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语     
<正>如今的两厢车再也不是三厢车的陪衬,本次专题介绍的众多车型中就不乏两厢版的专属车型。从经济实用,到迷你豪华,再到高性能钢炮,两厢车一直都有独特的魅力,但选择两厢版最重要的理由说到底还是它们出色的驾驶感受。没有了车尾悬挂的多余重量,两厢车的驾驶反应动态往往优于它的三厢兄弟。像大众尚酷和奥迪A3 e-tron都是典型的两厢专属车型,前者展示了两厢车最单纯的风味儿,后者则展示了两厢车在兼顾实用性和性能两方面可以走多远。但我们最喜欢的还是像梅甘娜R.S.这样的钢炮。虽然在这个级别动力有像高尔夫R和本田TYPE-R这样的劲敌,但后者在目前没有进中国的打算,而前者只有  相似文献   

2.
环保的态度     
CT200h是雷克萨斯推出的首款两厢车,一向以高端车型为主打产品的雷克萨斯这次带来了颇具环保诚意的小排量作品,这也是目前雷克萨斯车系里面排量最小的车型,豪华的转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相似文献   

3.
<正>两厢车,兼顾运动造型、运动性能和实用性的家庭轿车虽然在主流消费群体追求"价廉个头大"的神州大地上,两厢车并没有成为主流但两厢车一直都不乏死忠粉丝。两厢车到底代表了什么样的汽车生活、驾驶方式本次专题我们将带大家回顾今年最热门的两厢车,一起探讨两厢车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A级车的车身紧凑、易于驾驶、同时养护费用也较为经济,往往被车友戏称为"买菜车"。不过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观的变化,所谓"买菜车"的概念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某些车而言,并不是真的要开着它们去逛菜市场,而是更接地气,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罢了。均出自平台概念比如高尔夫GTI和奔驰A200这两款车,前者是根红苗正的小钢炮,后者是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它们的售价都超过20万元。若是时间倒退10年,拿出20多万买一辆A级车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冤大头",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  相似文献   

5.
<正>当德国对手都在用涡轮增压来宣传自己省油的时候,雷克萨斯CT200h用混合动力告诉对手这才叫经济性。诸如雷克萨斯CT200h、奔驰A级、宝马1系以及奥迪A3这样的入门级产品,它们拉低了豪华品牌的门槛,更多年轻人可以不付出太多金钱就能够圆自己的豪华品牌梦。在这四款车中,我惟独没有接触过雷克萨斯,所以这次拿到小改款CT200h的测试车后,终于了却心愿。对其余三款,A级有恼人的油门踏板抖动,A3则感觉像是买了一辆精致的高  相似文献   

6.
车坛三大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和奥迪,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死对头,奔驰有S级,宝马则有7系,奥迪有A8;奔驰有C级、宝马有3系,奥迪则以A4迎战。目前奥迪A4和宝马3系都已经实现国产,奔驰C级也即将在北京投产,在代号E90的宝马新款3系在国内上市之际,我们将这三款主流的豪华运动轿车做一比对。  相似文献   

7.
宝马定义X1为紧凑型豪华多功能运动车,这也是全球第一款紧凑型豪华多功能运动车,它将豪华、多功能性、紧凑的车身以及驾驶乐趣融为了一体。宝马在SUV市场上的直接对手奥迪、奔驰,甚至是一直从事SUV领域的路虎,都没有此类车型能够与X1展开直接的对抗。由  相似文献   

8.
佳俊 《世界汽车》2013,(1):40-41
我们的猜想:今后,B级车、C级车、甚至D级车中也会出现两厢车型。两厢车,顾名思义,只有"两厢",与传统的三厢车相比,两厢车少了一个标准的行李箱。两厢车的车身更短,因此更加灵活,操控性相对较好。但是一直以来,两厢车似乎总是出现在A级及以下车型阵营中,B级以上的车型很少采用两厢设计。其中的原因我们无法知晓,当然也很少有人问起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近人们的普遍需求分为了几个级别,但是雪铁龙在紧凑级轿车领域却一直拥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品牌的车系。今天的三个主角都来自我所钟爱的雪铁龙品牌,之所以把年龄跨度近30年的它们放在一起,正如文章引言中所说,我发现雪铁龙一直有一条很特别的车系,虽然多年来它们每一代车的名字都不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传承,但是在车型定位方面它们却一直自成一级,坚守着比传统紧凑级轿车更加运动、略大、更豪华也略贵的一个属于自己的市场级别。  相似文献   

