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集成CAD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身高 《公路》1996,(8):55-59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对系统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八五”期间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继完成国家“七五”科研项目公路路线CAD之后又开发了道路集成CAD系统。该系统从实用出发,以集成化思想和方法实现了路线测量设计的多专业CAD功能。探索设计了道路CAD专用数据库。独自开发出图形、通用制表、集成操作环境等支撑软件。新一代CAD软件即集成CAD刚刚开始应用就已经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MapGIS的数模建立方法及其在路线CAD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特点与要求,论述应用GIS技术采集公路地面数据和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方法;研究MapGIS系统在公路选线和CAD中的应用。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与公路勘测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公路路线设计CAD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MapGIS平台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维GIS与公路CAD的集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促进三维GIS在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应用,系统地研究了三维GIS与公路CAD的集成方法。首先,针对公路CAD中的路线三维模型与构造物实体模型,分析了三维GIS与公路CAD中数据的集成,进而研究了公路三维GIS的一体化数据组织管理;然后,从三维模型的简化入手,研究了海量数据情况下,公路三维GIS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路三维GIS的体系结构模型;最后,探讨了公路三维GIS在公路路线设计和辅助决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公路工程为带状构造物,其跨越地域广、穿越地形复杂,造成了公路选线设计任务量大,尤其是多方案比选的时候,现场定线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数字地面模型和CAD技术为公路选线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手段,该文对数字地面模型DTM和CAD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预见了其在公路选线领域的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5.
GIS(地理信息系统)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得到迅速发展,将GIS技术应用到公路CAD中,可极大地扩展公路CAD的功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公路CAD和GIS的应用成果,预测了GIS技术在公路CAD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应用于高原野外自然环境恶劣复杂地区的公路隧道洞口地形勘测及协同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够安全、准确、快速地提供设计所需的隧道洞口大比例尺地形图及高精度横断面三维地面线,并实现了机载三维激光测量与公路隧道CAD的协同设计。该方法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镇至邦达机场公路改造工程得到应用,并提供了工程勘察设计急需的隧道洞口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  相似文献   

7.
从公路设计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公路仿真技术在公路CAD系统的应用特点和公路设计对仿真系统的需求,进而构造了基于构件一软总线的公路设计仿真协同框架,从而提高了计算机技术对公路设计的支持层次。  相似文献   

8.
公路大桥主桥设计变更易造成施工效率低、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繁杂、施工进度难以把控等,然而采用传统二维CAD进行公路大桥主桥设计难以满足项目发展需求。BIM技术可以通过可视化、参数化、仿真性以及信息化等有效模拟和优化调整公路大桥主桥设计,因此在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中应用BIM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中BIM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大桥主桥的3D模型,并分析BIM管线综合设计以及协同设计的要求。然后以某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为例,探讨了BIM技术在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路隧道勘察设计多个阶段大量丰富、准确的工程信息未能有效管理、缺乏再利用的现状,提出将CAD、GIS技术运用于公路隧道的信息资料数据库管理.通过对工程实例调查标准化和整合多来源、多个时期、多样格式和多数据标准的公路隧道信息,以三维可视化为重要特征,建立平面图与隧道各类附属设施、隧道设计资料数据库、隧道设计模型、地质及地形三维模型之间的联系.构建公路隧道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建立了覆盖公路复杂隧道的设计、运营、养护等多阶段的信息管理、共享服务平台.通过vc2005和ObjectArx2008开发工具实现,并在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中进行了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行车速是检验公路线形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运行车速的线形安全性检验越来越受到设计部门的重视,但是与之配套的CAD软件还比较欠缺,文章采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荐的运行车速计算模型,利用ObjectARX开发了相应的CAD软件,实现了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与公路设计系统的结合,并在高速公路路线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公路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锌砂 《中国公路学报》2007,20(6):31-35,42
基于公路CAD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提出高性能、高扩展性的公路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讨论了地形原始数据的预处理、地表三维建模、道路三维建模、道路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实时整合、景观及附属设施三维建模、高效的场景管理、地形层次细节模型等功能设计与软件实现技术,并采用设计模式设计了类之间的组织模型,利用C 和DirectX 9.0c开发了公路实时三维可视化原型系统。最后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对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实现了实时三维可视化手段对公路设计过程的支持以及对设计成果进行实时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密集激光雷达数据的公路设计地表信息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公路详测与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地表信息依靠野外实测,获取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笔者提出利用高精度机载LiDAR技术生成设计所需地表信息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快速、高效,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公路勘测设计效率、节省了外业测量成本,是空间信息与公路CAD集成应用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工程设计工具及设计思想的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化设计技术已经成为当今CAD系统的核心技术.目前,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基础的设计理念,正在引发工程建设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相比制造业及建筑业而言,公路行业的CAD技术应用和软件产品的开发一直稍显落后.文中将结合"桥梁大师"软件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特征,介绍"BrIM(桥梁信息模型)"理念在桥梁设计软件开发及其应用过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公路平面线形直线型设计法的分析,提出曲线型设计法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曲线型设计法的概念、理论依据和特点,重点研究一种非常有前途和适用于公路路线CAD系统开发的算法——基于端点约束受限法(主要是BE3算法和BET算法),并且给出应用实例,此方法可以解决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便于工程应用和交互式图形CAD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路涵洞设计出图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在Auto CAD平台上采用Visual C++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公路涵洞CAD系统得思路,介绍关键程序设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三维隧道CAD系统是在国内缺少成熟的公路隧道CAD辅助设计软件的现状下,针对公路隧道设计涉及专业面广、设计变更多等特点而研发的辅助设计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与路线CAD集成的隧道平纵设计、参数化方式的隧道衬砌设计、基于DTM和实体建模技术的隧道洞门三维化设计,通过开发软件提高隧道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土木行业近几年对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在积极参与BIM的研究。Auto CAD Civil 3D是一款面向基础设施行业的BIM利器,其在公路、铁路、市政规划、水利等众多领域具备强大的功能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其中的道路设计、土方开挖、土方计算,曲面分析等功能十分契合高速公路设计的要求,使用Auto CAD Civil 3D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二维制图,还可以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模拟及分析。强大的数据三维模型以及数据分析功能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合理的进行道路设计,可视化驾驶模拟可以发现大部分设计中需要进行优化的内容,从而实现了设计的安全性及经济性目标。本文将对BIM技术(Auto CAD Civil 3D)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埃塞俄比亚220公路改建项目公路路线CAD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机理,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为公路设计和快速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建立边坡稳定CAD系统模型的过程,分析了面向对象技术在公路CAD系统建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正在迅速兴起,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设计工具的束缚。CAD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协助设计者设计产品及从事绘图工作,把计算机的快速性、准确性和设计人员的思维、综合分析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加快设计进程,提高设计质量,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公路路线设计中,需要绘制大量的设计图,诸如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绘图工作量很大,影响了设计效率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