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永波  何莉  刘丹琦 《综合运输》2023,(11):164-170
推动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TOD模式成为破解“大城市病”核心之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国内有潜力城市都在积极推进TOD发展,探索适合城市特色的TOD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城市TOD先行先试成为TOD落地发展关键。本文以贵阳市及其花溪区为案例,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优势导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提出了TOD“顶层设计-战略策略-规划设计-行动方案-示范站点-技术指南-评估平台”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花溪优势,提出花溪建设5个TOD发展特色目标、4个TOD片区、4个TOD廊道、2个重点TOD群落、29个TOD站点联动的“5-4-4-2-29”TOD示范策略,研究也提出TOD示范区的综合开发示范实施若干关键及可产生的综合效益,以期实现TOD发展在贵阳实现以点带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联合开发的视角,主要从政府、城市轨道交通、房地产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实行TOD的资本需求和问题,并归纳了国内外TOD投融资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制度现状,试图探索适合中国特征的TOD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3.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地铁站点核心圈层会规划越来越多商业,以地铁为主的国内轨道交通城市面临着TOD地下商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本研究为充分挖潜地铁站点出入口客流数据价值与实现TOD地下商业开发效益最大化,提出基于地铁站点出入口客流数据的TOD地下商业评测方法。针对当前TOD商业开发依旧保有传统商业开发模式的滞后性问题,本研究提出了HBS指数、TOD地下商业评测方法及相应评测指标,并以成都市世纪城站进行实例分析,利用其他类型数据对评测主要结论与方法进行了合理性论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土地资源日益紧缩,轨道规划设计及开发建设的精细化集约化成为趋势,TOD模式已成为当主流理念之一。为有效在决策阶段筛选适宜TOD开发的项目,提供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通过多渠道多模式收集资料,得到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土地政策及手续办理、开发方案、投资及运营模式,实现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全面和实时评价,并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山大路站的规划策划进行案例应用论证。  相似文献   

5.
将TOD模式融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尤其是要加大对轨道交通网的建设以解决北京交通问题。本文通过对TOD模式的相关研究,总结国内外应用TOD模式的经验教训,结合北京城市和轨道规划的实际情况,为北京城市规划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城市无序蔓延、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以土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以最大化轨道交通客流量、最大化土地增值、最大化居住环境舒适度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Pareto最优解,定量分析适宜TOD模式的合理容积率。以成都市轨道交通2号线犀浦站为例,对其周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调整前,略微降低了居住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了轨道交通客流量和土地增值,对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可以使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设和相关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的3个基本要素,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航头定修段工程案例,阐述了TOD上盖综合开发在不同模式组合下对土地复合利用、功能业态混置、交通综合换乘、城市风貌统一的积极引导。这为车辆基地提供一种多元、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上盖开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钟宇  张永波 《综合运输》2022,(9):3-8+58
TOD已成为实现城市能级跃迁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点。以贵阳为案例,分析提出TOD在贵阳发展的战略使命,以及促进城市结构、交通结构、产业布局合理化、城市可持续的TOD总目标及具体目标,城市TOD发展战略要点和关键举措。以期实现TOD发展在贵阳的突破,为我国TOD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TOD及其引发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堵塞为城市的繁荣蒙上阴影,汽车变成了污染的首恶。面对这样的城市病,总是老问题还来不及解决新问题又出来了。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在不断地以市中心为圆心向四周扩大。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所掀起的新城市规划思潮中,Peter Calthorpe融合众家学派之长提出“大众运输导向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的规划模式,提供了一个根本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TOD和公共交通站点服务区(PTSSA)逐渐深入人心,PTSSA的城市活力研究也受到更多重视。文章基于热力图采集数据,以某一城市轨道站点进行测试和分类,并对两种典型的站点类型进行相关实际案例分析,从环境角度解释测试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城市人口密度具有站点效应,占地面积只有15%左右的PTSSA白天能聚集全市45%左右的人口;(2)土地建设强度和均衡化对于测试结果影响最为显著,低平衡成熟型服务区人口密度表现为工作日明显高于周末,且波动较大的特点,而高平衡孕育型服务区人口密度表现为工作日和周末分布特征相似,均为密度低且波动较小;(3)孕育型服务区可用轨道交通间接带动和引导土地开发,为TOD开发提供助力,城市活力发展的时间差可引导周边土地向合理的强度及均衡度发展;(4)本文所用研究方法对TOD的战略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相关动态调整,对TOD一体化建设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凯在"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做主题发言《PPP模式下新型城市化的TOD科学发展路径》,提出轨道交通TOD导向城市化发展4.0版本暨轨道交通+产城融合开发+公共服务。作为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实际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或者是企业主体,如何能够实现投资与收益的平衡,尤其是在建成以后长期运营成本的平衡?如何科学地解决轨道交通沿线区域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徐凯在发言中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徐凯认为,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骨架,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是为了城市的空间进行了拓展,把城市的未来发展空间拉大。但是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能够把城市发展的内在机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城市对交通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缓解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规划工作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问题。为预防主城区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情况,通过对TOD以及P+R模式的深入研究,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地下空间中的竖向换乘交通模式-VCT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本文以临平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对于竖向交通换乘模式在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竖向交通换乘模式的建立,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交通系统,满足居民的停车和换乘需求;同时带动土地集约开发与价值提升,打造临平低碳、高效、宜居、便捷现代活力新城。  相似文献   

13.
