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日本高田(TAKAT)集团是全球著名生产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儿童安全座椅等)的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有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双气囊)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侧面安全气囊(双级气囊)、侧面帘式安全气囊、行人头部安全气囊、发动机罩弹出装置、电动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膝盖保护用安全气囊、卫星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安全气囊被认为是车辆乘员保护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气囊与座椅安全带及其它安装的安全系统一起.必须在毫秒时间内对车辆的碰撞作出响应。另外侧面安全气囊、头枕安全气囊、头部帘式安全气囊及膝部安全气囊等为驾乘人员提供了附加保护。因此.确保安全气囊在15年之内(车辆使用寿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都能正常发挥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气囊盖是气囊系统的关键部件。图1所示为DSM工程塑料提供的创新性材料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众EOS     
《世界汽车》2007,(3):32-32
2006年上市的EOS是大众旗下第一款三片式硬顶电动敞篷跑车。该车配有驾驶员与乘客双安全气囊,侧面胸部及头部保护气囊,前排安全带提醒装置、前后排安全带限力器等齐全的安全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正面偏置碰撞中驾驶员侧安全气囊(DAB)的吸能作用,在10款车型的正面碰撞试验中,测量假人颈部约束力、头部加速度,计算出气囊作用下头部加速度、头部降速和气囊吸收能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气囊作用下,在假人头部伤害允许指标(HIC)低于高性能限值情况下,假人头部平均降速为22 m/s,假人头部x向是主要吸能方向,气囊平均吸收动能为1.1 kJ,占总吸收能量的80%以上;x向吸收能量越高,对颈部保护效果越好。安全气囊的开发应以此为目标。因而,提高气囊在假人头部x向吸能作用,可直接提高气囊刚度,也可通过调整安全带约束强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近日,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气囊式汽车安全带,这种安全带结合了传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技术,提升了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对后排乘客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6.
《公路与汽运》2005,(6):119-119
凡是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也只有在系了安全带的前提下,安全气囊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两者要配合起来使用,缺一不可,如果不系安全带,气囊等于没用。因此,千万不要认为有了安全气囊,安全就有了保证。一旦车辆受到撞击,在气囊引爆的一刹那,司机如果没系安全带,身体的损害程度将加大40%。  相似文献   

7.
假人主要伤害值对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利用同时配置气囊和安全带、只配置安全气囊以及只配置安全带的3种不同正碰台车试验的MADYMO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等效双梯形曲线不同特征参数对假人头部HIC值、胸部3ms累积加速度以及胸部变形量等3种伤害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汽车安全气囊是自动为乘员提供碰撞保护的系统。所谓“自动”是指车上乘员不需要做任何动作,一旦发生碰撞事故时,就会受到该系统的保护。在国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装备了气囊,交通事故死亡率已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气囊并不能取代安全带,而只能作为乘员的辅助约束系统。 现将安全气囊的作用以及使用中的问题阐述如下: 1.气囊的作用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9.
朱西产 《世界汽车》1996,(5):16-17,31
安全气囊系统是当今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标志之一,近几年在美国和欧洲迅速发展,正面碰撞防护气囊系统已具有较高的装车率,实践证明,安全气囊与三点式安全带一起构成的乘员约束系统,在正面碰撞事故中具有优良的乘员保护效果。在安全气囊系统开发中,就安全带与气囊的主,从关系的不同,在美国和欧洲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富康轿车从2001年6月开始在世纪潮EM、时代潮EX、新浪潮AX等部分车型上装备安全气囊,采用的是美国百利得(BREED)公司的技术产品——SRS—40集成式安全气囊系统,该气囊为机械式安全气囊,安装在方向盘里,平时不需要维护。在车的前方受到强烈撞击时安全气囊瞬间自动启爆充气,以缓冲驾驶员与方向盘的撞击,保护驾驶员的头部及面部。 安全气囊是辅助约束系统中起缓冲作用的一种装置,需要强调的是SRS系统设计为汽车安全带的辅助装置,只有在使用安全带的条件下SRS系统才能充分发  相似文献   

11.
误区之一:有安全气囊不系安全带.车辆出现碰撞时,仅靠安全气囊是不够的.首先,安全气囊爆发力非常大,没有安全带的缓冲直接撞到正爆发的气囊上,会对身体产生严重伤害.其次,安全气囊只有在正面120°范围内发生碰撞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碰撞试验中的假人运动情况及假人头部、胸部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假人头部和胸部提出了"合力及合外力"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安全气囊开发、转向盘刚性设计和安全带的选配工作.以某车型安全气囊第一次和第二次台车试验中假人头部所受安全气囊作用力、胸部X向合力和安全带力分析为例,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ISIS的安全气囊有:FA(两级式驾驶员安全气囊)、BFA(两级式前排乘客安全气囊)、KA(膝部安全气囊,仅限美规车型)、TA(前/后胸部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AITS(前排乘员高级ITS头部气囊)。用于驾驶员及前排乘客的安全气囊是两级式的,全车共配有10个气囊,包括驾驶员及前排乘客的正面气囊、胸部气囊、头部气囊和后排乘客的头部气囊和胸部气囊。  相似文献   

14.
乘员保护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一部分,它主要有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二者共同作用,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后,系统会点燃引爆材料引发化学反应,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身体与车内零部件碰撞之前及时到位,在人体接触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背面气孔排气,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气囊式安全带(如图1所示),它结合传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技术,提升了车辆发生碰撞时对后座乘客的安全保护,先进的约束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碰撞事故发生后对后座乘客头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一辆2007款花冠轿车肇事,修复后安全气囊灯亮. 故障诊断:检查安全气囊线路、主副气囊、安全带均正常.因没有原厂诊断仪,只好让车主先用车.经朋友介绍元征公司新推出一款诊断枪解码器,因携带方便,于是购买一台,将故障码清除掉.具体方法记录如下,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凯迪拉克CT6高配车型具有10个安全气囊和6个碰撞传感器,如图121所示中蓝色部分为碰撞传感器,黄色部分为安全气囊,红色部分为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安全带除带有气囊系统的安全预紧器外,还配置了电动卷收功能,可以随驾驶模式改变安全带预紧度,在正常行驶时消除自由行程,紧急情况下减少安全带的锁定时间。电动卷收安全带共有三种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是专门针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装置,在发生侧面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能有效地减少乘员受伤害的程度.文章从2013年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依据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进行的侧面碰撞试验中,选取了10个车型,包括轿车和SUV,每个车型分别进行了有侧面安全气囊、气帘和没有侧面安全气囊的侧面碰撞试验,结果表明配备侧面气囊和气帘的汽车能对乘员头部和上部肋骨提供更好的保护,但对中部和下部肋骨的保护效果一般,可以看出侧面气囊和气帘能对乘员头胸部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正面碰撞事故中的安全带作用的分析,指出了乘员头部和颈部受到伤害的原因,并从缓和头部和颈部间的约束角度出发,总结出了在安全气囊作用下,使乘员头部伤害较小的最佳颈部剪切力曲线形式,最佳的颈部张力和头部Z向所受合力间的关系,为安全气囊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安全气囊是现代的被动性安全装置之一,对驾乘人员头部、颈部的安全有十分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汽车发生正面及侧向碰撞时,其保护作用更明显.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非常迅速,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检测出碰撞强度,并将信号传给电控单元(ECU),对于中等强度以上的碰撞,电控单元向气囊组件发出指令,在极短的时间内气囊迅速充气胀起,当人体接触到气囊时,气囊逐渐泄气,从而对驾乘人员缓冲保护,整个过程仅需几分之一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