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了十多年,汽车用动力电池迎来第一波规模化的退役潮,锂电回收利用成为重要课题,但回收动力锂离子电池不宜在电动自行车上使用。此文将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使用环境进行对比,并对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产生的风险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汽车电器》2015,(2):74
<正>《汽车电器》2011.10,2012.10,2013.5/12,2014.5/12在能源危机和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发展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新能源专刊全文刊登纯电动、混合动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类文章。方便读者使用查阅,收藏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压力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四川汽车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四川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变暖和石油危机的加重,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开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以新能源(包括电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为动力,降低传统汽车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是今后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而我国一直在推广纯电动客车的发展,但还存在核心技术、资源投入以及统筹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只有有效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工程化和产业化,掌握纯电动客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核心技术问题,才能促进纯电动客车的良性发展,更有效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纯电动客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了有效提高纯电动客车的运行性能,需要通过对传动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匹配其实际行驶状态,针对不同运行道路智能调节,使纯电动客车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等达到有效发挥。本文将简单对纯电动客车传动系统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纯电动客车传动系统技术研究和优化措施,促进纯电动客车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优化和提升,使其更有助于符合现代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2,(32):38-41
未来20~30年将是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强国,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开发和应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汽车电动化技术,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安凯客车的新能源产业在媒体的关注中正大刀阔斧地前行。2011年6月16日,央视财经频道以安凯客车进军新能源汽车全面提速为题,重点报道了以安凯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状况。这已经是继2009年达沃斯会议,2010年世界首条纯电动公交线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蓬勃生命力.我国部分车企已经明确给出停止生产销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在当前技术体系中,新能源汽车依然存在某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续航里程焦虑和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问题.基于驱动电机的可逆性,对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提升新能源汽车能量利用水平,改善续航里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勇 《驾驶园》2013,(3):42-49
行业专家在总结"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三年"时指出,从"二十五城千辆"工程实施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取得了三方面的成绩:首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运营规模居世界之首;其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方面,形成了纯电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和增程式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运输车辆》2011,(17):19-19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1年8月5日,新交付大运会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正式上路运行。当日,深圳大运会新能源汽车交付仪式在深圳举行,2011辆大运会新能源汽车正式交付使用,投入运营。此次服务大运会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公交车1370辆、纯电动大型公交车253辆、纯电动中型公交车26辆、纯电动出租车300辆及燃料电池车62辆。  相似文献   

10.
精进电动     
精进电动是一家新能源汽车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之一的驱动电机系统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精进电动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全面地覆盖了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等主要技术路线,驱动电机产量、销量和出口额均居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第一,2011年产销驱动电机总功率千瓦数已经进入全球独立驱动电机供应商的前五位. 目前,精进电动已在为全球范围的客户开发多个混合动力、充电混合动力电机,并且将投入生产.精进电动已经或正在参与多个国家"863"项目、工信部创新工程、以及北京市、地区专项.精进电动还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机产业的惟一代表,参与中美清洁能源研究项目并承担电机研发.  相似文献   

11.
<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背景:各国从环保、技术与能源安全角度出发,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汽车电动化浪潮;中国构建四维政策体系以激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能源安全等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公路运输车辆正被新能源车辆逐渐取代的趋势愈加明显。从全球政策层面来看,各国政府对内燃机汽车的禁令越来越多,以电动化为主要技术流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掀起一场世界范围的动力革命。  相似文献   

12.
高端发言     
苏波:纯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获重点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苏波日前表示,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要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示范及产业化。他说,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了25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安排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0亿元,重点支持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和插电式商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动力电池等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愈发重视,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增程式电动轿车作为纯电动化的过渡车型,节能减排效果到底如何需要深入研究。因此,文章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选取市场上一款增程式经典乘用车车型为研究对象,基于Gabi软件构建模型,并输出节能减排分析报告。结果表明,增程式电动轿车在原材料获取和运行使用阶段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大,并提出电能结构优化,汽车轻量化设计,报废回收等建议,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各国在能源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节能减排方面的关注已经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对新能源汽车在世界上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汽车电动化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方兴未艾。传统的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将逐步发生变革,现代汽车实际上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产品,也是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载体。不过,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以电力为动力的汽车与传统的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差别将越来越大,其中以电力为车用动力的  相似文献   

15.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10,(43):46-47
<正>今年8月份,由国务院组织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披露。该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要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未来10年政府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政府在税收政策给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很大优惠。比如,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大量汽车使用带来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补贴、税收优息等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人员严重不足,因此要尽快培养掌握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人才。文章论述了如何在中职学校如何开展新能源汽车专业,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给社会提供合格的新能源汽车保养、维修人才,同时促进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在阐述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及对汽车自身影响的基础上,从维修行业和维修企业2个层面分析电动化和智能化对未来汽车维修业态影响的可能情况,最后向维修企业提出发展建议。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对汽车自身影响汽车电动化许多国家及地区相继传出传统能源汽车禁售时间表,我国也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从2019年开始导入新能源积分,意为强制要求国内汽车厂商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汽车动力朝新能源方向转型的趋势已明显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深圳市作为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首批示范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双锁共赢"模式是由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创新联盟根据深圳纯电动公交客车实际推广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摸索出来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本文对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创新点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总结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较高的成本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构建了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综合分析比较模型.基于新能源汽车各关键零部件的学习率曲线,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和货车的未来制造成本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结合我国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和物流车4个应用场景,对各场景下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成...  相似文献   

20.
试析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人类解决这一危机的主要途径。基于此,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电动汽车。日本、美国等汽车强国已经开发出了一些商品化的电动汽车产品。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