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 30年来,美国政府不断提高严重污染地区的新车和在用车尾气排放标准,在治理机动车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提高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也促成了一些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和检测与保养(I/M)计划,其中包括:根据车龄制定排放标准或限值;测定催化转换器的有效性;减低造成臭氧的氮氧化物(NO_x);提高检测技术与美国联邦检测规程(FTP)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内外汽车燃料资源日益枯竭和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逐渐开始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汽车,如氢发动机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以期能够降低对燃油的消耗和减少尾气排放。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化合物、二氧化碳(CO_2)、氮氧化物(NO_x)、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及颗粒物等,会对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标准,如果采用的尾气检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大全"产品。是由《中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一书和治理汽车尾气污染试用产品组合而成,所以在系统了解和掌握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理论同时,还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汽车污染治理产品的性能和效果。世界发达国家通过以下技术路线解决了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1.通过不断提升新车排放标准实现机动车尾气污染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国家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力度加大,"机动车环保检测合格标志管理规定"的实施以及各地机动车尾气工况检测方法的推行,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难题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地区由于不能有效的帮助汽车用户解决尾气超标问题导致汽车用户与环保部门和检测机构产生很大矛盾,导致有些地区环保部门不得不降低检测标准以缓解矛盾,还导致有些地区检测机构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5.
<正>1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逐年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严重,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也先后出台了多个相关标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方法和限值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尾气排放污染物,即由排气管中排出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铅化物、硫化物等;二是曲轴箱排放污染物,是由活塞环与气缸的间隙漏入曲轴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保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和《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配合即将在合肥市开展的新一轮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掌握车辆维修中的新技术以及车辆尾气排放的技术要求。日前,合肥市运管处在安徽汽车专修学院举办了合肥市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培训班,全市46家汽车维修企业的135名技术负责人和维修技师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特别邀请国内知名汽修专家于洪波老师授课,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家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力度的加大,"机动车环保检测合格标志管理规定"的实施以及各地机动车尾气工况检测方法的推行,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难题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地区由于不能有效的帮助汽车用户解决尾气超标问题导致汽车用户  相似文献   

8.
洪青龙 《时代汽车》2022,(22):165-167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成为越来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空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了较大的威胁。所以,如何针对机动车尾气加强规范检测,并且做好汽车污染排放管理。在本文中,笔者先介绍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现状和方法,最后提出了规范机动车尾气检测和加强汽车污染排放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1简易瞬态工况法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及设备技术要求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尾气排放)检测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汽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而制定的要求,是属于环保性能方面的检测,其排放限值用测量方法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发布的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08)第4.1款有说明,"实行环保检验合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月23日,作为国内机动车排放检测领域的先行者,南华仪器(股票代码30041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正式挂牌上市,并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机动车排放检测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随着国家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将更加严格、尾气检测项目将更加多样、尾气检测网络也将更加健全,机动车尾气检测产品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在推动我国机动车安全检测网络建设的同时,还将  相似文献   

11.
车用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越来越严重,降低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能源和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汽车污染物排放主要有曲轴箱渗漏、燃料蒸发和排气管尾气排放三种方式,其成分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气体(C0、HC、NOx、醛类)和颗粒物(碳黑、焦油和重金属等)两大类.柴油机排气中的NOx和颗粒物对大气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90%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来自排放超标车辆,机动车环保检测是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的重要关口,但机动车环保检测弄虚作假是长期痼疾,环保部门虽然三番五次下大力量整治却都收效甚微,笔者长期从事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在10多年时间里,接触了全国100多家检测场,发现机动车环保检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一、汽车尾汽污染现状机动车是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现已成为近现代物质文明的支柱之一,但随着机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污染也成为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的"主凶"之一。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NOx(氮氧化物)等不但影响空气环境质量,而且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些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会生成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光化学烟雾是机动车排出尾气中的HC和NOx在特定的气温条件下,即在静风、湿度低、温度高、长时间阳光照射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烟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成分、危害,及其检测标准、方法,并简要介绍国内外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驾驶与维护对汽车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排放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各国政府亟待治理的突出问题。目前,国内外往往集中于标准制定、燃油品质、汽车构造和性能、净化装置等方面减少汽车的排放污染,忽视了驾驶操作和维修作业也直接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因此,本文就从驾驶和维护两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全方面改善和提高汽车排放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简单快速治理机动车尾气超标方法是针对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缺少尾气检测设备和尾气治理技术及产品而量身定制的一套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方案。我国大部分汽车维修企业由于缺少治理机动车尾气超标的设备、技术及产品,对于尾气检测超标的车辆,一是找黄牛弄虚作假通过检测,二是采取临时更换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方法通过检测,但在我国实施了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后,这两种方法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被称为史上最严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我国汽车年产量及保有量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保持在13%和12%左右,摩托车年产量及保有量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保持在20%和32%左右,机动车排放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结合国际机动车尾气检测经验和我国机动车尾气检测的实际状况,坚持新车新标准、老年老标准的原则,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推出有史以来最严的汽车尾气管控措施(2014年11月10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汽车尾气将实现24 h监测,尾气超标车一律罚款3000元"),而这一措施其他地方政府也将会很快跟进,这是因为,一是汽车污染导致的雾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二是控制环境污染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保障客户车辆不因尾气超标而被罚款,建立"尾气治理"项目不但是维修企业转型升级、提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正>为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机动车排放标准。随着法规的不断加严,尾气后处理装置已逐步成为车辆必备装置之一,而且对于今年实施的国Ⅳ排放标准,不论轻型车或重型车都需要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因此,尾气后处理装置行业已逐渐成为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核心力量。本期东方时评将关注这一领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机动车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而其中双燃料汽车排放污染物能否符合国家新颁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的《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成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有争议的议题。现着重从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的排放效果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