了改进的设计方案,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方案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断口分析、硬度检测、金相组织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对早期断裂失效的某重型汽车钢板弹簧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平衡轴壳边缘引起钢板弹簧表面划痕,在该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形成疲劳裂纹源,在交变应力载荷作用下钢板弹簧发生早期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16.
该批失效件为CQ3260-02车上的截锥弹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本文通过对两件(1#、2#)断裂件进行分析,认为该批件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材料的强度不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行李箱扭杆弹簧断裂机理和原因,对其断口形貌、成分、尺寸、材料强度、微观组织和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并结合背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由于材料强度高、回火不充分、残余应力大,从而在折弯应力集中处发生高强钢延迟开裂。基于开裂原因,从控制原材料强度和优化去应力回火工艺以降低残余应力2个方面进行改进,最终有效解决了行李箱扭杆弹簧延迟开裂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勋 《重型汽车》2013,(1):19-21
某重型车后悬架采用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在实际道路试验中,其平衡梁发生断裂.本文针对该重型车的实际试验路况,对平衡梁进行仿真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1 平衡梁断裂情况描述 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平衡梁断裂情况如图1所示.平衡梁断裂发生在整车连续行驶9000km后.平衡梁的平衡轴处完全断开,断口较粗糙,但断口外侧边缘处裂口比较光滑.此外,平衡梁与车桥铰接处也存在裂口,断口情况与平衡轴处类似,但是损坏程度比平衡轴处低.从断口情况和发生断裂的时间来看,初步考虑为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理论校核和试验验证等对某直纵梁轻型卡车行驶发飘问题进行分析,以悬架为出发点,通过匹配不同型号的钢板弹簧,以及钢板弹簧采用不同的布置方式等,研究钢板弹簧设计参数、布置方式对整车行驶发飘的影响,从中选取最优方案应用于产品。旨在优化整车操纵稳定性,提升驾驶体验。  相似文献   

20.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现今手动挡汽车的主要离合器形式,针对膜片弹簧在轴向受压过程中,弹簧大端压紧力与变形量的关系,新膜片弹簧工作点的压紧力与摩擦片最大磨损点所对应的膜片弹簧压紧力之间变化平缓以及驾驶员平均操纵力最小这两个矛盾问题的优化。利用权重系数法对其权重进行分配,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与驾驶员操纵力最小进行优化[1]。优化表明,在保证足够的工作压紧力下,摩擦片工作过程中磨损导致的膜片弹簧特性曲线部分变化平缓且驾驶员操纵力最小。通过这一算法,可以快速地得到膜片弹簧的各结构参数,为实际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