10.
3款最具运动外形的进口两厢车,使看到他们的人的汗毛都开始运动起来。坐在它们中的任何一款里会有什么感觉?现在,有些人将那些外表平庸、性能平平、无法激发人的感官神经的车称作木偶。这些车或僵硬、或死板、或毫无表情,他们对于主人的意义仅仅在于"代步工具"上——这没有什么不好,我是说,这本该是汽车的核心职责。不过,就像款式老土的衣服从来都不会受到人们的惠顾一样,汽车也需要足够的时尚语言才能博取大家的亲睐,至少这能吸引你去多看它一眼。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是高端豪华B级车市场的标杆;一个是以运动姿态向高端市场发起攻击的新秀;一个是来自生产高档车型的豪华品牌;一个是源自高档品牌的重磅产品;奥迪A4L与东风本田思铂睿的交集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购车思想的转变,以前饱受人们非议的两厢车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里,两厢车以其独有的特性:小巧、省油、物美价廉,正成为一种世界轿车时尚。追溯起来,两厢车的历史几乎和汽车发展史一样长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两厢车就一直是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令体积小巧、燃油经济性显著的两厢车又重新风靡市场。如今,在巴黎、罗马、汉堡、伦敦这些人口较为稠密、街道相对狭窄的欧洲城市中,两厢车更是大行其道。欧洲汽车联盟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由于油价飙升,将有更多的欧洲人会选择小型车。2004年1-8月,欧洲小排量汽车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5%,是近5年来最高的。在欧洲,目前销售的汽车当中,小型车占了35%,年销量450万辆。这里说的小型车是指发动机排量在1升以下的A级车,如果说车身紧凑的两厢车,比例恐怕要高达六成以上。最近,有5款两厢车在欧美汽车市场上依靠各自的优势大行其道,霸占了众多汽车爱好车的眼球。另有消息说,这几款车准备引进到中国市场,喜爱两厢车消费者不免有些手痒起来,希望能早日看到并拥有其中一款钟爱的车型。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几款车型,给广大消费者提前来一个预览。  相似文献   

13.
太子党     
《汽车知识》2008,(7):58-63
无疑两款车的定位都集中在了运动豪华路线上,就两款车的卖相上讲S40比A4更具有优势。S40的外观看上去比A4更具有攻击性,棱角清晰线条丰满,而A4的主旋律就是圆润流畅,虽然来自家族“大嘴”设计为其平添了几分霸气,但离地间隙较高未免让人感觉重心上移,有悖于运动车低重心的定义,而且由于年代较久不免让人感觉有些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小钢炮"这个名词在汽车圈来说是一个经典而又熟悉的形容词,我们通常用"小钢炮"来形容那些紧凑级别的两厢车并且它们又都具备着其同的优点,那就是动力突出,操控优异,外形运动。而我们今天试驾的主角奔驰GLA260 4MATIC就是一款基于奔驰A级"小钢炮"的MFA模块化横置平台研发出的一台四驱紧凑级豪华SUV。  相似文献   

15.
让人喜欢驾驭的汽车,不一定非要有动辄几百马力的动力,也不一定非要有几个毫米的离地间隙。雪铁龙C2这样的AO级轿车,已经将运动风潮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以标致206和雪铁龙C2为代表的AO级运动车型,在国内掀起了一阵阵销售热潮。除了老一代A级车捷达、富康等之外,C2这样的AO级两厢车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这些外观生动的新生  相似文献   

16.
<正>测试地点: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奥迪A6作为国内销售最成功的豪华C级车型,想必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甚至已经成为人们对奥迪品牌的既有印象,不过这个印象可能都停留在商务、"官老爷"等关键词上,而如今奥迪要改变一下我们的既有认知,给我们带来了一款风格迥然不同的旅行车,A6 allroad Quattro。虽然同样属于A6车系,但这款车强调的是生活方式,功能的多样性使其更加适合家庭  相似文献   

17.
佳俊 《世界汽车》2012,(1):46-49
在跑车中,这款车将豪华挖掘到了极致;在豪华车型中,这款车将运动提升到了顶峰,这就是来自宾利的欧陆GT。这是一款什么样的车型?当然,这首先是一辆跑车,可是当你驾驶它的时候,满脑子想的不是如何将这辆车的潜能挖掘到极致,而是恨不得马上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将车内每个部件都仔仔细细地把玩一番。这  相似文献   

18.
它们同属日系高端品牌,但是品牌精神却不尽相同;它们都以驾驶者为核心,但是驾驶表现却风格迥异,英菲尼迪G25和雷克萨斯IS250,你会选择谁?运动车型,似乎是任何一个豪华汽车品牌都会涉足的领域,特别是对于后起之秀的日系车来说,拥有一款顶级运动车型对于提升品牌  相似文献   

19.
《汽车知识》2012,(4):12-13
这将是天生一对的好伙伴,同时它们也将是天生好对手。奥迪和奔驰在日内瓦车展同一天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紧凑级两厢车A3和A-Class。全新一代奥迪A3将会推出共四种车型,分别为三门版、五门掀背版、四门轿车版和敞篷版。四款车将会有两  相似文献   

20.
阿非  Audi 《汽车与运动》2008,(10):38-43
节能环保似乎一直跟豪华车没有什么联系,不过,奥迪在中国推出的2.8L A6L和2.8L A8L两款车型,让人们改变了这一想法。长久以来,豪华车似乎一直都和节能环保扯不上关系,而是高能耗的代名词。很多厂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推出了混合动力或者清洁能源的豪华车型,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