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通过逐步开发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实现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阐述了现代IT技术在产品流程、订单流程、数字化工厂高度结合的自动化生产制造概念,在某汽车制造企业焊装车间中落实"互联网+"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工业4.0"提出后,制造大国纷纷推出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推动制造技术与产业加快向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制造服务业转型。汽车技术与产业作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领域之一,汽车制造逐渐转向绿色智能、网络制造与服务,汽车产品也将转变为绿色智慧的网联汽车。"中国制造2025"也提倡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并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列为国家制度强国建设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电子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日前,一年一度的电子制造业盛会——2017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工业4.0"的逐步实施,制造业整体正在向着智能化与信息化方向转型升级,汽车行业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突破口。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与材料展览会日前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推动了国际汽车制造装备技术交流及贸易的发展。随着"工业4.0"的逐步实施,制造业整体正在向着智能化与信息化方向转型升级,汽车行业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制造通过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是打造汽车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作为汽车材料与设计、工艺与装备、质量与装配、工程与服务技术领域世界创新、亚洲第一的国际  相似文献   

4.
为顺应"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的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文章通过结合某一车企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一种集汽车研发平台化搭建、智能制造生产平台的规划方案。探求一种具有时代发展特色的,健康科学和具有高效率的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从中德双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长期战略来看,2者一致看齐"智能制造",可谓英雄所见略同。2015年10月29日,随着默克尔访华团第8次来京,德国商协会和德国中小企业代表访问了福田戴姆勒公司旗下福田戴姆勒全球数字化工厂,这是访华团此行造访一系列高端制造企业中的重要一站。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承接德国工业4.0"的首家企业,福田戴姆勒是中德双方合作精心栽培的汽车制造业"试验田",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借助工业物联网技术来提升汽车制造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从而推进汽车制造的快速发展。针对汽车智能制造展开研究,介绍了应用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工业物联网技术,提出为了促进汽车智能制造中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合理化应用,应着重考虑工业物联网的互联互通要求,对边缘设备数据需进行卸载和综合处理,以实现工业物联网的负载平衡和通信安全,从而实现汽车智能制造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整合,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智能制造是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道路,文章主要介绍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智能制造架构模型、智能工厂体系架构建设,及服务型制造等在汽车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1汽车产业升级及汽车后市场转型发展对汽车类专业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1)汽车产业升级要求亟需加快汽车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制造及相关零部件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汽车产品形态(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和生产方式(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变革、工业4.0背景下催生的"超级智能""超级工艺""极致环保""极致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正智能工厂是"工业4.0"的支撑和落脚点,能够为制造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多重效益,使之更为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本文盘点了部分知名汽车企业已建设或已规划建设的智能工厂,重点介绍了其引入的新技术,希望能从中一窥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前瞻未来趋势。制造业的互联互通已非新鲜事物。2013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旨在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与自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以"工业4.0"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革命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亟需国家战略支撑"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顺应时代潮流,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凭借"中国制造2025"东风,中国汽车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工厂升级实现智能化生产,巨大的自动化需求令全球自动化企业极为瞩目。日前,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IAS 201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设有工业自动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航空航天技术等9大专业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马静介绍,本届工博会成为展示中国"智"造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自动变速器车型的销售超过了手动变速器车型的销售。中国将成为一个类似于北美和日本,以自动变速器为主导的市场。全球主流的整车企业和变速器制造企业都在积极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更加重视对于先进自动变速器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培养。自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开始"井喷"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在短短的10年中完成了发达国家经历了1 00年才完成的数量积累,但是数量的变化并不必然带来质量的提升。与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工业强国比较,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的差距是明显的,其中在先进自动变速器领域的差距更是显著。  相似文献   

13.
商用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主体,受国家政策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那么,智能制造给商用车企业带来怎样的变革?各位与会嘉宾的答案是:高效。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6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浪潮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重汽科技大厦举行。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在产业链的作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及商用部署,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推进云基础设施落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共同打造"车联网"及商用车大数据平台,加快云计算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产业的  相似文献   

15.
孙骏 《时代汽车》2021,(7):22-23
工业4.0时代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早,也是最为广泛的领域,汽车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使得机器人越来越多。然而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时代对工业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厂的自动化系统逐步升级,增加了物联网的概念,将工厂的机器以及作为主体的人类员工融入到互联网中,实现机器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完美互动。进入到工业4.0时代之后,智能工厂开始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车间,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系统在汽车制造工厂的应用进行讨论和探索,阐述了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数字化系统对人员、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起到的巨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基于智能制造理念的产品几何质量控制技术,是工业4.0技术体系中的—项核心技术。"2015全国首届汽车几何质量设计与验证技术高峰论坛"的举办,尤其是中国尺寸工程联盟的成立,将承担起为中国制造的几何质量提供解决方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智能制造的实施过程中,制造执行系统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性技术。文章主要介绍制造执行系统的基本功能研究,并结合汽车生产过程对该系统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世界漂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使得降本增效成为各大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课题.而对于汽车工业,高效加工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众多汽车制造厂商的高效加工意识空前觉醒.各种高端机床和刀具装备源源不断地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19.
刘鑫 《商用汽车》2006,(7):62-63
自主品牌是汽车制造企业的灵魂,更是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不可否认,在汽车工业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下,中国汽车企业只有不断创建和发展自主品牌,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肩负起振兴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中国目前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更不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工业国家,而制造业的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行业也面临了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将有望成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升级的核心政策思路。有专家认为,在汽车工业正面临"三面夹击、双向挤压"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