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建设》2014,(2):123-123
<正>连接德国与丹麦的费马恩海峡上将建设一条接线工程。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和研究,设计单位决定采用修建隧道的方法来接通费马恩海峡。近日,费马恩海湾跨海工程经业主确认后敲定沉管隧道方案,并于2014年底进行招标。工程敲定沉管隧道方案沉管式隧道已经取代斜拉桥方案,成为跨越丹麦与德国之间费马恩海湾跨海工程的更优选择。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120 km的混凝土隧道构件,将在亚洲生产的桥梁钢铁构件以及长距离的航海旅程等现实情况都成为了斜拉桥方案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正在丹麦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对修建联通丹麦洛兰岛和德国费马恩岛的海底隧道持积极支持态度。该项目酝酿多年,耗资将达数十亿欧元,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据透露,丹麦和德国已同时向欧盟申请了近20亿欧元的资金。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大幅缩短纳维亚半岛至欧洲大陆之间的通行时间。默克尔访问丹麦当日,丹麦议会通过了修建该隧道的法案,批准预算多达650亿丹麦克朗(约合96亿欧元)。而在德国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2月6日,费马恩沉管隧道的建造方——Femern A/S的管理层在德国基尔接过了经过签署的建设计划书批文,宣告了造价80亿美元、全长18.1 km的费马恩沉管隧道的正式兴建。费马恩沉管隧道工程属于泛欧铁路工程中的一部分,连接德国与丹麦。整条隧道长度为18.1 km,其中沉管管段总长为17.6 m,管节宽40 m,埋深40 m。整条沉管隧道共设79个标准管节和10个特殊管节,标准管节设有2条车辆行道和2条轨道交通道,车行道之间设置通道,用  相似文献   

4.
<正>正在掘进的中国最深跨海盾构隧道——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跨海盾构隧道,目前已完成800 m长的工程量。该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贯通,12月通水。湛江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是湛江钢铁项目、中科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以及为东海岛提供工业、生活用  相似文献   

5.
丹麦的大贝尔特海峡大桥、厄勒海峡大桥和费马恩海峡大桥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前两座大桥已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建成,而费马恩海峡大桥则预计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里完工。在设计理念和施工程序方面,这3座大桥都具有许多创新性特色,该文对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将拟建的7座海底隧道,其长度和最大水深如下:1.跨越加拿大诺森伯兰海峡的海底隧道,长13km,最大水深约30m;2.跨越丹麦至德国之间的费马恩海峡的海底隧道,长19km,最大水深约50m;3.跨越意大利墨西拿海峡的海底隧道,长23km,最大水深约150m;4.连接印尼爪哇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巽他海峡的海底隧道,长39km,最大水深约200m;  相似文献   

7.
《中外公路》2012,(3):4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高水压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止水带(也称沉管隧道OMEGA橡胶止水带)研究"日前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内  相似文献   