王晶  丁震 《综合运输》2021,(1):127-132,142
中国的城市建设已经由原有的扩张阶段,转入了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相应地,我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TOD为核心理念的公共交通开发模式开始受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以东京涩谷站中心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更新建设为重点案例,分析涩谷站更新建设过程中的制度保障、战略目标和开发内容,总结其开发的特色和优势,并结合我国实际,探讨轨道交通站点的开发策略,以期为未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利用轨道交通和土地综合开发的增值效应去弥补轨道和城市发展建设的巨额缺口,提高轨道交通盈利能力?如何真正实现民间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TOD在我国城市的实际应用如何?TOD和PPP未来又有哪些发展趋势?……从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步伐上就能发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需求在进一步扩大,发展建设也加快了步伐。目前,我国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为4448公里。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683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7%。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界定了铁路城镇综合体的涵义,对铁路城镇综合体开发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此反思珠三角轨道交通站场TOD项目开发机制。指出,1铁路城镇综合体是拥有区域协作特性的城市综合体,其开发建设实质是一个多层次行政权力、多类型市场力量和多领域社会力量通过多向度互动和协作促成"尺度重组"和"地域重构"相互嵌入的过程;2铁路城镇综合体开发机制实质是一种多层次治理网络,参与主体在其中以"他组织与自组织协同演化"的方式,通过"利益整合"使参与主体的"合作剩余"最大化;3珠三角轨道交通站场TOD项目开发机制存在"重物质利益轻社会资本""重管理轻治理"和"重利益分享轻价值创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董晨  郭春  杨鶤  李龙 《综合运输》2022,(3):126-131
为解决TOD项目在规划建设中未能就所处站点区域进行针对性开发利用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地铁站点区域的分类方法,明确了不同类型地铁车站区域的开发方向和重点内容。首先通过既往文献梳理,总结近十年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类型相关研究,综合轨道交通、城市规划、建筑相关专业的专家意见,确定了轨道交通公司、政府和乘客3个角度共11个指标对成都市156个地铁站点区域进行类型分析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车站区域在3个视角下的协同性;最后根据不同类型车站区域的差异给出相应区域TOD项目规划设计的建议。结果表明:1)成都市地铁车站区域分为5类:城市中心站点区域、换乘站点区域、新城站点区域、近郊站点区域和远郊站点区域;2)不同类型的车站区域协同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规划时需采用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的确立和深化,许多城市已经建立或规划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不但客运量大、速度快,而且污染小、占用路面土地资源小。目前,许多城市利用轨道交通作为引导城市发展的交通方式(TOD)。但是,轨道交通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大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潘博  穆东 《综合运输》2013,(1):29-33
本文系统讨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应用于电煤供应链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电煤供应链实施CDM的可行性分析,给出了电煤供应链实施CDM的打包捆绑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运营成熟的汽车共乘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汽车共乘模式实施的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城市交通出行共乘模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中小型沿海城市提出的成本模型嵌入到公交站点优化方案中,构建各项成本的表达式,整合并建立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公交站点选址模型,对TOD公交站点的选址进行合理规划。此模型可有效运用到在中小型沿海城市中港口枢纽处的公交站点合理设置中,即实现乘客从轮渡到公交的零换乘,又能使港口枢纽对港口枢纽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汇处的交通现状影响达到最小,公交的通行能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