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0年间,道交法每个节点宣传主题的不同,不但见证了道交法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道交法实施以来道路交通秩序从"乱"到"治"的过程。2004年5月1日以前,交通民警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1988年制订实施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局限性较大的行政条例已经越来越难以驾驭日渐复杂的道路交通形势。在此背景下,道交法于2004年5月1日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在道路交通管理中,道路(以下简称"道路")的定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道路有所不同,根据道交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定义,"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这里的解释是对道路的狭义解释,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一般意义上的道路都可以成为道交法规定的"道路","道路"应具有公众通行的特征。道交法所维护的是具有社会性的公众通行场所内的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因此,在法定"道路"范围以外的道路或其他场所的交通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等不受其规定的交通规则和原则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交通是保证国民安心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也是反映国民经济健全发展的重要标志。制定交通基本理念及实现其理念采取的基本对策,以法律形式给予规范。日本"道路交通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交通参与者和管理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同时围绕道路交通形势变化,以及机动车辆安全驾驶问题等状况,进行及时修订和整顿。本文介绍了日本制定"道路交通法"及不断修订"道交法"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道交法中对累积分制度等的规定,对于交警的管理来说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道交法充分地赋予交警以权力,赋予交管部门充分的管理权和管理手段,同时也强调为之规定一系列相应的严格限制权力行使的程序和规范。该法所规定的交警执法手段,基本上回应了当时的道路交通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正>时值我国道交法实施十年,启动第三次修改之际,本刊对日本道路交通法近年的修订重点进行了翻译,意在为道交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参考。2013年12月1日实施无证驾驶等行为的规定一、为根除无证驾驶行为,新修订的道路交通法除了加大对无证驾驶者的处罚外,同时制定了针对其相关者的处罚制度。对无证驾驶人、无证驾驶命令人、无证驾驶容许人、通过伪造或者其他  相似文献   

6.
<正>《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意见稿)》持续征求意见,《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指南》于2022年6月1日实施,各地电动自行车或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不断完善非机动车搭载儿童规范。随着2021年6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儿童保护的日益重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立法和国标研究相继补充和衔接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前期立法。道交法征求意见稿39、59、71三条规范儿童出行,《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指南》规范了学龄前、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交通安全基本知识、步行、骑行、乘车、应急和否定行为等六类交通安全文明教育内容,初步构建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十周年。对于这样一部伴随十几亿人出行10年的重要法律,盘点其进化历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南二环奥拓撞人案""道交法第76条‘机动车负全责'风波"、"醉驾入刑大讨论""危险驾驶罪"……记忆中,那些年曾经让公众纠结过的道交法进化关键词显示了依法治路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这样一部上万字的重要法律,其根本目的无疑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第一次修订中明确"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更加公平合理地确定责任。第二次道交法修订,对醉驾的处罚由暂扣驾照6个月以下"升级"为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考,与刑法修正案(八)的"危险驾驶罪"对接。同时,加大对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及使用假牌证的行政处罚力度。那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三次修订又将涉及人、车、路管理的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正式实施。十年间,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大幅增加,私家车更以年均1400多万辆的速度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十年来我国交通事故量和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十年双双下降,2013年全年发生重特大事故起数创历史最低水平。种种数据显示,道交法正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已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经历过2007年12月和2011年4月两次重要修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行道交法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亟待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14,(5):8-9
<正>编者按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正式实施。十年间,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大幅增加,私家车更以年均1 400多万辆的速度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十年来我国交通事故量和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十年双双下降,2013年全年发生重特大事故起数创历史最低水平。种种数据显示,道交法正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5月1日起,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施行,新《道交法》当中进一步明确了汽车在无过错的情况下撞人的赔偿责任。对于这一条例的改动,许多车主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严格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改善了北京的交通安全形势,保持了城市交通正常运行,实现了交通死亡事故连续10年下降、万车死亡率连续14年下降。以道交法为基础,出台系列适合北京路况的法德法规2006年1月,出台了《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管理办法》。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全国第一部对社会单位进行交通安全监管的政府规章,明确了政府部门、安委会和社会单位职责。同时,在国内省市中较早地制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  相似文献   

14.
因为所有通行规定都无法改变制动非安全区路段(即车辆紧急制动后因惯性而继续向前行驶的一段路)的危险性质,杜绝不了车辆或行人在制动非安全区路段出错这一致命危险情况的发生,正因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了"预防",可以说所有的通行规定都是《交法》"预防"原则主导下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正>推行新驾驶入"六个一"教育制度:即上一堂社会公德课、看一次警示录像片、建一个宣传阵地、组织一次宣誓、体验一次交通劝导、免费发放一个实习标志。已累计教育30余万人次。切实把交通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狠抓落实2004年道交法实施不久,大连市迅速建立了由市长为主任,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交通管理委员会,这种体制一直延续至今,切实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摆上了市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2011至2013年,  相似文献   

16.
伴随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车辆不断增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不断增加;为降低交通事故减少死亡人数,日本不断修正、颁布"道交法"和《日本工业规格一关于"汽车安全带设置规格"》。  相似文献   

17.
<正>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交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道路交通形势越来越严峻,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阻塞严重。为了探询能够尽快解开这一困局的方法,通过多年来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进行深入地研究,分类分析,发现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70%以上、死亡人数的50%与行人和自行车有关。利用出国考察的机会,对欧洲及日本的道路交通及交通组织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与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因而得出:我国的道路交通问题关键出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是由于在“混合交通”的理论基础引导下,使我国的道路在规划设计时就将交通特性完全不同的交通流混合在了一起,因而造就了目前这种“混合”、混乱的局面。只有确立道路交通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交通分离的道路规划设计规范,修建出能够使行人、自行车远离机动车流且畅通、无障碍的道路系统来,达到各行其道有其道、各自愿行其本道良好交通道路条件,我国的道路交通将与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没有本质的区别,能够组织的一样好。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道路交通也会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安全、有序、畅通。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的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始终把抓好培训质量作为行业管理的首要任务,组织实施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积极推进"平安驾培、诚信驾培、品质驾培、绿色驾培"行动,力求把好道路交通安全第一道防线,为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围绕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着力推进平安驾培建设。交通运输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出培养安全文明驾驶员,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基础。我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混乱的现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场合和具体使用形式,以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