8.
王雪霁  刘罡 《路基工程》2017,(6):152-155
在对国内外跨海方案分析的基础上,以国外某海峡通道建设为背景,设计了一种隧道跨海方案——悬浮隧道(水下连续梁桥),其基础为普通桩柱式桥墩,主梁为隧道行车孔,整个隧道结构体系相对简单,与普通连续梁桥相似。因此,在介绍该方案的特点和技术难点的同时,也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月 《隧道建设》2015,35(6):547-553
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跨海隧道工程,分析了超长跨海隧道的工程特点、功能需求,针对特点和需求,从地质选线、工法选择和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超长跨海隧道的土建方案设计理念,重点对施工采用"盾构+矿山+盾构"的组合工法、海域区间通风排烟道方案、风井位置选择和隧道结构断面形式选择进行了介绍。并对大小洞组合方案、三洞组合方案和单大洞方案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大小洞方案。最后,对海底盾构与矿山对接、海底超长地铁隧道防灾救援、高水压跨海隧道结构防排水措施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2]2495号),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牵头组建的"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在现有研发和试验条件基础上,主要建设隧道防灾减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长城关内外交通运输量增长的需求,交通运输便捷性,通道建成后的区域受益等方面讨论了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于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时机,认为只要国家经济形势许可,条件基本具备,就应抓紧进行各项前期工作,促使工程早日开工建设。而对于沿渤海湾海边陆域另外新建沿海快速国道/高铁的建议,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施工风险方面,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在地质问题处理上难度巨大,应进行严格、详尽的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避险、减险措施。简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选用建隧方案的技术优势,并对建隧方案中若干有疑议的观点进行简要说明。重点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施工方案和工期估计进行详述。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施工应采用隧道硬岩掘进机(TBM)与钻爆法相配合,加建中间服务隧道,并给出4种横断面布设方案。以方案2,即:采用高铁,单线、双洞,主洞φ8. 0 m,服务隧道φ5. 5 m的方案为例,给出方案实施建议,并对工期进行预估。将该方案分为2种子方案(第1子方案:中间服务隧道(φ5. 5 m)先行,主洞大口径TBM(φ8 m)和后面拖车部分先拆卸成块后从服务隧道和平洞进入主隧道内,经洞内组装后再开挖掘进;第2子方案(备选):主洞起始段(约180 m)先用φ5. 5 m TBM开挖(经横洞时需拆卸,待进入主隧道后再在洞内重新组装),主洞先形成φ5. 5 m小洞,随后钻爆法扩挖成型,以容得φ8 m TBM掘进,也可改用先将横洞扩挖成弧形大空间,使φ5. 5 m的TBM在打弯进主洞时不需要先拆解),作比选后择优实施。以第1子方案为例,对长约125 km的跨海通道施工工期进行粗略估计,得出"完全成洞"的施工总工期约为19年(含海上详勘的5年)。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全球变暖最严重的一年,因此"节能环保"成为本届日内瓦车展最重要的主题。德国厂家认为欧盟目标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13.
国际前研     
<正>适用于重型车运行工况的新型轴瓦材料显优势欧盟自2011年7月1日起就禁止轻型车的发动机轴瓦使用铅,这一规定给乘用车和GVW3.5t轻型商用车用的轴瓦涂层带来了广泛的变革。尽管重型发动机还没有类似的法规规定,但费特尔·莫古认为这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具有"东海国门第一桥隧"之称的岱山县官山跨海特大桥合龙。官山大桥是浙江省重点工程,为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跨580m,为中国首座隧道锚跨海大桥,是浙江省岱山至舟山连岛公路的起步工程,连接岱山牛轭岛与官山岛,全长2.4k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km/h,由官山大桥、炮台山隧道、连线公路组成。这是中国首座采用隧道锚的悬索跨海特大桥,该隧道锚具  相似文献   

15.
《隧道建设》2014,(2):146-146
<正>发改委2014年1月29日公布的2014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重点中,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项目被再次提上日程,将结合"十三五"重大交通问题进行前期研究。据项目参与人士透露,经过前期实地调研,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报告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有望在10年内正式建成通车。20多年的跨海梦想就要照进现实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融资代建制模式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运用"项目过程+项目成果"的项目绩效评价思路,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适合融资代建制项目的绩效评价模型,结合安徽省某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了解琼州海峡隧道的项目背景(包括海峡地理位置、区域经济、交通现状、未来交通需求)和场地的地质、气候、生态环境等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有关单位已研究的若干推荐方案进行分析,认为中线铁路盾构隧道方案为首选方案,给出了中线铁路盾构隧道方案的建议,并对隧道施工采用盾构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建设的原则及目前要做的工作和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接2011年第11期)欧盟国家对摩托车的驾驶执照相关规定如表8所示。2.3对车辆的技术检查欧盟96/96/EC指令规定了欧盟各成员国对于车辆及挂车技术检查的最低标准要求,但该指令不包括二轮和三轮摩托车,因此有些国家另行规定了对该类车辆的技术检查要求,不同国家的具体规定如表9所示。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8,(12)
正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主体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绵延总长55公里。他拥有22.9公里的钢结构桥梁,6.7公里建设在海平面以下40米深处的世界最长的沉管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跨海连心,"行稳致远",这座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叫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8月24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这是我国首个水下隧道专业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平台。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院士表示,近年来,我国水下隧道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提高,铁路、公路、市政、供水、供气、防洪、水电等行业领域对跨江越海隧道工程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水下隧道建造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等世界级跨海工程也进入加速论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