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既有客运枢纽布局方法出发,分析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规划层次枢纽的布局要求,探讨了省域层面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以江苏省为例,围绕旅客出行无缝衔接的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并以响应区域不同运输结点和不同层次客流需求特征为切入点,提出"客流分层、结点分级、枢纽分类"的布局方法,以及枢纽布局方案与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客流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客流预测的目标、要点、年限和内容,建立了包含出行生成预测、出行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预测和交通分配预测的四阶段法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四种方案进行了客流预测,得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优劣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了提高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合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客流衔接换乘的系统分析,从多维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在遵循方案评价基本原理及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的评价方法,用于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方案的评价,建立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对灰色系统理论进行了改进,在灰色系统计算的解中加入改进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因子的客运量灰色预测方法,并通过加入节点重要度,将市域客运量分配到各个主要车站,最终得到规划年目标城市的客运站客运规模。通过对贵阳市客运总量的核算,证明了提出的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并且利用节点重要度,计算得到了贵阳市2020年各主要客运站的客运规模。基于贵阳市各主要客运站的客运规模以及重要程度,通过引入新的思路,对主要客运的布局、功能进行规划,最终得到了贵阳市2020年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我国春运铁路客运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客运站存在的问题,并从客流组织和客运站规划方面提出了缓解春运问题的相应对策,从而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铁路目前票价单一、不能有效调节客流,票额分配对客流波动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根据收益管理理论,以铁路给定预测客流为依据,在基本票额分配中预留部分可灵活分配的票额作为全程通售票额,以应对客流预测误差等带来的影响;对区段剩余票额,按照尽可能分配长途票额的原则建立剩余能力优化模型,并为剩余票额制定动态票价来吸引客流、提高客运收益。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票额分配模型能适应客流需求的波动,避免大量票额调整工作,根据不同购票时段的需求特点,对剩余能力进行动态定价来吸引潜在客流,提高铁路客运收益,为铁路票额分配和动态定价提供了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现行的城乡二元客运管理体制人为分割了城乡客运市场,制约了城乡客流、物流.山西省已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赵亚玲  唐儒平 《综合运输》2000,(10):30-32,29
<正> 公路客运站是城市对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站的合理布局可以扩大对外交流、增强城市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开发重点和中心,其客运站的规划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分析广州市公路网及其客流特征出发,在归纳总结原广州公路客运站规划布局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客运需求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客运站体系”的概念,并给出了“面点统筹、分层三步规划布局”方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交通与旅游的演进及融合历程,提出交通与旅游融合的三个阶段。在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及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第三阶段的背景下,提出了以完善游客出行链为重点,构建"两网两体系"的旅游交通规划研究框架,并在呼伦贝尔-阿尔山综合交通规划中进行了应用。文章最后从规划理念、规划思路、规划方法、规划重点、规划内容等五个方面对新阶段的旅游交通规划应对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筱林 《综合运输》2006,(8):109-113
《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同时强调在加快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的同时,系统安排枢纽建设,强化重点客站,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衔接。这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枢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单连龙 《综合运输》2012,(12):43-46
本文总结了武汉市客运枢纽交通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武汉客运枢纽交通衔接人性化、层次化、多元化和高效化等规划原则,以及交通衔接的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武汉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的总体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南京市六合区道路客运需求、客流特征和场站的发展现状,揭示了目前六合区道路旅客运输存在的问题,进而从需求总量、旅游客运、快速客运、农村客运、城乡客运等方面剖析了六合道路运输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新建客运枢纽、加强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合理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六合区道路旅客运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客运枢纽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宁波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具备良好基础,但综合客运枢纽建设较为滞后,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问题突出。本文在总结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布局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提出了宁波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布局模式与具体方案,并以宁波南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为例,对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的实际,介绍了轨道交通建设中线网规划、线路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客流预测以及线路敷设方式的确定等前期工作对地铁造价不同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提出了降低前期投资的几个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的加快,与之相关的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分析高铁枢纽片区的客流构成,分别利用弹性系数法和四阶段法预测模型,构建客流规模预测体系。以阜宁南站综合客运枢纽为例,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正>高速铁路的发展对航空业的冲击是近期国内民航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目前,随着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的率先通车,高  相似文献   

17.
付一方 《综合运输》2023,(12):60-64+192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决策行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准确性,缓解线路运营面临的高峰时段客流拥挤现象,从出行广义费用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研究。综合考虑票价、出行时间、舒适度、准时性等因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广义费用计算模型;以北京地铁5号线为例,将广义费用作为出行阻抗引入客流分配之中,构建了基于广义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嵌套Logit模型的迭代加权法用以求解模型;基于分配模型及算法,对不同票价和列车容量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广义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流量的有效预测,可对各类缓解高峰时段拥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辅助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从运输供给、需求和运输方式的外部性三个方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三个发展方向;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其发展的三个阶段论即发展阶段、调整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论文对国内外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规划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整体分析,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操作四个层面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的具体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从宁波市综合客运枢纽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阶段、建设型式及衔接模式,阐述了宁波市综合客运枢纽系统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布局规划,以完善综合客运枢纽功能,为国家枢纽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地铁三号线是广州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一年半时间,不但客流增幅大,而且朝夕客流现象明显,给运输组织带来较大压力,文章通过对客流分布特点的分析、研究,结合主要行车技术设备的条件,提出了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和营销宣传等优化建议,为经济合理地解决朝夕客流的运输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并留有运输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