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鲨妙法     
海上从事一般的捕鱼作业已非易事,而要将鱼类中最凶猛的鲨鱼猎捕到手就更带有神奇色彩了。鲨鱼感觉灵敏、游动迅速、性情凶猛,一般的捕获方法很少奏效,最合适的是延绳钓法,就是常说的鲨钓。钓具是在一条很长(每段长约200米)的钓绳上(也称主绳)、扎有很多支绳(约10条,每条50~70米),在每条支绳下端,为了能经得住上钩鲨鱼那利齿的撕咬,先接上一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在加州北部沿海一处孤立的礁石地区,当地的一位冲浪人在多处被鲨鱼咬伤后,还是幸免于难,浮出了水面。像这样被鲨鱼攻击后人依然健在的例子还有许多。自1926年加州沿海有记载以来,在78起鲨鱼攻击事件中,死亡者仅占8例。研究人员说,这些幸免者恐怕并不是从鲨鱼嘴里逃生的,而是鲨鱼在品尝了他们之后,不合口味,被鲨鱼主动扔掉的。  相似文献   

3.
蔡庆斌 《珠江水运》2012,(15):74-75
2012年35期鱼翅贸易是滥捕鲨鱼的根源?“鲨鱼基本保持了种群数量的平衡”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专家和有关机构的认同。王亚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全球鲨鱼有300多种,其中中国有130多种,目前全球包括鲨鱼在内渔业资源都面临严重的过度捕捞问题。”  相似文献   

4.
1975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惊悚电影《大白鲨》风靡全球。在艾米蒂岛的小镇,以休闲的环境,优美的风光吸引很多人夏季来这里度假,可近海出现一头巨大的食人大白鲨,多名游客命丧其口。鲨鱼真的会主动攻击人类吗?2013年在澳大利亚的黄金海滩,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故事。44岁的澳大利亚男子格伦·福卡得就真实地从鲨口逃生了。他事后回忆时说道:"当时我正在悉尼北部的海滩冲浪,一条大概3米长的鲨鱼向我袭来,正当  相似文献   

5.
唐黎标 《航海》2003,(6):26-28
太平洋鲨鱼岛以西的科立史洋面,暗礁漩涡多,海兽鲨鱼多,人和船如果误入这片洋面,不是被飓风和海浪送入地狱,便是让鲨鱼和海兽要去性命。当地的渔民和水手都称它为“死亡之海”,谁也不愿到那儿去。 基娜和尼里克是澳大利  相似文献   

6.
唐黎标 《中国船检》2003,(10):70-71
太平洋鲨鱼岛以西的科立史洋面,暗礁旋涡多,海兽鲨鱼多,人和船如果误入这片洋面。不是被飓风和海浪送入地狱。便是让鲨鱼和海兽吞食性命。当地的渔民和水手都称它为“死亡之海”,谁也不愿到那儿去。  相似文献   

7.
1938年12月22日,在南非东伦敦郊外的海滩上,博物馆管理员拉蒂迈小姐在一条海轮卸下的鲨鱼堆中,发现一条极其古怪、无人认识的大鱼。它身长1.5米多,重57公斤,钢青色,鳞片很大,下颌有力,伸出的肥胖胸鳍和腹鳍就象人的四肢一样。拉蒂迈小姐把这条鱼弄到博物馆之后,查遍了所有资料,也没有弄清这是条什么鱼。于是,她画了一张图寄给著名的鱼类  相似文献   

8.
邵康英 《航海》1998,(6):39-40
鲨鱼的种类很多,世界海洋中至少有350多种-鲨鱼,在古代叫做鲛、鲛鲨、沙鱼,号称“海中狼”。鲨鱼食肉成性,凶猛异常,连“海中之王”鲸鱼,见了它也得退避三舍。它那食饵时的贪婪凶残本性,给人们留下了可怕的形象-它可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嗅觉探测食物存在的方向和位置。  相似文献   

9.
头条     
蔡庆斌 《珠江水运》2012,(16):74-75
《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35期鱼翅贸易是滥捕鲨鱼的根源?"鲨鱼基本保持了种群数量的平衡"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专家和有关机构的认同。王亚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全球鲨鱼有300多种,其中中国有130多种,目前全球包括鲨鱼在内渔业资源都面临严重的过度捕捞问题。"子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海洋物种的评估,无论是在地区还是在全球层面,鲨鱼种群的规模已经严重衰落,有些甚至  相似文献   

