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拓晓瑞 《中国水运》2010,334(6):14-15
<正>建设天津自由贸易港优势分析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港口硬件设施,港口发展政策、港口管理体制、腹地经济发展等。从港口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环境看,天津港已具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一、港口政策 1.调整港口结构,拓展港口功能 加强主枢纽港的建设,相应发展地区性重要港口,适度建设中小型港口.发展大型矿石、原油码头,以及滚装、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码头,适度发展旅游客运码头,限制新建杂货码头;重点建设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和喂给港,完善集装箱集疏运系统.加快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港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重点加快大型港口集装箱中转站和货物分拨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多式联运的枢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拓展连云港港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港口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推动港口从货物吞吐量向要素聚焦港、产业支撑港和发展带动港方向转变,分析连云港港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连云港港贸易港功能建议:理性制订港口发展规划;深化港区功能布局;有序开发港口建设;创新港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视界     
日前,《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发布。《指导意见》指出,以加快转变港口发展方式为主线,到2020年基本形成质量效益高、枢纽作用强、绿色安全、集约发展、高效便捷的现代港口服务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港口信息化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标准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港口发展基本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提供装卸服务向提供装卸服务和现代港口服务并重转变,由主要追求吞吐量增长向着力提升质量和效益转变。  相似文献   

5.
<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条件下,如何改革港口建设机制,加快港口发展速度,是时代赋于港口建设者的职责。我们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遵循港口运作体系固有的内在规律,在进行港口政企分开体制改革的同时,作出相应的建设机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在新的港口体制下的港口建设机制,走出一条符合本港实际的发展道路。 一、港务局在港口建设中担负的职责 1.港务局要成为港口建设的投资者。 港务局本身要从政企合一,以企为主的身份中摆脱出来,实行政企分开,站在全社会的角度,站在国家或市政府的角度来发展和管理港口。港务局代表政府机关,不应该是被投资者,而应是港口的投资者。港务局代表国家政府负有对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非营利性、微利和营利设施投资的义务,并经过科学论证和根据资金的可能,选定投资项目并实施投资,使港务局由港口设施建设的被投资者转变为,主动的投资者。 2.港务局要成为港口建设的协调者和管理者。 港口现有体制下建设工作的侧重点是具体项目的建设,从前期工作到组织实施,从具体施工管理、监督到工程竣工验收移交下属企业管理,一路负责到底,需要一个庞大的建设班子。随着政企分开,港务局由被投资者转变为投资者,建设工作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对全港建设的规划协调与管理上,包括对全  相似文献   

6.
宗泽 《中国港口》2012,(11):19-20
<正>近年来,伴随江阴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江阴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港口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完善设施配套,发展港口物流,港口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至"十一五"期末,江阴港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成功实现由"小"港向"大"港的转变,港口成为江阴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优化提升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撑。"十二五"以来,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江阴港口物流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2012年实现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29亿t、集装箱运量111.6万TEU,江阴区域性枢纽港地位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16,(2):208-212
港口设施是港口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为港口正常经营、安全生产、科学发展提供着重要保障。文章阐述了大连港港口设施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和"一个平台、八个系统"总体架构,并从信息技术和设施维护专业两个层面介绍了平台的数据库和功能模块设计。通过对大连港港口设施管理工作中的业务流程梳理和系统开发,实现了设施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建设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实现由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变,是我国港口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集装箱吞吐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港口的国际中转业务已经起步,但是发展比较缓慢,个别港口还出现下滑态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陈鉴敏  徐永久 《中国港口》2005,(11):21-21,20
近年来,连云港港口建设快速推进,港区面貌焕然一新。港口生产飞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港口吞吐量跳出长期在10万标箱、1000万吨左右徘徊的局面,吞吐量几乎1年1个千万吨台阶迅速跃升。今年以来港口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完成100万标箱实现100%增速、完成吞吐量6000万吨的目标胜利在望。连云港港不仅十分注意港口硬件设施建设,还着力打造有利于港口生产建设和合资合作的软环境。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把港口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创新思维、抢抓机遇,成功实现上下支持联动、东西呼应互补的局面。增开到内地包括到成都、绵阳…  相似文献   

