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5月"醉驾入刑"新规施行以来,全国因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醉驾""酒驾"处罚程度的加重,少数酒后驾车的驾驶人为躲避处罚拒绝下车接受检测,不配合交警检查,针对这一情况部分交警采取了破窗执法的方式,此举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争议,给交警执法带来了困境。本文分析产生破窗执法的原因、背景,并介绍现行的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从法律角度探讨了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2.
<正>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整治行动期间,新泰市公安局采取"三化、四延伸、五到位"措施,严管严纠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酒后驾驶行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三化"严查整治。坚持酒驾治理"常态化、合成化、全域化",在每周两次以上常态化集中整治基础上,视情增加整治酒驾次数。行动中,特巡警、刑警、法制、派出所等警种抽调骨干力量参加联合行动,实行多部门、多警种合成化作战模式,同时向城乡接合部、乡镇道路延伸,形成对酒驾治理的全域化覆盖。  相似文献   

4.
正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回顾酒驾、醉驾治理的不平凡之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深刻地感受到,实现酒驾、醉驾治理的核心经验就是法治。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格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法律效果。正是因为"法治",酒驾醉驾才能被法律的缰绳勒住;正是因为坚持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与社会传播、社会教育共同发力,"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才深入人心,不断固化形成抵制酒驾、醉驾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人们在关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也注意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公安部统计,与3年前相比,全国查处酒驾起数和酒驾致人死亡数均下降40%左右,"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氛围越来越浓厚。严管酒驾的成功经验,正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体现,被法学专家誉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法治样本"。户籍改革,万众期待。翻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打破城乡户籍壁垒""村里人可以落户城镇""流动人口有望享受  相似文献   

6.
正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酒驾醉驾行为减少,"开车不喝酒"的观念被广泛传播。然而,相较于城市酒驾治理效果显著,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农村酒驾治理难点劝酒风气助长酒驾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是"无酒不成宴",喝酒更成为表达礼节和情谊的象征,驾驶人经不住"劝酒"和亲朋的面子,将交通安全和法律法  相似文献   

7.
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9月9日19时,由天津市文明办、市公安交管局主办的天津市"零酒驾"街区创建行动启动仪式在民园体育场举行,现场发布了拒绝酒驾公益广告,多部门共同倡议拒绝酒驾平安出行,并为创建零酒驾街区示范餐饮门店授牌。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将"零酒驾"街区创建启动仪式定于"2019年9月9日19时"举行,有着特殊的含义。数字"9"的谐音为"酒",4个"9"更加深了市民对"治理酒驾和零酒驾创建活动"的印象,加深了宣传效果,力争让酒后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本期政策研究以"醉驾入刑"十周年为主题,分5个板块介绍酒驾醉驾治理情况。"聚焦"和"成效"两个版块介绍了近十年来在公安交管部门强力治理、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下,抵制酒驾醉驾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果,以及醉驾入刑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各地"版块介绍了浙江、吉林、江西、广东、山东、湖南、甘肃、山西等地交管部门在积极营造全社会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酒驾醉驾治理和"零酒驾"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0.
自"醉驾入刑"以来,在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将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并多次开展全国性统一治理行动,在日常严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警力投入,加强路面管控,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覆盖、零容忍,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累数年之功,至今,酒驾违法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  相似文献   

11.
南辰 《汽车与安全》2014,(11):32-32
<正>公安部近日公布"大数据",自2011年"醉驾入刑"实施后,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法律实施前分别下降25%和39.3%,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公安机关依靠各部门推动建立酒驾醉驾保险费率浮动、单位管理责任倒查等制度,初步形成了综合治理酒驾长效机制,并在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部署集中整治。今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全国共查处酒  相似文献   

12.
正为切实做好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白银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持续推进酒驾醉驾常态化治理工作。严格刚性执法严惩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大队坚持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间断开展夜查行动,形成了常态化整治机制,并结合辖区特点,在日常勤务工作中开展针对性酒驾查处工作,对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树立了法律的权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效增强了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酒驾、毒驾治理行动中,单靠公安交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紧依靠社会力量,打好酒驾、毒驾治理"组合拳",形成政府主导、各司其职、综合治理的格局,从源头遏制酒驾、毒驾违法行为的发生。各级政府应发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把酒驾、毒驾防范和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题,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酒驾、毒驾治理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酒驾醉驾社会危害性大、涉及范围广、容易反弹,治理酒驾历来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丝毫松懈。广东公安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违法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实行常态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广东交警坚持全省每周逢周末(周五、六、日三天)必查酒驾,各个节假日、大型活动安保期间集中查酒驾,各地每周不定时、不定点至少开展1次全市查酒驾统一行动,持续形成严打酒驾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15.
邹伟 《汽车与安全》2014,(11):33-3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全民共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热潮中,有一种观点引人注目——"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整治酒驾成效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被称为"法治样本"的酒驾整治工作,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怎样的经验与启示?审视酒驾本身,其实质是中国传统酒文化与现代交通文明的冲突,随着汽车社会的加速到来,日益外化为惨烈的酒驾事故和居高不下的伤亡数字,人民群众对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醉驾入刑";同年,公安部下发指导意见规定,醉驾一律立案侦查;2013年,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酒驾及醉酒标准进一步细化;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规定,醉驾情节轻微不予定罪,这一规定出来之后引发广泛讨论,甚至被认为是对"醉驾入刑"松绑的表现。法律的发展观指出,法律需要发展、完善和修正,必须通过科学的论证。法律是不断发展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的制定是"醉驾入刑"这一法治活动必然要经过的发展阶段,其中所受的争议和讨论也是一部法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严厉整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积极推动抵制酒驾醉驾,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树立法律权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受人民群众拥护,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自治区公安厅和文明办从2019年7月22日起,联合开展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零酒驾"创建活动,并制定了《全区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零酒驾"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试行)》,该活动通过采取警企合作、警民共建的酒驾治理预防新模式,试点创建一批"零酒驾"单位、乡镇、乡村、街道、社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营造全社会自觉抵制酒驾氛围。  相似文献   

19.
正醉驾入刑以来,长沙交警持续加大涉酒驾驶行为查纠力度,通过城乡异地用警、警种联动及守点与流动相结合的模式,聚焦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保持常态高压打击态势。特别是2017年开发建设了"最严涉酒驾驶执法监督系统"以来,涉酒驾驶治理成为长沙众所周知的最"铁"执法。2011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全市共查处酒后驾驶61460起、醉酒驾驶12231起、再次酒驾2211起,其中驾驶营运车辆涉酒驾驶330起。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14,(7):1-1
<正>借着如火如荼的巴西世界杯,"酒驾"再次成为热词。世界杯开赛11天,全国其查处酒后驾驶1.1万起,平均一天1000起。酒驾再次抬头的背后,是各方的质疑:明知严刑峻法在前,为何依然有人敢逾越雷池?必须承认,"醉驾入刑"三年多以来,治理酒驾在短期见效后,已经转入持久攻坚阶段。刚性的法律条文让我们看到了制度性求解之道,但问题是查处力度稍有放松,或者进入饮酒高峰季,已经蛰伏的酒驾就有可能重新抬头。法律是社会文明的最后防线,面对司机"喝与不喝"的内心纠结,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整治酒驾,又不能将希望全部寄于法律威慑,而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