10.
杨松  王欢  刘翔  张明 《上海造船》2016,(4):1-4,18
鲨鱼钳装置是现代海洋工程船实施打捞、深水起抛锚及海上平台供给等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之一,主要用于钳住锚链或缆绳,并防止锚链或缆绳滑动,鲨鱼钳装置可与拖缆机、起重机、艉滚筒等配合使用。依据鲨鱼钳装置结构不同,将国内鲨鱼钳装置分为连杆式和叉式,其中根据鲨鱼钳及拖销所处位置不同,又将连杆式鲨鱼钳装置分为分体式和组合式。对各型鲨鱼钳装置的总体结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指出分体式及组合式鲨鱼钳装置在海洋工程船装配及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并对鲨鱼钳曲柄摇杆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归纳;详细阐述倾斜及竖直布置拖销的结构形式,对油缸驱动和几何限位等实现拖销旋转运动的2种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海洋趣谈     
橙黄救生圈在出没鲨鱼的海区,小船和水中作业者很不安全,时常遭受袭击。为了寻找对策,科学家们作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把一条饿得发慌的鲨鱼放进大水池,然后,轮流扔下五颜六色的木板,这时鲨鱼穷凶极恶地扑向木板,咬住猛嚼,唯有一块橙黄色板不仅没有引起它的食欲,反而尽力避开,好象看到了比它更厉害的怪物。试验证明:鲨鱼害怕橙黄色。从此,那里的水中作业者就把小船和救生圈涂上了黄  相似文献   

12.
鲨鱼习性凶猛,游速甚快,依靠人的体力,是难于逃脱鲨鱼的袭击的。为此,一些海滨浴场都设置了拦鲨网,防止鲨鱼闯入伤害人身。然而,对于一个船舶失事后在海水中漂流的人来说,遇到鲨鱼袭击时怎么对付呢?  相似文献   

13.
鲨鱼,庞然大物,性情凶残,素有“鱼中之王”之称。在海洋捕捞史上,捕获鲨鱼的事儿屡见不鲜,但钓鲨鱼却是鲜见。然而,我们在澳大利亚锚地,就曾经钓到过一条四百多斤重的大鲨鱼,这虽然是一年以前的事儿了,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还是趣味依然。那是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微湿的海风不时把平静的海面吹皱起一道道弯弯的涟漪,就连多情的鱼儿也不时跃出海面,偷看这海上大自然的美景。然而,有经验的海员们却从这些鱼儿的无声的语言中知道了,现在是澳大利亚海域垂钓的黄金季节。船刚刚抛好锚,大家便纷纷拿着垂钓工具来到甲板上。  相似文献   

14.
科海拾贝     
《航海》1993,(1)
南非比勒陀利亚海滨浴场如今安装了一套新型电子防鲨系统。比勒陀利亚沿岸海域鲨鱼活动频繁,如不安装防鲨设施,游泳是极其危险的。新型电子防鲨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场驱赶鲨鱼。任何进入电场范围内的鱼类都会游向阳极,鱼类皮肤上的神经细胞能测定出电场的强度,当电场的强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它就会起到驱赶鲨鱼的作用。研究发  相似文献   

15.
鲨鱼奇闻     
许多科学家认为,鲨鱼是自然界最伟大的产物之一,也是生理学上的一大奇迹。没有鲨鱼,海洋很快就会拥挤不堪,自然界的平衡可能因此被打乱。医学上的新发现甚至表明,鲨鱼还有可能有助于挽救人类的生命。不患癌症的动物  相似文献   

16.
与鲨共舞     
深水观斗鲨是目前世界上普遍可见的旅游节目。最早起始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洲。花上250美元,你就可以从圣地亚哥泛舟远航20英里,潜入鲨鱼群居的太平洋底度过整整一天。在那儿,你可以一条又一条地与这些家伙照面。这是素有“鲨鱼之乡”的地方。某些气高胆大的冒险家们如若一天还不过瘾,完全可以在第二、第三天继续跟鲨鱼们斗上一阵。 50岁的鲍尔·埃恩司组织了一个政府批准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 《游艇业》2009,(12):115-115
来自古巴的渔夫圣地亚哥经历了一无所获的85天,终于在海上遇到了一条传说中的大马林鱼,他驾驶着小船,追逐了两天两夜,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但上天对他的考验并未结束——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从一个猎手变成了“猎物”。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是一幅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  相似文献   

18.
去年《羊城晚报》曾爆出“美人鱼的新传闻”,据载,这次惊人的发现,始于两名职业捕鲨能手。他们在加勒比海对面的海面,捕获11条鲨鱼。在一条18.3米长的虎鲨肚内,发现一副骸骨,经细心鉴定,证实是属于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在骸骨上身约莫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属于一个成年人所有,从盆骨开始,却是属于一条大鱼所有。换句话说,是一副半人半鱼的骸骨,极有  相似文献   

19.
红海中有一种个头不大、身体扁平的鱼,人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蒙依萨依的脚后脚”,令人惊叹的是,就是它,连凶猛的鲨鱼也奈何不得,只能望之,而不能吞食。这种鱼用以保护自己的,既不是锋利的刺,也不是坚硬的盔甲,而是一种“秘密武器”:当鲨鱼把它吞到嘴里的时候,它就立刻分泌出一种毒素。这种毒素一下子就能把鲨鱼的上下颚麻痹,使它只能张着,而不能合拢。这时,它就立即逃出“虎口”,安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在澳大利亚对哪个字眼能引起人们最大的紧张感作了一番测试,诸如“谋杀”、“死亡”、“爱情”、“强奸”、“监狱”等词儿都被提出来一一试验,然而最后赢得首席的,却是“鲨鱼”两字。幸好,遇到鲨鱼袭击的机会远比其他危险少得多,在游泳者中,这种机遇只占五百万分之一,然而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