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客车侧翻仿真中,选取不同初始位置,采用传统的初始角速度计算方法对结果影响较大.本文通过采用刚柔转换方式获得各侧翻位置的角速度作为客车侧翻仿真的初始边界条件,可提高仿真分析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GB 17578-2013《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以客车触地时刻的角速度为仿真初始条件,对该客车进行侧翻仿真分析,提出顶盖骨架及侧围骨架的改进方案,使该车型顺利通过侧翻试验。  相似文献   

3.
推导客车侧翻的临界碰撞时刻的角速度,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客车的侧翻过程,阐述不同摩擦副上客车侧翻性能的差异。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摩擦副上客车的侧翻情况,得出摩擦副摩擦系数与客车骨架变形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客车由于质心高、车身长等特点,高速通过弯道时容易发生侧翻失稳。文章以弯道半径、路面附着系数为主要因素,研究其对客车侧翻的影响进行侧翻临界车速优化计算。首先选用某型客车为研究对象,运用Trucksim软件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不同弯道半径、不同附着系数交互组合的仿真路面进行实验,根据横向载荷转移率进行侧翻临界分析得到各路面环境下的侧翻临界车速,然后再通过Matlab进行函数拟合建立了侧翻临界车速与附着系数、弯道半径的数学模型。设计检验弯道,对比计算可得该数学模型仅存有0.98%的计算误差降低传统模型误差,提高了计算精度。提出客车侧翻临界车速优化计算方案。简要分析其对客车侧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立某客车的侧翻碰撞有限元模型,根据正交设计思想对该客车进行侧翻碰撞仿真分析,得到车身各关键型材对生存空间侵入量和型材质量的影响。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不仅减轻了车体质量,而且提高了侧翻安全性,满足了相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客车侧翻一步碰撞快速算法,利用该算法对某款长12 m的公路客车典型车身段进行了侧翻碰撞模拟,并与LS-DYNA仿真及侧翻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侧翻一步碰撞快速算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客车结构的侧翻安全性能,其模拟结果与其它两种方法之间的误差小于15%,模拟时长约为LS-DYNA仿真的1/10,在基本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使得计算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弹塑性耦合迭代的接触修正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客车侧翻一步碰撞算法中,通过对假定的最大变形构形进行碰撞接触判断、弹性回弹计算及塑性能量平衡迭代计算,可获得计算车体结构最终变形所需的初始解变形构形。以某12 m公路客运车辆的典型车身段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客车侧翻碰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Ls-dyna等增量法及侧翻试验结果对比,该算法计算效率高,试验次数少,模拟时间是Ls-dyna等增量法的1/10,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旅客运输蓬勃发展总体客运量年年攀升。然而,有关客车的重、特大事故屡见不鲜,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其中,客车侧翻事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程度上都已成为仅次于碰撞的第二大道路交通事故形态。文章以一款8m客车为基础,通过Trucksim软件建立了客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急转弯稳定性虚拟试验。通过鱼钩试验(Fish-hook)分析了方向盘转角与客车侧向加速度、轮胎垂直反力的关系,探讨了侧翻倾向性。通过单因素的仿真试验,揭示了方向盘最大转角、方向盘角速度对8m客车侧翻倾向性的影响,表明方向盘转角对侧翻倾向性影响最为明显,方向盘角速度也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8m客车设计改进、风险预测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更直观地评价客车侧翻生存空间的侵入状况,提出以接触力作为评价指标的仿真分析方法。根据法规ECE R66要求,建立某客车骨架及生存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侧翻仿真分析,评价其上部结构的变形及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的状况。基于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仿真评估方法是简单实用、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来飞 《北京汽车》2013,(6):23-26,31
建立了某款客车侧向、横摆和侧倾的3自由度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了该客车的静态稳定性因子和静态侧翻稳定角的计算,以及动态鱼钩试验和双移线试验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静态工况下计算得出的客车所能达到的车辆侧向加速度要比动态工况下的大,客车在极限工况下容易发生侧滑或横摆失稳,发生绊倒侧翻的可能性大于非绊倒侧翻。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某型客车的实车侧翻试验,通过采集、处理试验数据,探讨客车侧翻试验及评价的方法和内容,为其他客车侧翻试验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作者先前开发的客车侧翻一步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变形标准模板和节点坐标插值的初始解预测方法,以提高其计算效率。通过对12m公路客车典型车身段模型进行模拟,并与原始侧翻一步碰撞算法和侧翻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客车结构在侧翻碰撞变形部位无法增加有效的吸能元件的特点,提出一种弹出机构侧翻保护方案,在尽可能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改善客车侧翻安全性能。该弹出式机构,在车体即将接触地面的时刻使某一行李舱门迅速弹开,先于车身本体结构与地面接触,产生均匀变形并吸收能量。车身段侧翻仿真与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侧翻保护效果,最后,对该结构进行轻量化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某全承载大客车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建构了客车有限元模型和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数值模拟研究环境.根据ECE R66的等效认证方法,进行了整车质心位置计算以及车体截段实车侧翻试验,评价了其上部结构的变形及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的状况.将车体截段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具有较好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研...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重型车的侧翻稳定性,建立了包含串联双腔制动阀、继动阀、ABS调节阀及制动气室的真实气压制动系统模型,分析气压制动的动力学特性,考虑制动与侧翻运动耦合,建立包含侧向运动、横摆运动、簧载质量和非簧载质量侧倾运动的重型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重型车防侧翻的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计算侧倾角和横摆角速度误差及目标函数,得到最优气压制动踏板位移控制序列,实现了差动制动防侧翻控制。选取典型侧翻工况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弥补气压制动响应延迟的影响,提高重型车的防侧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建立某大型客车车身段模型,依据ECER66进行车身段侧翻仿真,分析了乘员生存空间的侵入情况和加速度变化情况,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车辆发生侧翻,引入零力矩点的位置作为车辆侧翻的指标。根据某一时刻车辆的状态,预测下一段时间内零力矩点的y坐标,来计算该时刻的侧翻时间。一旦某时刻的侧翻时间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激活车辆防侧翻控制策略,对车辆进行控制,防止车辆发生侧翻。本文中采用基于模糊控制的PID控制策略,对不同的车轮施加不同制动力矩,防止车辆发生侧翻。通过Truck 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对算法进行验证,对采取模糊控制差动制动策略、传统的PID策略和无侧翻控制策略的车辆,分别进行阶跃试验和鱼钩试验,测取采取不同控制策略车辆的实时侧倾角。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差动制动控制策略的车辆,防侧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型梯度法,对客车侧翻一步碰撞算法初始解各节点的广义失衡力进行平衡迭代,并将局部摄动思想引入改进算法的节点广义失衡力平衡迭代过程,快速获得侧翻碰撞结构的最终变形,与原始牛顿-拉夫森(Newton-Raphson)方法相比,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应用改进算法对某款长12 m的公路客车典型车身段模型进...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某型号客车的有限元模型,依据欧洲ECE R66法规要求进行了客车动态侧翻碰撞过程的仿真,评价了该车上部结构的变形及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的状况,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说明该有限元模型是准确的.根据多方案仿真结果,对顶横梁、窗立柱等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有效提高了其抗变形能力,改善了该车的侧翻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客车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参考我国客车侧翻试验与仿真研究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差异,对国内客车侧翻试验、仿真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