10.
从硬件建设和软环境两个层面分析制约福建港口经济腹地拓展的原因,硬件建设主要从公路、铁路和港口建设3方面进行分析,软环境主要从管理职能、港口功能、建设环境、通关环境、运输费用等5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港口腹地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天津航海》2013,(2):29
2013年5月8日,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戍源在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近年来上港集团盈利模式正从过度依靠港口主业盈利向多元盈利方向发展。目前,公司在物流板块的发展布局逐渐清晰。陈戍源表示,上港集团将着力转变港口生产模式,从传统码头装卸为主向提供港口物流服务转变,实现效益增长的多点支撑;着力转变单  相似文献   

12.
魏明 《中国港口》2009,(10):51-53
当前.恐怖活动呈多发态势,国际国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恐怖威胁和保安风险不断增大:同时,国内外对港口设施保安的具体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港口设施保安工作也已经从被动履行国际公约向主动与我国港口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转变。这都要求各级交通(港口)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3.
<正>一、港口物流价值的基本认识认识港口物流价值,科学评价港口物流价值体系是提升港口物流价值的前提。在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港口物流价值要有新的正确认识。一是要积极推动港口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实现大港向强港升级。二是港口经营方式要从码头经营为主向  相似文献   

14.
青岛港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敏  孙文一 《中国水运》2008,8(1):220-221
现代港口的功能正在从传统单一的货物装卸运输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和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本文分析青岛港发展现状和青岛港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得出青岛港发展港口物流采用的模式;通过分析,对青岛港发展港口物流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其抓住机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身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世界港口发展比较分析1.从港口功能和作用的角度分析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研究报告和第四代港口的出现,港口发展经历了四代港口的升级和转变:第一代港口是在20世纪中叶以前,港口仅作为海运和内地运输系统的连接点,其主要功能是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第二代港口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第二代港口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由包装、货物加标签扩展到  相似文献   

16.
锦州港依赖全新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近年来港口呈现勃勃生机,生产营运步入快车道。“九五”第一年,锦州港在边建设边营运的情况下,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经济指标。 ——1996年实现吞吐量438万吨,吞吐量增长率为101.8%;实现营运收入1422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均居全国港口前列。 ——于1996年6月10日正式开通的锦州港国际集装箱运输,仅6个月就完成吞吐1249个标箱。 ——不搞短期行为,各家股东共筹资金,港口新建工程(5万吨级油码头和散粮运输筒仓工程及第二港池14个泊位建设)加紧进行。在配套工程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上也加大力度,继1995年投入1亿元对港口条件及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之后,去年又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进行港口设施的完善配套,港口“硬件”进一步增强,功能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完善航运服务功能,结合湖北省港口发展的自身特点,应用多层次模糊分析法,以湖北省18个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政策环境、经济条件、港口营运技术条件等3个指标构建湖北省港口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为湖北省港口建设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市场化转变提供目标和方向,并以此为确定"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港口发展的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董帮友 《中国水运》2012,(10):38-39
国际、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和最发达的城市,都与港口、水运有关,要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目标,发展的重点就是港口经济。本文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准实施,分析了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是承接产业转移核心中的核心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后,世界五百强、国内上市公司等大量企业将落户合肥,城市物流量大,须发挥水路运输优势,规划建设合肥(港)综合保税区,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运输功能向港口综合物流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     
《港口科技》2013,(4):47
<正>天津港今年规划三个组团拓展港口功能转型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十项措施,天津港将通过实施东疆二岛围海造陆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港口承载能力,用五年的时间使每月集装箱航班数增加到800班,逐步把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今年,天津港将进一步提升港口规划水平,实现港城协调发展、互动发展,将现有港区规划  相似文献   

20.
三、理货工作的公证性对国家经济的作用 1.减少纠纷,保证物流环节的畅通 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今天,各项工作是以高质量、高速度为前提的。随着国际船舶往来的日益频繁和航线密度的加大,对船舶和货物通过口岸时快、简、省的要求越来越高。快,作为首要目标;快,可以加速港口船舶的周转;快,可以提高港口和船舶的经济效益。如果理货工作进展缓慢,遇见争议相互扯皮,将影响港口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乱港口作业计划。装卸货物完毕,如船方不能按时签证,将影响船舶的离港。有时因理货人员不能按时提交单证,导致船舶错过潮水不能开航,船方不得不在港口多停留半天乃至一天。如一个3.5万吨泊位被空占据一天,仅港方、船方损失就达人民币4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