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拜耳于2015年6月1日宣布其材料科技业务的英文新名称为Covestro,拜耳材料科技将于2015年9月成为独立公司,其中文商号为科思创,代表着一家创新型聚合物公司的全新雄伟愿景和精彩未来。"科"象征着科技和创新;"思"代表着优秀人才和远见卓识;"创"彰显着最先进和最优质生产设施上的充分投资,及为创造价值的坚实承诺。拜耳材料科技大中华区总裁胡迪文(Steffan Huber)表示: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科思创以多姿多彩的企业新形象及口号"为您创造聚合物解决方案"亮相2015中国国际涂料展上。自2015年9月1日起,拜耳材料科技(Bayer Material Science)正式更名为科思创(Covestro),这一家拥有150年发展历程,同时也是聚氨酯产品发明者的公司无疑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在整个行业面临着能源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波动扩大、环境压力增大、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作为独立企业的科思创将能够  相似文献   

3.
正在近日开幕的Chinaplas 2018上,科思创以"Let's Play玩转未来,共塑精彩"主题参展,展示了一系列前沿材料技术和创新成果,尤其在未来汽车材料运用方面,科思创展示了其薄膜、防眩光和内饰模块化等先进制造技术。近年来,在薄膜技术方面,科思创在汽车内饰上的应用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科思创公司特殊薄膜全球汽车业务经理Dirk Pophusen的说法,"自动驾驶、互联网和个性化的趋势带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趋势。科思创顺应行业趋势,成立聚氨酯全球汽车解决方案平台,加速汽车材料创新,谋求未来布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新四化")这四大趋势正在全方位颠覆汽车行业,同时改变着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期望。当下,内饰创新已成为车企实现产品差异化、赢得消费青睐的重要手段。作为聚氨酯的发明者,科思创顺应行业趋势,致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期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涂料展上,材料生产商科思创展示了一系列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环保型涂料和粘合剂解决方案,覆盖汽车、建筑、能源等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科思创在汽车领域重点推出了多款环保型涂料原材料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拜耳材料科技将在2007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用品展览会上展示用于汽车行业的整套聚碳酸酯汽车用品与零部件,模克福聚碳酸酯与拜福聚碳酸酯混合薄膜在汽车行业的一系列广泛应用将会成为焦点。聚碳酸酯半成品产品部(SFP)薄膜亚太区负责人Rob Eek博士说:"作为世界领先的聚碳酸酯薄膜供应商,拜耳材料科技对于未来10年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汽车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为了支持客户的发展,我们位于泰国  相似文献   

7.
每周要闻     
2004年7月1日,朗盛(LANXESS)化学有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公司正式从拜耳集团中拆分出来,它是由拜耳化学品公司的业务和部分拜耳聚合物业务整合而成的一家全新的公司,剩余部分的拜耳聚合物业务命名为拜耳创新材料集团。至此,分  相似文献   

8.
彭斐 《汽车与配件》2014,(15):66-67
<正>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将于2016年成为拥有全球最大HDI产能之一的生产基地,巩固并提升公司HDI生产的技术实力,为全球客户提供强大且灵活的供应服务。拜耳材料科技宣布在中国扩建其HDI(六亚甲基二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11月12日,全球知名的聚合物生产公司拜耳材料科技在沪举行了汽车媒体采访活动。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汽车业务总经理雷焕丽女士和聚氨酯业务拓展及技术服务部副总裁、拜耳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经理布希博士就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相关热门话题与各位媒体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06,(20):15-15
在4月26日~29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橡塑展期间,拜耳材料科技集团全球聚碳酸酯业务部总裁Guenter Hilken博士表示,“目前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业务部拥有强大的全球生产工厂网络、业务开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并建立了本地化管理的营销机构。通过这一全球性网络,公司能够始终紧跟全球PC市场的发展潮流,而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又使我们能够无限接近本地客户。”  相似文献   

11.
隶属于拜耳集团的拜耳材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制造商之一,在全球各地拥有生产基地30个,2006年销售额达到102亿欧元。拜耳材料科技主要业务涵盖高科技聚合材料的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多个领域产品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等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3):I0007-I0007
拜耳材料科技(Bayer MaterialScience)隶属于德国拜耳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化工企业。拜耳材料科技已成为聚氮酯、聚碳酸酯等产品的全球领先的原材料供应商之一,并不断致力于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业务单元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正值广州2007中国国际橡塑展之际,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业务单元亚太区高级树脂部门主管Rainer Rettig博士宣布:"拜耳材料科技将进一步执行公司战略,从而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联合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JFE钢铁株式会社两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度开发出采用应用于车身架构的1310MPa级高张力钢板材料冷成型部件。马自达将在全新一代汽车框架技术"创驰蓝天车辆构造技术(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中使用1310MPa级高张力钢板材料,并从全新一代马自达3开始逐步投产使用。通过使用高张力钢板材料,不仅能够为车辆的性能需求提供卓越的耐力强度,更能减少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11,(24):25-25
2011年5月20日,拜耳材料科技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在长寿经济开发区有关建立拜耳针对下游市场设施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公司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第一个聚碳酸酯色彩效果和设计中心以及聚氨酯系统料工厂项目。以销售额来说,中国是拜耳材料科技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这一投资协议的签署是拜耳材料科技投资中国西部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气候变化,以及中产阶级崛起等发展趋势为中国涂料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机遇。在第18届中国国际涂料展(CHINACOAT 2013)上,拜耳材料科技旗下的涂料、粘合剂和特殊化学品(CAS)业务部以"聚氨酯技术领航者"为主题,展出了其针对交通、建筑和个人消费品领域的创新聚氨酯涂料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1,(49):12-12
拜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会主席马尔金·戴克斯博士在11月16日于上海举办的以“展望亚洲关注发展”为主题的拜耳全球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意大利高端制动品牌布雷博(Brembo)在2015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上为车迷朋友和业内人士带来制动系统领域的全新技术成就,以及布雷博始终如一的全球领先品质。布雷博售后市场总监马可·莫雷蒂(Marco Moretti)表示:"我们力求在拓展产品线的同时,研发出更加创新的技术改进与解决方案,以支持那些独立于汽车后市场的其它细分市场。因此,我们发布了制动液、再制造制动卡钳及复合浮动式制动盘系列,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罗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罗姆)成功从赢创工业集团剥离。赢创工业集团的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业务将作为独立公司归入安宏资本旗下。该公司凭借19亿欧元的销售额(2018年)和创新型产品跻身甲基丙烯酸酯化学领域全球市场领导者行列。罗姆在全球共有15个生产基地,约3900名员工,遍布德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南非。首席执行官Michael Pack表示:"我们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动业务增长,并通过投资和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5日,在500名中外嘉宾的见证下,拜耳集体宣布其在上海的中国拜耳材料科技子集体新的生产工厂揭幕拜耳集体董事长沃.温宁(Wenner wenning)先生说“中国是拜耳亚太地区的重中之重——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商业战略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