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接2022年第7期)一、驾驶员疲劳监测相关术语GB/T39263-2020《道路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术语及定义》对驾驶员疲劳监测(DFM)和驾驶员注意力监测(DAM)都给出了定义。《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对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及相关的表述和定义如下:1.注意力分散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因疲劳驾驶、受外界环境干扰或从事与驾驶无关的动作,导致其无法专注执行驾驶任务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大陆集团收购初创公司Recogni少数股权,同时,还会提供AI、车辆传感器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领域的专业技术推动该芯片公司的发展。大陆集团专家预计这款新型芯片可能在2026年开始批量投产。大陆集团收购了德国与美国合资的初创公司Recogni少数股权。该公司致力开发基于人工智能(AI)、用于实时识别物体的新芯片架构。这种未来的处理器将用于大陆集团的高性能车辆计算机和其它应用程序,以便在自动化和自动驾驶过程中更快速地处理传感器数据。  相似文献   

3.
动态     
《世界汽车》2020,(1):82-85
博世研发出一款结合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的新型车内监控系统睡眠不足、注意力分散、安全带未系等情况都可能会对驾乘人员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为避免危险驾驶及可能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未来的车辆传感器不仅需要感知外部路况信息,而且需要实时关注驾乘人员状态。为此,博世已经研发出一款结合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的新型车内监控系统。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Harald Kroeger表示:"当车辆能够准确感知驾乘人员状态,驾驶就能变得更加安全和便捷。"该系统预计于2022年投产。届时,欧盟也将把驾驶员疲劳和注意力分散预警等安全驾驶技术作为新车标配。据欧盟委员会估计,到2038年,车辆安全新标准将挽救超过25000人的生命,并避免超140000起严重道路交通事故。实时监测车内状况能从源头上解决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问题。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车辆若要将驾驶控制权移交给驾驶员,需确保驾驶员未处于微睡眠、正在阅读报刊或使用智能手机发邮件等状态。  相似文献   

4.
日产汽车于近日展示了其独自研发的世界首创的转向技术,该技术可以独立控制车辆轮角度和转向信息。该技术是由方向盘获悉驾驶员的意向,然后通过电子信号控制车轮运动。这一系统将驾驶员意向传递到车轮的速度比机械系统更快。不仅如此,该技术系统还能快速、智能地将路面情况反馈给驾驶员,从而提升驾驶直观感受。另外该系统还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奔驰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主动或被动地为驾驶员提供支持(取决于系统配置),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即使事故无法避免时也可以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同时驾乘舒适性也有所提高。驾驶辅助系统利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以及摄像头识别车辆周围区域(图1),系统在需要快速安全操作时为驾驶员提供辅助,通过车辆信号装置控制对电子行驶控制执行干预(如:加速、制动、转向),在紧急情况发生前或发生时提示驾驶员注意该情况。  相似文献   

6.
董林 《汽车运用》2005,(3):33-33
了解并掌握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将对安全行车起到至关重的作用,下面列举几种危及行车安全的情绪,以示广大驾驶员朋友。急躁情绪这类驾驶员行车速度快,不顾客观条件是否许可便一味地盲目超越前方车辆,遇到交通堵塞或渡口等待时,不是依次排队等候,而是见缝就钻。骄傲情绪这类驾驶员  相似文献   

7.
正Cosworth公司正在扩大其摄像机和数据系统的应用范围,为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车辆提供视觉解决方案。公司在智能视觉软件领域的经验将杯用作汽车联盟的一部分,用于开发避撞系统,这将改善自动驾驶和网联车辆的运行和安全性。多车防撞计划(MuCCA)将利用人工智能和车辆对车辆的通信来帮助自动驾驶汽车作出合作决策,以避免在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辅助驾驶员安全行驶,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信号提示的碰撞预警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HMI),向驾驶员提供车辆周围的危险方位和程度的信息。用STISIM软件,把视频采集到的实际交通场景,转化为虚拟场景,设计了一种固定式驾驶模拟器,在该模拟器的试验平台上,由25名驾驶员进行测试,用问卷统计判断主观感受,用STISIM软件测量碰撞次数、速度、纵向加速度、侧向位移、即碰时间(TTC)等数据,来评价该HMI的有效性和用户接受度。结果表明:参试者对该人机交互界面具有积极的主观感受,该系统工作时,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更为平稳,碰撞次数有所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考察公交驾驶员的工作倦怠、驾驶愤怒和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开展本研究。方法:使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驾驶愤怒量表(DAS)和员工情绪管理量表面向重庆市某公交集团公交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清洗之后,共获有效样本4699份。结果:公交驾驶员的工作倦怠和驾驶愤怒显著相关,rs=0.33,p<0.01。情绪管理在工作倦怠和驾驶愤怒中起到调节作用,且达到显著水平F(1,4688)=6.88,p<0.01, 95%CI为[0.16,0.19];但调节作用对总体变异解释的贡献有限,△R2=0.0013。结论:公交驾驶员的工作倦怠和驾驶愤怒显著相关,但是情绪管理的缓冲作用相对有限,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探索其他更加突出的影响因子,为减少公交驾驶员的工作倦怠,预防驾驶愤怒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从江森自控分拆并独立上市的安道拓,在2017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和创新概念,其中包括多款由中国工程团队设计和开发的全新座椅产品,以及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的AI17概念座椅。首次亮相于2017年1月份底特律车展的AI17概念座椅,主要针对第三和第四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所设计。在自动驾驶车辆中,驾驶员和乘客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驾驶以外的活动上,因此汽车内饰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汽车具备了电脑操控驾驶的能力,乘员们将对汽车座椅和内饰空间的灵活性提  相似文献   

