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控制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分配进行实时管理,在满足功率跟随的条件下保证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能力,以提高燃油经济性。本次研究中,以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动力电池组作为动力源,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动力系统建模和模糊逻辑策略应用,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模糊控制能量管理可以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好的燃油经济性和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电量保持下的燃油经济性,并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动力元件效率对系统能量利用率影响的问题,制定了系统效率最优的控制策略。以PHEV关键动力部件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建立发动机、驱动电机、无级变速器(CVT)以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效率数值模型,并考虑了温度及荷电状态(SOC)对动力电池充放电功率的影响。设计以混合动力系统效率最优为适应度评价函数,将CVT速比、发动机转矩作为优化变量,以车速、加速度和SOC为状态变量,在动力性指标的约束下,运用遗传算法进行迭代寻优,PHEV的系统效率在第20代左右收敛于全局最优值。同时发动机转矩和CVT速比通过多代遗传进化,较快收敛于最佳值。将相关优化结果与车速、加速度拟合成相应的三维控制数表,综合数值建模和试验测试数据建模的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仿真模型,采用新欧洲行驶循环工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电量保持模式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系统效率最优控制策略相比优化前,动力电池SOC运行更为平稳,CVT效率有所提升,驱动电机及发动机转矩分配更为合理;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从优化前的5.2 L降至4.5 L,燃油经济性提升了13.5%。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快速增长的汽车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排放了大量的废气,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各汽车制造厂结合传统燃油汽车和新型电动汽车的优点相继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由传统燃油发动机和以动力电池为动力源的电机驱动,根据设计原理和混合动力效果的不同,发动机与电机有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发挥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在电量消耗(Charge-Depleting,CD)模式下,制订系统效率最优的能量管理策略来提高整车的电消耗行驶里程,进而实现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的目的。分析了系统在电量消耗模式下相关典型工作模式,以车辆动力学方程为基础,推导出系统效率模型。以需求转矩、动力电池荷电状态、电机转速作为动力系统的输入,将系统效率最优作为系统的目标价值函数,在动力性指标的约束下,优化获得在电量消耗模式下的电机转矩和无级变速器速比的最佳控制规律,综合数值建模和试验数据建模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构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电机、无级变速器(CVT)和动力电池等动力传动系统关键部件效率数值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驾驶员模型,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工况下进行模型在环循环仿真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电量消耗模式下,基于系统效率最优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使动力电池运行更加高效,转矩的分配更为合理,无级变速器获得较佳的控制规律。与直观式逻辑控制相比,纯电动续航里程提升了10.9 km,即经济性提高了15.3%,充分体现了所制订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田超贺  张昕  张欣 《北京汽车》2011,(4):5-8,11
文中对可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可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进行分析,综合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设计要求。对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了选型。确定了电机、发动机、动力电池等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和Advisor软件对整车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动力系统参数达到了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设计要求。为后期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军  何为 《北京汽车》2009,(5):22-26
文中以长安混合动力车为研究对象,借助仿真软件Advisor对长安混合动力汽车在典型工况下的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并完成了长安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分析实验,对其稳态和瞬态下的排放进行实验与仿真的对比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汽车的实际行驶条件对汽车性能具有直接影响。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其部件的选型以及控制策略的制定都与道路行驶工况密切相关文章对汽车行驶工况做了相应的分析.利用GT—DRIVE软件对某微型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经济性方面混合动力汽车比传统汽车有明显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分配混合动力汽车功率将是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上海市区道路行驶循环进行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仿真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动力部件的选型、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对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结果的研究分析。在理论上阐述了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显著优势,为控制策略的具体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燃料电池电电混合客车的动力架构及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选型,并通过AD-VISOR平台进行建模与仿真.  相似文献   

10.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EQ6110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动力总成系统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分析,研制开发了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的动力总成控制器设计开发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动力总成各个部件仿真模型的建立,包括发动机模型、电机模型、动力电池模型以及传动系统模型等;通过Matlab/Simulink的建模,运用dSPACE实时计算系统成功地构建了PHEV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最后进行了PHEV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的测试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进行动力传动方案设计,对电动机、内燃机进行参数计算,对动力性和能量回收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城市-郊区工况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混合动力汽车,满足行驶动力性的要求下,大幅减小内燃机后备功率,燃油经济性明显提高,同时进行制动与内燃机后备功率的能量回收,能量利用率优异,为混合动力汽车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分析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由于能量密度较低(动力电池容量一般低于1.5 kWh),因而不需要外接充电,仅籍由制动时回收动能为动力蓄电池充电或利用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多余功率通过发电机(电动机反转)为动力电池充电。如图1所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行驶在纯电动模  相似文献   

13.
在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燃油箱和动力电池、电机、高压电路等关键零部件进行相关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时,不仅需要考虑传统燃油车的碰撞安全标准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相关的碰撞标准要求和电安全设计防护。文章首先分析了相应的碰撞试验法规,结合上汽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布置方案,针对其特殊结构重点研究其追尾碰撞和侧面柱碰撞工况,在考虑传统汽车结构和乘员安全的基础上,对动力电池、高压电系统等电安全进行了分析。文章对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碰撞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发动机万有特性和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为依据,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的逻辑门限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利用CVT传动系统传动比可连续变化的特性调整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根据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划分动力系统的工作区间,确定了各工作区间临界阈值参数,制定出整车动力系统控制规则,实时切换了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通过确定发动机、驱动电机的最佳工作区对整车需求转矩进行了合理分配,达到提高动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的目标。最后对具有相同动力系统的传统车和该混合动力汽车分别进行了经济性仿真,基于Cruise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提出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进行了联合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能量平衡的逻辑门限的转矩分配策略能够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前提下,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点,增加在高负荷区工作的概率,降低燃油消耗量,提高整车的经济性,并保持动力电池组SOC的波动在高效区内,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机、电池、电控中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车辆动力性、舒适性、安全性的最终保证。当前的纯电动汽车在续航性能来说,性价比还不能尽如人意,在当前技术和产业链形势下,混合动力汽车则是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和内燃机的热管理系统,对未来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传统汽车的仿真研究一样,建立正确的模型是混合动力汽车仿真研究的前提。和传统汽车相比,在控制上混合动力汽车多了更复杂的整车控制策略这一关键技术,因此所建立的模型更强调检验其在不同整车控制策略时的动态适应能力。基于先进实时系统分析工具PSAT,提出了一套混合动力汽车模型科学仿真研究过程。对某混合动力系统进行的仿真实践表明,所制定的方案科学合理,修正优化后的整车模型能准确贯彻执行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指令,为后面基于不同优化目标的详细整车控制策略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有机工质气-液两相换热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工质选择及控制策略设计。该系统采用有机工质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在不同环境及工况下的温度控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在Matlab对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建模仿真,将整车分为5个子模型,分别是车辆动力学模型、行星齿轮模型、发动机模型、能量管理模型和电力驱动模型,并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动力耦合部件——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分配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V)行驶过程中双电源的能量投入比例,更好地保护电池,本文讨论了“FC+B”汽车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了一种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能量管理系统模型,并对该能量管理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定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可有效判断并计算需求功率,准确分配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功率,使FCHV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寻求符合用户需求的车辆不同性能间的“最佳平衡”,即特定循环工况下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平顺性和操纵性能的综合分析。动力传动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是车辆设计、匹配及性能研究的基础,但传动系统建模复杂,得出的结果仅仅是理论值,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建模仿真进行动力系统匹配已成为研发汽车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