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列车高峰时段行车间隔时间是决定列车运行图抗干扰能力和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以晚点列车数、晚点总时间、冗余时间利用率和正点率作为评价指标,运用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仿真系统研究列车行车间隔时间对运行图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系统干扰下,列车运行图保持高可靠性;在5min和10min行车干扰下,采用5min的行车间隔可保证运行图的可靠性;行车间隔5min实验方案受干扰大于10min时,晚点纵向传播程度大幅增大,为保证运行图可靠性前提下,宜采取8min行车间隔运行图。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路网是城市交通的基础,合理的城市路网需要合理的城市路网密度。在控制道路面积率和交通需求不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城市中心区大街区和小街区下不同路网密度的交通效率进行比较的定量分析法。通过利用Synchro分别对大街区和小街区情形下路网进行仿真,对路网交叉口的延误、交叉口停车、路网容量以及路段速度四个主要效率指标进行定量对比分析。以上海临港新城道路网和流量为基础,进行仿真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街区路网较大街区路网有较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3.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网络化、智能化是现代化铁路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基于列车运行图与运输需求、运输能力协同的系统需求基础上,提出研发整体性强、功能完善、可分可合的列车运行图综合运用系统的设计目标,构建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系统应用功能。研究列车运行图与区域经济、区段能力协同系统建设,并针对建设中数据可视化方法、客流需求预测和列车运行图与区域经济、区段能力协同评价体系做出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4.
列车运行图动态性能的优劣,影响着高速铁路的运营质量,一般通过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运行图的静态性能是以运行图为基础,静态评价指标是通过直接查定列车运行图得到的,仅凭借静态性能不能真实的反映运行图的优劣。运行图的动态性能是指列车运行图在实施过程中承受各种随机因素扰动的能力,可以从列车运行线和列车运行图两个层次来反映,论文重点从晚点概率、晚点时间、连带晚点概率、晚点传播影响区长度四个方面,构建了高速铁路运行图动态性能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并详细描述了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了运行线和运行图动态评价指标的重要度。利用指标的重要度,可以确定运行图中的关键列车运行线,以及评价运行图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铁路     
《运输经理世界》2010,(14):19-19
中国铁路七月起再调运行图 中国铁路自7月1日起再次调整列车运行图,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铁路的第二次大调图。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称,新调图是为巩固2009年4月调图成果,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实现增运增收的目标。今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大范围的调图提速。调整后的列车运行途中时速可达250公里至300公里,动车组列车达到345公里,标志着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正在逐步成型。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已经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今后铁路的高速路网建设步伐还将加快。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交通路网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影响,并提出基于城市交通路网的公共体育场馆空间规划策略和交通管理建议。通过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的规划布局要以城市交通路网为导向,做好公共体育场馆的空间规划,充分发挥城市内外部交通路网的空间导向作用,基于城市公交系统来选址和布置公共体育场馆,以减少对交通路网的不利影响来进行科学的交通组织规划,并统筹考虑体育场馆赛事期和非赛事期的路网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7.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是城市交通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研究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交通流的影响,采用交通仿真系统VISSIM以及尾气排放模型MOVES搭建了公交专用道设置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的量化分析模型,以西安市南门到电视塔路段为研究对象,选用了三种不同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不设置专用道、路中式专用道、路侧式专用道,仿真分析设置不同公交专用道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公交专用道后整个路网所有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总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路中式公交专用道的尾气排放量最少,路侧式次之,不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尾气排放最大;针对整个路网而言,设置公交专用道后对交叉口行驶工况的排放改善要比其他路段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震后城市交通系统通行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包含路段单元通行概率、路段连通概率及路网连通概率的城市交通系统通行性计算理论,为城市路网的连通可靠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列车速度、服务水平、鲁棒性、弹性及列车运行水平5个方面,构建列车运行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广义模糊软集模型确定列车运行图综合得分系数,实现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评估。为了对算法效果进行验证,以徐盐、连淮铁路网络中京沪高铁南京南至徐州东段、徐兰高铁徐州东至商丘郑徐场段、青盐铁路青岛北至连云港段三条线路为例进行运行图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京沪高铁南京南至徐州东段的运行图综合质量最好,青盐铁路青岛北至连云港段运行图综合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客流量大、行车密度高,初始晚点产生概率增大,列车不能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会造成大规模的列车连带晚点。