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汽车涉水时发动机外部环境特点为依据,设计了车用发动机涉水试验测控系统,结合试验室的相关测试设备,进行了某车用发动机稳态条件下涉水800 mm、740 mm和不涉水时的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涉水条件下涉水所引起的相关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发动机涉水对润滑油的冷却作用,涉水条件下发动机的性能稍优于不涉水条件,但涉水背压的增大对发动机性能劣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于传统能源车的涉水能力暂无检测试验标准。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涉水的相关国家标准和上海地方标准,介绍了参照电动车涉水标准制定的传统能源轻型汽车涉水试验技术规范,并对某轻型汽车进行了涉水试验及分析。试验中发现压差传感器被车轮转动甩上的雨水造成故障,经过抬高压差传感器,故障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3.
重型军用越野车涉水深度是其重要的地形通过性性能指标。梳理了国内外针对重型军用越野车涉水方面相关标准要求、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分析了涉水试验的注意事项,为类似试验提供相关标准及措施借鉴。  相似文献   

4.
车用发动机在涉水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建发动机涉水试验台架,对1台4行程柴油机进行涉水试验研究,分析柴油机涉水时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柴油机不同的涉水深度、不同的涉水温度和不同的涉水方式都将引起润滑油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某车型在项目研发阶段所进行的涉水试验,描述了试验中所发现的漏水问题,包括漏水现象、原因分析以及整改方案,最终解决漏水问题,确保此车型的防水密封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力学方法,在AVL PreonLab仿真软件中建立了某纯电动车的涉水仿真模型,并结合涉水试验,研究了涉水工况下车身内外水的流动和分布规律,重点分析了电驱系统减速器呼吸孔和空调系统进风口的涉水性能。通过仿真和试验,改进了电驱系统减速器呼吸孔的设计,确保电驱润滑油不会进水。通过结构优化切断了水流进入空调进风口的流动路径,同时还验证了AVL PreonLab的仿真功能,表明其能够高效地支持车辆水管理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加大全市黑臭水体等涉水问题整治力度,加快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顺利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贵阳市城市黑臭水体等涉水问题整治工作方案》出台。方案明确了贵阳市城市黑臭水体等涉水问题整治工作的目标:一是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雨污分流率,  相似文献   

8.
某SUV车型在项目研发阶段进行整车涉水性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油箱维修孔盖漏水,文章主要对其漏水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整改方案,解决油箱维修孔盖漏水问题。  相似文献   

9.
姚明  楚社民 《公路与汽运》2004,(5):22-22,43
从涉水前的准备、涉水中的驾驶操作和涉水后的检查调整三方面探讨了汽车安全涉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姚明 《驾驶园》2009,(6):90-91
汽车在雨季常遇到涉水行车的问题。汽车涉水,由于水的浮力和流水的冲击作用,加上车轮与水底的附着力较差,车轮容易发生空转和侧移。又由于水底不平,行驶阻力忽大忽小,车辆难以操纵,极易出现熄火等险情。例如在“98抗洪抢险”斗争中,车辆在深水中行驶的时机较多,造成了部分车辆发动机熄火,影响了抗洪任务的执行。为使车辆顺利涉水,并在涉水后正常行驶,作为驾驶员必须掌握涉水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胡立虎 《驾驶园》2006,(9):34-35
每逢雨季,路况随阴晴而变化.因而,汽车经常会涉水而行.涉水行车,常常会使汽车的发动机、车厢等进水,致使车辆无法行驶.那么,涉水行车应注意哪些问题并如何处置呢?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来临,暴雨也就常常来访。在感谢降雨带来凉爽天气的同时,相信大家也会为车辆的涉水问题而烦恼。我将在下面的讲解中与大家分享车辆涉水的预防、涉水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及维修要点。如何预防车辆涉水首先,车主选车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路况,结合底盘、进气口、防水性能参数等选购车型;其次,我们应该做好预防工作,提前了解天气情况,不盲目出行,并根据需要提前投保涉水险;再次,停车时要找准位置,不停在容易积水的低洼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涉水是汽车故障中最为严重的1种故障之一,它的危害极大,维修费用极高。汽车在各种不同的天气、路面下行驶难免会遇到极端天气,时有遇到涉水故障。汽车涉水故障有动态涉水故障和静态涉水故障,本文通过1例汽车严重涉水的维修过程来说明如何检修涉水汽车故障。一、故障描述有1辆2010年生产的凯美瑞2.4G轿车,行驶里程8.5万km,报修在特大暴雨天气下行驶,当驶入1段水位较深的路面后发动机熄火,并无  相似文献   

14.
车辆在涉水过程中由于水溅入发动机机舱内部而导致熄火和部件损坏。为了在车辆设计阶段有效地解决该风险,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lume of Fluid,VOF)追踪气液两相流动界面原理,在STAR-CCM+仿真软件中建立某SUV车型的涉水仿真模型,分析其在不同水位高度下的涉水过程,并对机舱内水的体积分数和飞溅高度进行监测,得出水流从进入机舱到稳定的相应结论,确定车辆涉水过程中的风险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车身前部和发动机机舱内部结构提出了一套优化方案来提高车辆的涉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水淹故障车辆是指车辆在涉水过程中,超出车辆标定的涉水深度所造成发动机机械部件、底盘机械部件、电器部件、车辆线路及各传感器损坏的统称。涉水车故障的分类可根据水淹位置来确定涉水类型。  相似文献   

16.
详解涉水险     
很多车主都认为自己的车上了全险,自然也包括“涉水险”,但实际上汽车全险通常都只有车损险,并不包括“涉水险”。涉水险的全称是车辆涉水行驶损失险,是专门针对因水淹导致的发动机损失进行赔偿的一个险种。业内人士介绍,车辆基本的车损险,包括车辆涉水所造成损坏的基本理赔,但是不包含因涉水造成发动机进水后,所导致的发动机故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在车辆涉水性能开发过程中的最新应用案例,以项目前期开发时运用的场景为核心,为某些既不能密封又需要防水的零部件或子系统的前期设计提供了验证和风险预测方法。主要分析了若干前舱关键零部件的水入侵或者水冲击的效果,讨论其应当满足的设计要求及可行的改进方案。同时讨论了涉水仿真分析目前仍存在的局限性及提升准确性的方法,并对该技术未来可能适用的零部件涉水性能开发进行了列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因汽车涉水导致发动机机械事故时有发生。由此也造成汽车产品或维修质量纠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因汽车涉水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探讨了事故分析方法步骤,事故责任划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道路严重积水影响正常交通问题,以超声波反射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款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涉水报警系统。通过理论分析获得涉水水位与降雨量呈线性关系,设计了超声波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以及STM32数据处理单元,分析超声波测距原理及微弱信号选频放大原理。在Keil5开发环境下,采用库函数和模块化编程,利用C程序为基本语言进行编程和调试。通过上位机前面板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并且可以长时间地在线测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正第1节认识危险最大涉水深度车辆的最大涉水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的自身结构以及它是柴油车还是汽油车。作为一条经验,车辆的最大涉水深度应该在轮毂的最高端和轮胎的最高端之间。但是,最准确的最大涉水深度最好还是查阅制造商为车辆配备的使用说明书。柴油汽车相比汽油汽车更适合涉水,因为柴油发动机没有汽油发动机的电气设备,如高压点火线圈、火花塞、分电器等,所以柴油发动机更不怕水,柴油汽车的涉水深度相对也更高些。是车都有极限大多数4X4越野车都可以在不超过其车轴深度的水中通过,但当通过更深的水时,你就要小心了,至少要了解发动机进气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