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2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交通运输部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上海世博会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情况。"上海世博会的交通运输安全和保障是我部又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好、协调好,确保万无一失。"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也通过发布会传达出决战决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五洲纵览     
政策法规交通运输部要求安全生产大检查全覆盖零容忍6月15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于6月至9月底,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检查将覆盖交通运输系统所有领域、所有单位和企业,对查出的问题"零容忍"。  相似文献   

3.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指导交通运输系统以加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为突破口,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力遏制重大水上交通事故. 《方案》明确,到2022年年底,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领域"三管三必须"原则得到深化落实,各地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协调机制顺畅运行,党委和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的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治理格局更加凸显,共建共治共享的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治理体系基本形成,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严厉打击,安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得到进一步压降.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委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担行业第一个信息安全领域科研项目一"异构条件下交通运输行业可信安全环境和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成为行业体系化研究信息安全工作起始点。"在交通运输行业多重、异构、复杂环境下,有效落实等级保护制度,建立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安全管理上规范行业标准和要求,从安全技术上实现可信安全技术环境,建立相应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动态监管及安全功能性符合性检测支撑体系,使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平安交通"是党和国家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是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段切期盼,也是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运用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实施有效管控,进一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安全,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道路运输业者头顶。人命关天,这是最不能出事故的领域,最近以来却频频发生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为了落实国务院第"165"、"167"常务会议精神,交通运输部最近全面部署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各地积极响应,在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和危险品运输等领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检查和落实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社会第二大油品消费行业,同时我国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安全事故率则较高,而提高行业的安全节能水平,关键在基层企业,最终落脚点在驾驶员。自首届"宇通杯"始,甚至更早可以追溯到"宇通杯"的前身——宇通"价值连城"活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节能实践活动便连绵不绝,其中有很多都是由类似宇通这样的客车制造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12,(7):4-17
<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决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安全永远是生产的底线。"《求是》杂志曾刊登题为《安全生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文,引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所作重要批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1月2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电  相似文献   

10.
<正>安全生产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底线和红线。"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综合运用制度推进、督导检查、挂牌督办、问责追责等各种手段,组合出拳,系统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对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治理,全力维护行业安全形势稳定。特别是2013年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首次以纲领文件形式全面统领此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593号令,发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行业引入产品认证制度六年来,交通产品认证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提升了社会对交通运输行业质量安全的信任水平,在加速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力支持了我国认证认可事业的整体推进和发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在2012交通产品认证交流大会上的讲话无疑为交通产品认证打了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12.
动向     
正2017年行业重点科研平台认定结果公布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公布了2017年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据悉,此次交通运输部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交通运输网络安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及装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等10个方向,共认定了30家行业研发中心;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方向,共认定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组织编写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丛书,丛书由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文件汇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释义、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员考试大纲、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释  相似文献   

14.
赵平 《人民交通》2020,(5):30-31
"继续聚焦防止疫情扩散和保障路网安全畅通两大任务,原则上全省所有交通重点项目2月20日前要达到正常施工状态……"湖南省2020年交通运输工作视频会于2月18日召开,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赵平在会上部署当前工作,动员全省交通运输干部职工奋力开启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行监测、运营管理、运输服务和安全应急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系统供给能力、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将成为加快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交通运输行业包含多个不同业务单位,业务种类复杂,现有业务系统建设以满足单一业务部门需求为主,业务覆盖单一,系统间相互割裂,形成信息"孤岛"和"烟囱",再加上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保障道路运输安全?除了强化薄弱环节管理、加强安全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手段之外,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将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控等管理措施用足用好也是一种创新模式。"客车司机连续疲劳驾驶、车辆超速,货车超载损坏路面……这些违规行为正在纳入"千里眼"的监测!"千里眼"即交通运输部开展的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而继江苏与湖北之后,交通运输第三方安全监控平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伊始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到"两会","平安交通"成为热门词汇。2013年1月3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同时,会议上提出,今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将重点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并将活动主题确立为"平安交通,人人有责",期间将大力开展"平安公路"、"平安车船"、"平安港站"、"平安渡口"、"平安工地"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世界加速步入信息化时代,如何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正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新年伊始,以"融合创新——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全国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电子收费支付技术与出行信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运行监测与自动跟踪、识别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及车(船)联网和主动安全"、"大数据技术应用"等议题被提出并得到深度剖析和解读。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浪潮,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者和服务者早已意识到,要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必须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引领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的第二个周四早晨,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北京。十八大,不仅是中国的"大事件",似乎也正成为世界史册的"大篇章"。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善于总结历史的政党,在活力的持续进发中改革攻坚,着手描绘伟大祖国的新一页壮美诗篇,交通运输裹挟其中,发出了自己不断求索的声音。安全曾有评论称:"如果说十年交通运输的跨越式发展写就了一本行业的恢弘巨著,那么安全发展就是挺立于书脊,支撑着发展的鲜明主题;如果说十年交通运输脱胎换骨的变化绘就  相似文献   

20.
正据悉,启动"茅以升公益桥"项目,旨在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架设安全上学之桥,同时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子搭建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平台。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参与其中。小桥建成当天,交通运输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