11.
高峰 《汽车运用》2003,(7):37-37
驾驶员心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常见的容易诱发车辆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不良情绪有以下几种,需格外警惕。 气愤 战友们整天在一起工作、生活和学习,难免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公正,都会使当事者产生气愤的心理情绪。若驾驶员带着气愤情绪开车,就会导致驾驶动作过大、过猛,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传统汽车,驾驶员在环控制操控模式下,驾驶员搜集信息并完全掌控车辆行为。随着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演进, L3层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普及,汽车驾驶操纵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可以预见随着L4-L5层级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销售,驾驶员将从车辆中彻底消失,人车交互的虚拟驾驶员与车辆之间如何完成交互互动呢?本文将综述目前ADAS系统支持下车辆驾驶操控情况,并对未来L4-L5层级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人车交互系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维护交通秩序,文章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抬头显示技术(HUD)提出了一种提醒驾驶员交通标志的系统。首先通过红外摄像头做成的视觉采集器收集车辆周围交通标志牌信息,再传递给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并生成提示信息,然后通过抬头显示技术将卷积神经网络生成的提示信息显示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从而起到提示驾驶员辅助驾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系统信息感知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汽车驾驶安全日渐重要.围绕人-车-路系统中的人和路开发车载汽车安全驾驶支持系统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智能运输系统的交通安全研究中,与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信息感知技术研究主要有:车辆状况检测、交通环境的检测、非常规条件下驾驶员视觉增强和对驾驶员的检测等.文中将对上述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技术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5.
为理解驾驶员行为特征,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类人驾驶能力,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于自然驾驶数据集,对驾驶员在弯道行驶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开展了研究。选择车辆纵向速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和车速作为驾驶员行为特征,选择弯道曲率半径作为道路几何特征,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进行弯道工况识别,通过核密度估计及相对熵对数据集特征参数分布的收敛性进行验证,并对弯道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行为特征及道路几何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可以为设计具有类人操作特性的自动驾驶或驾驶辅助个性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陈杰 《驾驶园》2010,(12):36-36
苏州金龙在今年7月推出G-BOS智慧运营系统,装备上这一系统后,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够及时了解到车辆的运行状况、位置、发动机转速等丰富的信息。该系统还能对驾驶员做综合评估,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并激发驾驶潜能,提升车辆安全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8慕尼黑电子展汽车技术日上,安富利展示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并减轻驾驶员疲劳,避免交通事故。近年来,随着各国安全法规的日趋严格,越来越多的先进驾驶辅助技术被安装到车辆上。此外,汽车技术正朝自动驾驶方向发展,从Level 1到Level 5,未来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ADAS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相关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包  相似文献   

18.
正标致的概念车设计与其他厂商略有不同,并不是纯粹以外观或动力系统为特点打动路人,而是采用了更且实际的自动驾驶技术。全新的INSTINCT概念车将会采用4种全自动和半自动驾驶模式供人选择。人工驾驶模式为动态驾驶和辅助驾驶,这两种模式下自动驾驶功能将只在预见到将会发生危险时介入,而多数时间则由驾驶员对车辆进行主导,而"舒适自动和高效自动"这两种自动驾驶模式时,驾驶员则可以彻底放弃对车辆控制,由车辆进行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19.
<正>汽车功能正变得日渐复杂,尤其是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网联和驾驶辅助技术运用到车辆上,整个系统架构必须更加集成和优化。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来说,如何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帮助驾驶员识别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并做出反应,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涉及到各类传感信息以及安全技术的集成。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安全地管  相似文献   

20.
翟亚楠  余小东 《商用汽车》2007,(10):126-127
安全驾驶是经济性驾驶的前提及保障安全驾驶是车辆驾驶的前提,也是经济性驾驶的有力保障。下文从人与道路交通开始,着重对安全驾驶进行探讨。1.人和道路交通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主体之一的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为驾驶员必须对众多的外界环境因素做出快速反应,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包括其他的道路使用者、道路条件及状况、交通法规、交通流量、天气等等(见图5);但驾驶员却无法影响到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只能通过采取适当的驾驶操作控制车辆,以使驾驶行为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