通过对晚点传播基础特性的分析,基于极大代数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晚点传播模型,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为例,通过对晚点传播的描述和推演,评价给定的列车运行图稳定性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提出3个运行图的调整策略,通过模型计算和分析,评价策略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路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路网监测手段越来越多,对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与服务信息的个性化等要求越来越高,车联网也成为提升智能路网监测能力的强有力手段。本文提出的基于车联网的路网监测系统,以车辆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校验者和使用者,实现车内网、车际网、车辆与移动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交互共享,提高路网监测系统的信息准确性、时效性及利用率,并为应急处置和出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市郊的线路上开行快慢车有利于缩短长距离出行乘客的乘坐时间,提升服务水平。在借鉴国外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计算机试铺运行图的仿真模拟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研究了限定越行站条件下不同越行地点和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对通过能力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不同运营方案条件下的线路最大能力。仿真结果可以为线路的开行方案优化及增能措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天津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快速路是全封闭、全立交以机动车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城市道路系统,构成城市交通的主干路网。如何对城市快速路网的交通实施有效管理,成为交通管理部门的一个新的课题。国内的一些城市虽然对此进行了研究,但一般仅仅从检测、控制、诱导等单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结合天津市快速路网特点和天津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研究并提出适合天津市快速路网的智能交通管理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传统Dijkstra算法在路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路网拓扑关系存储和快速搜索技术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一种改进的Dijkstra算法,并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交通需求不断增高,公路上时常发生拥挤、事故与污染等问题。如果公路经常发生堵车和事故,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对货物的及时运达产生很大影响。而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完善公路监控系统,使公路路网监控业务标准化,才能保证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打造出安全、快速、高效、舒适、方便的公路。但是我国在建设公路路网监控系统中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并没有获得明显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增高行车速度的效果,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不能稳定增长。所以,公路路网监控业务的标准化是势在必行的,相关研究人员要结合实际,符合国情需求,研究解决公路发生的系列问题,分析解决路网监控业务的标准化所遇见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路网监控业务的标准化程度,试图提出合理的改善路网监控业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据悉,从2014年12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这是2014年7月1日调图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列车运行图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调整。这次调图后,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将达到2673.5对,比调图前增加226.5对。与现在的运行图相比,新的运行图主要有以下变化: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次调图,一方面,结合沪昆高铁杭州东至南昌西段和长沙南至新晃西段、兰新高铁、成绵乐客专、青荣城际、南广线、贵广客专、郑开城际等一批高铁新线近期陆  相似文献   

17.
张菁 《综合运输》2009,(4):88-88
<正>自2009年4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这是继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之后,铁道部再次对列车运行图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发展模式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往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基于现行路网模式展开的。在新的道路网络模式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有必要进行优化调整。文章基于新型路网模式下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展开研究,提出与新型路网模式配合度更高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法,并提出基于PPP模式的公交场站规划。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慢行系统规划方法对具体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研究提出基于使用者需求分析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用于指导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首先通过分析山水格局和用地结构,建立慢行系统初始方案,其次对初始方案进行需求侧要素点和供给侧要素点两方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初始方案进行多轮优化调整,从而构建宏观层面供需平衡的慢行骨架系统。中观层面根据组团功能、慢行交通集聚程度划分慢行分区,并结合路网条件供给,提出各分区的慢行发展模式。最后以厦门市为例说明"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由于其功能多样,辐射广泛,周边路网复杂,因此对其指路标志系统需要专门设计。文章以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指路标志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路网结构及交通流特性出发,将指路标志系统按出行者需求层次分为四级,并提出相应的指路标志设置原则及方法,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